石屋山

石屋山

石屋山,又名石牙山,位於社渚鎮西南部,地處溧陽、郎溪兩縣(市)之交,是一座歷史名山,在中國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屋山、石牙山
  • 別稱:冶鐵山
  • 所屬山系:浙江天目山脈的西邊頂端
  • 地理位置:江蘇省溧陽市社渚鎮
  • 走向:南北
  • 主峰:60米
  • 歷史遺蹟:白雲寺、歐冶子鑄劍場遺址
簡介,起源,發展,歷史典故,歐冶子鑄劍,三過石屋山,其它特色,

簡介

石屋山位於社渚鎮西南部,地處溧陽、郎溪兩縣(市)之交,是一座歷史名山,在中國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石屋山鬱鬱蒼蒼,鳥語花香,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擾,猶如世外桃源,是周邊學校組織春遊的首選地,是眾多信徒朝拜禮佛的好去處,是周邊百姓的理想處所。
石屋山石屋山

起源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石屋山因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揚名古今。石屋山海拔區區60米,卻在周邊地區顯得尤為凸出,因為它源於天目山山脈,連綿數百里的天目山到此戛然而止。石屋山的由來是“野望多奇峰,峰形平如屋”而得名,但似乎更多的人稱之為石牙山,或許跟它的歷史有關。歷史名人姜子牙歐冶子伍子胥等都曾來此,並留下了諸多美麗的傳奇故事。
石屋山曾經三面環水直通胥河,是吳楚交界之地,是重要的軍事要道。如今山上乃有春秋時期的歐冶子鑄劍池遺址、白雲寺等歷史古蹟。山的最高處有一塊30餘平方的巨石,立於懸崖峭壁之上,名為“釣魚台”,據說姜子牙曾在此垂釣,石頭上還留有幾個巨大的腳印。登高遠眺,目及數十里,遠近農田、村舍,盡收眼底。山腳下是碧波蕩漾的飯塘、樓塘兩座水庫,景色怡人,松柏長青,奇花異卉,爭奇鬥妍,成片的茶園在和風中飄散著清香。歷代無數文人墨客來此追尋仙人的足跡,寫下了諸多優美的詩篇。

發展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石屋山也是紅色之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祖國大部分地區淪陷。1939年的春季,殷橋地方自發組織的自衛團紅槍會得知約一個營的日軍將從郎溪進入溧陽掃蕩,後果不堪構想。天沒亮60多名紅槍會將士來到不遠處的梅山頭伏擊日軍,一陣廝殺後,紅槍會將士搶占石屋山制高點有利的阻擊了日軍的進攻,為抗戰勝利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社渚有儺文化之鄉的美譽,石屋山腳下不遠的蔣塘村有跳竹馬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反朝廷勇士虞順而興起的民間活動,迄今約有500年的歷史。十匹神馬用竹篾編制,栩栩日生。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蔣塘竹馬燈都要祭拜北宋抗擊遼軍的楊家將,正月初八到十六要出馬祭祀。蔣塘竹馬燈有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十匹神馬搶登虞順聚眾的伍牙山,後因路途遙遠改為就近的石牙山,因石牙山與伍牙山同出一脈是天目山向西北的延伸。
十匹神馬從山上下來,聚集在村裡的土場上,跳馬燈就開始了。馬燈表演隊伍有一百多人,表演分上下兩場,主題是浴血奮戰和歡慶勝利。充滿鄉土氣息的竹馬燈跳出了百姓祈求天下太平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極具娛樂性和觀賞性,成為不可或缺的民間藝術。2011年竹馬燈成為溧陽首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凡是有重大活動竹馬燈都會到場,是百姓最喜愛的項目之一。
優美的環境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得石屋山成為溧陽古十景之首,但在利益的驅使下,近年來石屋古山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傷害,山體一側被掏了一個窟窿,山上的砂石被加工處理後變賣到各地。如今的石屋山已是今非昔比,實在令人無比的心痛和無奈。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在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關鍵時期,在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越來越珍貴的今天,祈求領導們能夠多看這裡一眼,保護好利用好現有資源,造福下一代。

歷史典故

石屋山,又名石牙山,是天目山脈的最西端,溧陽古十景之一。歷代無數文人墨客來此追尋古人的足跡,寫下不朽的詩篇。相傳姜子牙曾來此垂釣,山上還有他的遺蹟。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鑄劍於此。伍子胥也曾三過此山,最後在社渚開挖胥河,助成大業。白雲禪寺,矗立山峰,梵音悅耳。如今的石屋山,褪去了其神秘的色彩,顯得格外清新,春意盎然。

