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柳穿魚

矮柳穿魚,中藥名。為管狀花目、玄參科柳穿魚屬植物。分布於內蒙古(北部)、黑龍江(滿州里)等地。全草入藥,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矮柳穿魚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玄參科
  • :柳穿魚屬
  • :多枝柳穿魚
  • 分布區域:內蒙古(北部)、黑龍江(滿州里)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 量:10-15g
生理特性,產 地,入藥部位,性 味,功 能,主 治,用法用量,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自基部極多分枝,分枝常鋪散,高僅8-20厘米。葉完全互生,多而密,針葉形至狹條形,具單脈,無毛,長1.5-5厘米。總狀花序生於枝頂,長3-7厘米,花序軸、花梗相當密地被腺柔毛;苞片條狀披針形,下部的長近1厘米;花萼裂片長而狹,條狀披針形,長4-6毫米,寬1毫米,兩面被腺毛;花冠黃色,除去距長12-15毫米,上唇長於下唇,裂片長2毫米,頂端圓鈍,下唇側裂片矩圓形,寬2-5毫米,中裂片較窄,距長8-15毫米,稍弓曲。蒴果卵球狀,長9毫米,直徑7毫米。種子盤狀,有寬翅,中央有瘤突。花期6-8月。

產 地

內蒙古(北部)、黑龍江(滿州里)。蘇聯東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人民共和國也有。生於草原、荒地及沙丘。

入藥部位

全草。

性 味

味苦,性寒。

功 能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 治

濕熱黃疸,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