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是石家莊市長安區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
  • 作者:石家莊市長安區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0991-2005)》是1996年出版的《石家莊市長安區志》的續志,她的付梓出 版,是長安區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15年來長安區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全面 進步的縮影,功在當代,惠及後人。我們身為長安區的黨政主要領導,感到十分欣慰。
封面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
圖片
現代化辦公大樓——石家莊市長安區行政中心
市委
市政府大樓
人民會堂
圖書大廈
廣安大廈
人民廣場
立交橋
體育館
國貿廣場
街心花園
花卉園
興寧寺
華北大廈
國際大廈
亞太大酒店
元宵燈會
溫馨生活區
民心河
叉河
民心河花園
廣安街
長安公園
長安區俯視景觀
河北電視中心
新長安
電視塔夜景
華曙製藥廠區
華曙製藥車間
華曙製藥全景
組合電視櫃
組合廳櫃
門廳櫃
家具展廳
寬敞明亮的廠區
精美的家具
價廉物美的材質
整潔的加工車間
石家莊北田化工有限公司
石家莊市渤海獸藥有限公司
新型空壓機
石家莊市建華實業公司氣體廠
石家莊聯合玻璃廠生產車間
石家莊北方印染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萬達瑪鋼集團有限公司
和平路裝飾材料廣場
長安裝飾材料和平路市場
建華不鏽鋼市場
躍進路裝飾材料市場
方北水產市場
西大街手機市場
鳥市
花市
海鮮城
花鳥蟲魚市場
鼎堅市場
藍天聖木家具廣場
購物
藍天商廈
大棚桃
觀賞魚
葫蘆工藝品
西瓜基地
林業基地
花木場
優質麥田
優質桃園
樹下苜蓿草
葡萄園
藥材園
虛沱河綠化帶
奶牛小區
擠奶廳
垂釣場
火雞
蔬菜基地
現代化的清掃工具附圖
離退休人員展才藝
社區節活動
夕陽紅
學英語
居民聯歡活動
老年服務
長安社區老年公寓
社區服務
下崗職工才藝展示
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
社區黨建
社區藝苑
實驗室
語言教學
軍訓
微機室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積極開展對外開放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外籍教師正在授課
45中教學樓
心理諮詢室
音樂課堂
圖書館
專注
科技樓
活潑的孩子們
幼兒活動室
幼兒活動器材
藝術樓
彩色周末
全民健身
演出晚會
舞蹈
體操
秧歌
迎新春展演
民眾體育
滑冰
社區健身設施
晨練
北翟營新村
談固家園
亞龍花園
新村新居
附圖
長安區政區圖
中共長安區委書記郝建國
長安區人民政府區長張聰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編纂委員會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編輯部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評審人員名單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終審人員名單
《石家莊市長安區志(1991~2005)》供稿人員名單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政區建制
第一章 政區
第一節 區域
第二節 區劃
第三節 長安區行政中心
第二章 鎮、街道建置
第一節 高營鎮
第二節 西兆通鎮
第三節 南村鎮
第四節 建北街道
第五節 長豐街道
第六節 青園街道
第七節 廣安街道
第八節 育才街道
第九節 河東街道
第十節 躍進街道
第十一節 談固街道
第十二節 裕華路街道
第十三節 東大街街道
第十四節 裕東街道
第三章 主要駐區單位
第一節 黨政機關團體
第二節 醫療衛生單位
第三節 新聞單位
第四節 教育單位
第五節 文化體育單位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環境保護 人口
第一章 環境
第一節 地質地貌
第二節 氣象
第三節 水文
第四節 土壤
第二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環境質量
第三節 環境管理和治理
第四節 環保教育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總量
第二節 人口結構
第三節 人口變動
第四節 計畫生育
第三篇 城區建設與管理
第一章 城區建設
第一節 園林綠化
第二節 舊城改造
第三節 住宅建設
第二章 城區管理
第一節 規劃管理
第二節 城建市容管理
第三節 土地管理
第四節 環境衛生管理
第四篇 交通 郵電
第一章 交通運輸
第一節 道路
第二節 運輸
第三節 橋涵
第四節 航空
第二章 郵政通信
第一節 郵政網路
第二節 郵政業務
第三節 電信
第五篇 體制改革
第一節 制度建設
第二節 民主法制建設
第三節 黨政機構改革
第四節 機關人事制度改革
第五節 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章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巨觀調控體制改革
第二節 工業體制改革
第三章 社會事業體制改革
第二節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第三節 工資制度改革
第四節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第六篇 經濟概覽
第一章 經濟總量與效益
第一節 經濟總量
第二節 經濟效益
第二章 經濟結構
第一節 第一產業
第二節 第二產業
第三節 第三產業
第七篇 工業
第一章 區屬工業與駐區企業
第一節 區屬工業
第二節 駐區企業
第二章 民營企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重點企業
