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與大學辦學模式改革研究

知識經濟與大學辦學模式改革研究

本書就知識經濟發展對大學辦學模式改革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個案調查研究。本書首先對知識經濟發展過程、特徵和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的作用進行了綜合分析。以此為基礎,本書進一步從大學的開放性、產學研關係、綜合性、組織結構的彈性和辦學的國際性等五個維度對知識經濟發展對大學辦學模式所提出的嚴峻挑戰進行了理論闡述和個案研究。作者提出,大學已經成為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軸心機構”和“主要動力源”之一。這對傳統的中國大學辦學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為了應對知識經濟發展的挑戰,中國大學應該從相對封閉、產學研相對分離、單科性大學較多、服務面較窄和缺乏彈性的辦學模式向愈益開放、產學研密切結合、綜合性大學為主、面向世界和相對靈活的辦學模式轉變。作者通過研究認為,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中國大學辦學模式,是一種具有相對開放、適應變化、產學研密切結合、善於學習、富有彈性、自我調控和面向世界等特徵的辦學模式。

基本介紹

  • 書名:知識經濟與大學辦學模式改革研究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0頁
  • 開本:32, 32開
  • 品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陳彬
  • 出版日期:200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222569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分析知識經濟的歷史演進過程、基本特徵和大學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作用的基礎上,從開放性、產學研關係、綜合性、組織結構的彈性和辦學的國際性等五個重要緯度,系統地分析知識經濟發展對大學辦學模式的重大影響,以及中國大學辦學模式應該進行的調整和創新。

作者簡介

陳彬,男,1964年9月生於湖南江華,管理學博士,教授。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是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和教育經濟學。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承擔了“中國教育中介組織及其相互關係研究”、“中國大學學術組織發展的理論研究”、“加強省政府對高等教育統籌權的基本內涵及理論依據研究”等多項國家和部省級科學研究項目,出版了《教育財政學》、《當代中國普通中學內部運行機制改革研究》、《知識經濟與大學辦學模式改革研究》、《教育質量督導與評價》等10餘部學術著作,在《教育發展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人民教育》、《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教育與經濟》、《教育評論》等國核心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

圖書目錄

引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方法與結構
第一章 知識經濟的發展及其基本特徵
第一節 知識經濟的發展歷程
一、知識經濟的歷史演化
二、知識經濟的理論嬗變
第二節 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徵
一、知識成為社會生產的首要構成因素和經濟成長的主要源泉
二、勞動資料的信息屬性使得生產過程柔性化
三、高科技產業處於經濟體系的核心
四、知識生產效率與質量成為企業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
五、知識勞動者在就業、生產和分配中日居優勢
六、新的國際分工圍繞世界知識中心展開
七、學習、教育和培訓受到高度關注
八、管理成為影響知識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九、人類精神面貌的革命性轉變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大學社會職能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 大學在農業、工業經濟時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學溯源
二、大學是農業經濟時代的“學者”樂園
三、大學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社會服務站”
第二節 大學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學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二、大學是知識經濟時代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生力軍
三、大學是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
四、大學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改造的參與者和評論者
五、大學是知識經濟時代文化發展的導航者
六、大學是知識經濟時代國際機制倡導者、協調者和維護者
第三節 案例分析:劍橋大學與大學城的“奇蹟”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從相對封閉到愈益開放的辦學模式
第一節 對外開放與近現代大學的發展
一、學者特權與象牙塔的形成
二、從追求真理的學術聖殿到工業社會的“社區服務站”
三、“對外開放”對大學及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
第二節 知識經濟的發展與大學的進一步開放
一、接受高等教育是知識經濟條件下公民的基本權利
二、知識經濟發展要求大學更加開放
第三節 案例分析:英國開放大學與虛擬大學的比較
一、英國開放大學的辦學特色
二、虛擬大學的新特點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從產學研分離到產學研密切結合的辦學模式
第一節產學研關係的歷史考察
一、傳統的知識創新模式與產學研之間的分離
二、資本主義工業化與產學研關係的發展
三、戰爭的需要與產學研關係的轉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