歐冶子鑄劍

歐冶子鑄劍場遺址歐冶子鑄劍場遺址
歐冶子鑄劍石屋山的故事自宋朝起便流傳於溧陽南部,即如今的社渚鎮。
如今石屋山上仍有煉劍爐、錘劍石,冼劍池等遺址,從有文學記載就能查到的歐治子鑄劍處,全國僅有四處,歐治子是青銅器走向鐵器的鼻祖,也就是合金冶煉的鼻祖。
相傳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想鑄一把天下第一的寶劍,以實現稱王稱霸的雄心大志。他請來了越國有名的劍工歐冶,來幫他實現這個夢想。
吳王闔閭帶著歐冶走遍了吳國的山山水水,都沒找到理想的鑄劍場所。一天,他們來到了溧陽的石屋山,看到此山形如石屋,兩角有青峰直插雲天,山中有股金鐵之氣潛伏其間,山上的石頭好象勢欲裂開,耀眼的光芒從中透出。吳王高興地大喊:“歐冶,鑄劍就在這裡!”歐冶子在石屋山住了下來,他尋礦脈,找劍坑,覓金精,運用齊國和楚國先進的冶煉技術來鑄造寶劍。他用獸皮做風箱,用竹筒做管子,鼓風吹火,轟隆隆的聲音驚動了天庭,太乙金星等神仙都下凡到石屋山來看他冶鐵鑄劍。
歐冶子鑄劍池歐冶子鑄劍池
一天天過去了,一年年過去了。歐冶的寶劍尚未鑄成。那劍總象缺點火候,少點靈性。一天,歐冶悟到了什麼,他割下自己的頭髮,剁下自己的手指投入爐中!這一投可不得了——只見爐中光焰萬丈,火焰直衝九霄,爐中的鐵水奔涌而出,鑄成的五把寶劍化成五條金龍,錚錚有聲地飛了起來,嚇得山上的飛鳥走獸紛紛奔逃。這五條蛟龍繞山頭盤飛了一圈,直奔天上的北斗星、牽牛星而去,天空中隱約傳來了驚雷的隆隆聲。第一把鐵劍冶鑄成了,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取名為“龍淵”,從此,歐冶子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也成了中國古代鑄劍的鼻祖。
那么,歐冶子的“鑄劍工廠”究竟在哪裡呢?《溧陽縣誌》和《建康志》這樣記載:“石屋山,歐冶子鑄劍於此,今山下有鑄劍坑,古壁挺秀,煙樹郁蟠。”歐冶子在溧陽鑄劍並非石屋山一處,宋代《六朝事跡編類》詳細記載的鑄劍地方有三處,即社渚的石屋山,周城的爐頭村和天目湖的吳冶嶺村,三處的村民至今流傳著歐冶子鑄劍的許多故事……
石屋山因歐冶子的鑄劍顯示出厚重的歷史價值,正因為如此,石屋山引起了歷代文人墨客的興趣,並留下許多讚美的詩篇。在溧陽發展大旅遊的今天,歐冶子在溧陽鑄劍遺蹟的修復與價值的挖掘應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目前,由於故事是世代口頭相傳,傳承譜系難以一一梳理,其中,劉長柏講述的傳說較為生動。但是,鑄劍場的遺蹟遭到許多破壞,保護區的生態正遭到破壞。

三過石屋山

石屋山又名石牙山、失牙山,古代的軍事要衝,天塹重寨,因伍子胥的關係,而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相傳伍子胥伐楚,還失牙旗于山上。伍子胥小歐冶子三十餘歲,一直對歐冶子推崇備至。春秋時期,石屋山地處“吳頭楚尾”。就在這“吳頭楚尾”,濃縮了伍子胥傳奇的一生。
據《史記》載,伍員(字子胥),楚國人。其父效忠楚莊王,遭奸臣詆毀,父兄被殺,伍子胥逃亡他鄉,經宋、鄭、晉輾轉到達吳國,途中經過石屋山。伍子胥在吳國得到重用,與孫武一起,西征楚國,又經石屋山。伐楚成功後,伍子胥得勝搬師,再經石屋山。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伍子胥三過石屋山。
石屋山曾經三面環水,倒映在胥河中。當年,吳國為伐楚,派伍子胥主持開挖胥河,以利漕運。胥河的開通,為吳國西破強楚、稱霸中原立下大功。胥河東起蘇州,過太湖,經宜興、溧陽、高淳、郎溪,通過固城、石臼、丹陽幾個湖泊,至蕪湖接通長江,全長450多里,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運河。

其它特色

社渚古屬吳楚交匯之地,境內佛教始興於三國時期,大小寺庵遍布全境,其中以知善寺、白龍寺、白雲寺等最為著名。白雲禪寺,坐落在石屋山巔,據史載,該寺始建於三國時期,距今約有1750年之久,歷經千年風霜和雨雪。寺院幾經修葺,幾盛幾衰,曾有僧人數百人,房屋近百間。在“文化大革命”中,千年古剎遭到嚴重摧殘。石階頂起了水利壩埂,瓦片墊起著鄉間道路,樑柱拆到了國小,寺廟焚毀無遺,給白雲禪寺製造了一曲難以鋪陳的盛、衰、沉、浮的生動史詩。
白雲寺白雲寺
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雖然千年古剎被廢,但每年的四時八節,信徒們紛紛前來白雲寺遺址焚香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改革開放以來,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1996年春,民眾自籌資金,興建了觀音殿,1997年又投資70多萬元興建了大雄寶殿,2006年經市政府批准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現在看到的白雲禪寺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僧舍、齋堂等,有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千手觀音、文殊菩薩、生子娘娘等主要佛像。
白雲禪寺,清淨莊嚴。寺內外奇特的勝境,山水雲壑,樹峰迭翠,澗流泉鳴,鐘靈毓秀,寂靜悟禪,風光秀麗,泉水長年不枯,是念佛修行之勝境,也是優良的原生態休息療養佳境。
白雲寺白雲寺
佛文化是社渚這個千年古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七月三十、九月十九、十二月初八是白雲禪寺的傳統廟會,香火如潮,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白雲禪寺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更顯莊嚴神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