第八篇 商貿服務業
第一章 商業結構與布局
第一節 商業結構
第二節 商業布局
第二章 市場建設與管理
第一節 市場管理
第二節 市場建設
第九篇 金融
第一章 銀行
第一節 商業銀行
第二節 工商銀行
第三節 中國銀行
第七節 交通銀行
第二章 郵政儲蓄證券信用社
第一節 郵政儲蓄所
第二節 證券所
第三節 農村信用社
第十篇 農業
第一章 農業概況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二章 種植業養殖業
第一節 種植業
第二節 養殖業
第三章 林業水利
第一節 林業
第二節 水利
第十一篇 經濟管理
第一章 計畫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二章 統計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三章 審計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四章 工商行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企業登記註冊
第三節 企業監督管理
第四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五章 物價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六章 質量技術監督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十二篇 財政稅務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地方財政收支
第四節 財務管理
第五節 集團控購
第六節 社會保障資金管理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國家稅務
第二節 地方稅務
第十三篇 中國共產黨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第一節 代表大會
第二節 區委全會會議
第三節 區委決策
第四節 紀律檢查
第二章 黨務工作
第一節 組織工作
第二節 宣傳工作
第三節 政法工作
第四節 統戰工作
第五節 老幹部工作
第六節 機關工作委員會工作
第七節 黨校工作
第八節 農村工作
第九節 台灣事務與僑務工作
第十四篇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章 長安區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歷次會議情況
第二節 常務委員會
第二章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高營鎮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節 西兆通鎮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南村鎮歷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五篇 人民政府
第一章 人民政府地方組織
第一節 長安區人民政府
第二節 施政紀要
第三節 制度建設
第二章 政務管理
第一節 機構編制管理
第二節 人事管理
第三節 勞動管理
第四節 民政管理
第五節 行政監察法制
第六節 檔案管理
第七節 安全檢查
第八節 村級民主管理
第九節 信訪管理
第十六篇 人民政協
第一章 政協委員會議
第一節 歷次會議情況
第二節 機構職能
第二章 政協主要工作
第一節 政治協商
第二節 民主監督
第三節 參政議政
第四節 反映民情民意
第五節 視察、調研
第六節 服務經濟建設
第十七篇 民主黨派 社會團體
第一章 民主黨派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地方組織
第二節 中國民主同盟地方組織
第三節 中國民主建國會地方組織
第四節 中國民主促進會地方組織
第五節 中國農工黨地方組織
第六節 九三學社地方組織
第二章 社會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婦女聯合會
第五節 工商業聯合會
第六節 計畫生育協會
第十八篇 軍事政法
第一章 軍事
第一節 人民武裝部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國防教育
第五節 人民防空
第二章 政法
第一節 公安
第二節 檢察
第三節 審判
第四節 司法行政
第十九篇 教育科技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與職能
第三節 教師
第四節 學前教育
第五節 初等教育
第六節 中等教育
第七節 職業技術教育
第八節 成人教育和民辦教育
第九節 特殊教育
第十節 考試與人才輸送
第十一節 教育投入
第十二節 語言文字
第二章 科技
第一節 機構與職能
第二節 計畫管理
第三節 科技成果
第四節 新產品開發
第五節 專利
第六節 科學技術推廣
第二十篇 文化 衛生 體育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文化市場
第二節 “雙百”工程
第三節 民眾文化
第四節 特色文化
第二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醫藥管理
第三節 衛生管理
第四節 區屬醫療
第五節 預防保健
第六節 醫療保障
第三章 體育
第一節 體育活動
第二節 中國小體育
第三節 體育賽事
第四節 體育場所
第二十一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略
第一節 古代人物
第二節 近現代人物
第二章 人物簡介
第一節 榮獲國家級榮譽稱號人物
第二節 榮獲省級榮譽稱號人物
附錄
附錄1 七屆區委常委會議議事規則
附錄2 七屆區委全委會議議事規則
附錄3 長安區增強企業黨組織的影響力經驗做法
附錄4 長安區婦女工作和婦女發展現狀調查
附錄5 城區家教工作的探索
附錄6 法官們的愛心——石家莊市長安區少年法庭紀實
附錄7 長安區教育系統語言文字工作實施辦法
附錄8 長安區關於語言文字工作的暫行管理規定
目錄索引
表格索引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