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大眼鯛

短尾大眼鯛

短尾大眼鯛(學名:Priacanthus macracanthus)為大眼鯛科大眼鯛屬的魚類,俗名大眼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朝鮮、日本西南沿岸以及中國沿岸等,屬於近岸暖水性底層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安汶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尾大眼鯛
  • 別稱:大目、大眼雞、紅目連
  • 二名法: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鱸形目
  • :大眼鯛科
  • :大眼鯛屬
  • :短尾大眼鯛
  • 分布區域:印度尼西亞、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朝鮮、日本西南沿岸以及中國沿岸
溫馨提示,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產地產季,經濟價值,食性,胚胎髮育,

溫馨提示

選購:因不好存養,多為冰鮮品。購買時應選擇外觀完整,肉質有彈性;無腥臭味;眼球飽滿清晰、不混濁;鰓為鮮紅色為佳。
保鮮/蓄養:充氧條件下,水溫22~28℃,鹽度26~32。冰鮮品用冰櫃冷藏暫存。
提示:肉質細嫩,唯魚鱗很難處理,可連皮一起剝除。

形態特徵

短尾大眼鯛,體為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體長20匣米、體重100~200克。吻短,眼甚大,約占頭長的一半,故得名大眼鯛。口大而傾斜上翹。前腮蓋骨邊緣有細鋸齒。前腮蓋隅角處有一強棘。兩頜、犁骨、顎骨有牙皆細小,多行、體被細小而粗糙的櫛鱗,鱗片堅固不易脫落。側線位高與背線平行、背鰭與臀鰭均長而大,胸鰭較短;尾鰭淺叉形。全身淺紅色,腹部色淺,尾鰭邊緣深紅色,背鰭、臀鰭及腹鰭鰭膜間均有黃色斑點。

生活習性

短尾大眼鯛為暖水性中小型近底層魚類,基本不作長距離洄游,主要棲息水深80~120m,以100m海區較集中。具有晝沉夜浮習性。喜集群,但不集大群。雜食性,主要食物為底棲動物、頭足類、浮游甲殼類。眼睛虹膜具反射層,因而看其眼睛會發出明亮的光輝,眼大有助於其夜間捕食。短尾大眼鯛生長快,產量大。

產地產季

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及東海南部、北部灣全年均產,但以12月至翌年2月為漁汛旺季;浙江南部的溫台漁場外海及福建的閩東、閩中漁場的漁汛旺季為夏季。

經濟價值

生長快、產量大,其肉質堅實,銷價較低,以鮮食為主。民間食法多以紅燒、清燉為主。

食性

短尾大眼鯛食物組成以磷蝦類為主(IRI=2 802.26),其次依次為魚類(IRI=701.12)、頭足類(IRI=488.25)和長尾類(IRI=474.84),其優勢餌料種類為太平洋磷蝦、細螯蝦、烏賊科、短鱷齒魚等。短尾大眼鯛終年攝食,其攝食率為95.06%,最高飽滿指數達110.92‰,平均飽滿指數18.36‰,表明短尾大眼鯛具有較高的攝食強度。

胚胎髮育

成熟受精卵浮性,直徑0.57-0.88毫米;油球一個,直徑0.17—0.20毫米。在水溫27℃中培養,受精後17小時可全部孵出仔魚。胚體發育到尾芽離開卵黃時,在嗅囊附近,聽囊前後各出現一對黑色斑。油球位於吻下,其表面出現星狀黑色素胞。這些特徵一直保留到孵化後5小時的仔魚。發育到後期仔魚,頭部開始生有枕骨棘,漸長大向後伸長呈槍狀。眼框骨也隆起,上沿出現小刺。直到稚魚期體長8毫米左右,枕骨棘開始退化變短,以後逐漸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