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柔魚

短柔魚

短柔魚,頭足綱,柔魚科。胴部短粗,近圓錐形。眼眶外不具膜。漏斗陷前部的淺穴不具縱褶,也不具邊囊,完全呈光滑狀態。鰭長約為胴長的1/2,兩鰭相接略呈橫菱形。無柄腕長度一般為3˃2˃4˃1,吸盤2行,角質環部分具尖齒,其中一個較大。雄性第四對腕莖化。觸腕穗中部吸盤4行,中間大吸盤角質環具較整齊的短尖齒,頂部具4行小吸盤。內殼角質。記錄最大胴長0.27m。分布在大西洋胴部36°S-60°N的沿海海域,作業漁場在西地中海和西北非附近海域,產量數千噸。供鮮食,也可作為經濟魚類的釣餌 。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柔魚
  • 拉丁學名:Todaropsiseblanae(Ball, 1890)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頭足綱 Cephalopoda
  • 亞綱:鞘亞綱
  • :槍形目
  • 亞目:開眼亞目
  • :柔魚科
  • :短柔魚屬
  • :短柔魚
  • 英文名稱:Lesserflying squid
形態特徵,種群分布,生活習性,漁業,

形態特徵

體背部具金黃色色素體,粗短,近圓錐形,後部漸細,胴長約為胴寬的3倍.頭部寬大。漏斗陷淺穴無縱褶或邊囊,完全呈光滑狀態。鰭前緣較後緣凸,鰭長約為胴長的50%,鰭寬約為胴長的90%,,兩鰭相接略呈橫菱形。觸腕穗掌部吸盤4列,6行,中間2列吸盤擴大,直徑為邊緣2列吸盤的4倍;指部8列小吸盤;腕骨部2列小吸盤。掌部中間大吸盤內角質環具30個均勻的短尖齒,偶爾與小齒交替排列。各腕長略有差異,腕式一般為3˃2˃4˃1。腕吸盤2列,內角質環遠端具尖齒,中齒較大,兩側各有三四個小齒。雄性第四對腕莖化。內殼狹長形,葉柄中軸細,邊肋粗,後端具中空的狹菱形尾椎。

種群分布

分布區域不連續,在東大西洋為36°S-60°N,包括大不列顛島、比斯開灣、地中海、西北非、西非、西南非和南非;西南太平洋和東南印度洋為澳大利亞外海。

生活習性

底棲種,棲息水深20-700m(在北海小魚200m),常在砂質或泥質近海地生活。適溫範圍為9-18℃,在地中海適溫較高,約為12.5014℃。具季節性洄游習性,在繁殖季節,集群從外海深水區游向淺海區。雄性體成熟胴長為120-160mm,雌性體性成熟胴長為170-200mm。產卵季節延長,在西地中海,3-11月都能發現成熟雌體,但在夏季數量最多。單個雌體懷卵量約為5000-10000枚,卵徑1-2mm,卵包於凝膠質卵袋中;單個雄體科產精莢約200個。短柔魚為七鰓鰻、長鰭鮪魚的食餌。

漁業

主要有兩個漁場:一個在西地中海,主要漁獲水深200-250m;一個在西北非的撒哈拉,漁獲水深100-400m,主要漁獲水深200m左右。拖網漁業的副漁獲物,某些年份資源豐富,通常冬季魚汛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