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人

看不見的人

《看不見的人》是美國黑人作家拉爾夫·艾里森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一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導的社會裡飽受種族歧視,不斷尋找民族文化和自我身份的過程。

該小說自1952年出版後,在美國文學界和美國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1953年相繼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芝加哥保衛者” 獎,並被認為是一部經典的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看不見的人
  • 外文名稱:Invisible Man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拉爾夫·艾里森
  • 創作時間:1945-1952
  • 中文字數:417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主要人物,作品賞析,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中文版本,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一個年輕的黑人,竭盡全力想得到別人的承認,想“使人看見他”。他做過“老實的黑人”,試圖在美國工業里為自己尋找一席之地,使自己成為那種機器上一個合用的齒輪;他曾經加入“兄弟會”,使自己依附於左派政治——他嘗試過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能使一個黑人在美國生活里處於被人看見的地位。但是,這些事情沒有一件能使他進入理想的精神文明,所以他後來寧願做個地下人。
2014年版封面2014年版封面

創作背景

艾里森從構思到《寫成看不見的人》,歷時五年。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納粹的覆滅告終,但美國人民並未得到真正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美國社會原有的矛盾,沒有因此消除,也不可能消除。相反,納粹集中營的殘酷暴行,核子彈的毀滅性破壞,深深地驚懾著美國人民的心靈,並對美國的文化藝術、精神道德等方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950年發生的侵朝戰爭,更激起美國人民的不滿和焦慮。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掩蓋的種族矛盾,在戰後暴露得更為明顯,戰時消聲匿跡的法西斯團體又死灰復燃。僅1947年一年,美國發生的私刑迫害事件就達五百三十起。在國內外重重矛盾下,一部分異常敏感的知識分子產生了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危機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和探索,力圖認識人的處境,人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等問題。

主要人物

主人公
主人公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黑人青年。他曾是南方的一個好孩子,從懂事起就一直努力按照學校教育所灌輸的一整套價值觀念塑造自己。在白人俱樂部里他為了能演講而違心參與黑人少年之間的格鬥,爬過帶電的毯子去搶錢幣;為了使演講繼續他吞下口裡的血水。為了得到自人的認可他將脫口而出的“平等”改成“義務”。為此他得到白人給予的一隻公文包和一份大學通知書的獎勵。
大學階段,主人公以黑人校長布萊索博士為偶像,希望能像他那樣有威望、有名車、大房子和一個淺膚色的妻子。別的同學都笑話布萊索的“老桶頭”,而他總是對布萊索校長畢恭畢敬。然而當不諳世事的主他讓自人校螢看到了黑人混亂而骯髒的一面時,布萊索便毫不留情地將主人公開除並暗中設計讓他永遠也找不到工作。
主人公來到紐約,在“自由”油漆工廠找到工作,可工廠發生爆炸,他在爆炸中受傷。接著投身激進的政治運動,為“兄弟會”工作。但是,又因顯示出個人才能而遭到“兄弟會”的清除。他參與街頭黑人的騷亂並與黑人民族主義者拉斯對峙,以失敗而告終,最後在警察的追捕中他不得不隱居地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看不見的人。
布萊索
黑人大學校長,博士。布萊索擁有無數黑人所嚮往的“一席之地”:“對全國各地的富翁頗有影響;事關黑人,必定會向他請教;他成了民族的領袖,……雖然他生得漆黑,滿臉皺紋,可是在社會上他卻比大多數南部白人更有影響。他們盡可以取笑他,卻不能不把他放在眼裡”。還擁有幾輛名車和一位漂亮的淺膚色的妻子。布萊索在自己的黑人種族中,他有著兩張面孔。一張是和顏悅色的教育家、引導者的面孔,用以在自己同宗兄弟中騙取威望和影響力。在學校每一個人都很敬畏他,他時常以“教育家”的頭銜上黑人報刊,“對我們來說.他不僅僅是學校的校長。他是一位領袖人物,一個‘政治家’,可以把我們的問題向上反映,……他成了我們宗人畏懼的黑炭阿爹”。
另一張則是嚴厲、冷漠的面孔。在自己的黑人種族中,他虛偽地對待自己的黑人兄弟,他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他可以“不惜讓國內所有的黑人一個早上都在樹上吊死”。他像白人一樣叫黑人為“黑鬼”,出賣種族親情,以維護他自身的權威與地位。因為主人公不小心讓白人校董看到了布萊索博士不想讓其他人看見的東西,所以布萊索非常憤怒。為了保全高而穩定的地位,他是比白人更無情,他認為任何有損學校的:行為都會對他的地位有所威脅,所以他毫不留情地將“我”開除學籍。而且他虛偽地許諾主人公說介紹他到白人那兒去工作。事實上,他所開出的介紹信,恰恰是為了斬斷主人公找工作的後路。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看不見的人》是一部表達美國黑人尋找自我與艱辛成長的作品。小說中的主人公從南方到北方,體驗了學校、工廠、政治團體等不同社會環境,經歷了一連串的希望幻滅的打擊,他認識了自我,逐漸走向成熟。
進入大學時,他滿懷希望地奮鬥著,以黑人校長布萊索博士為偶像希望能像他那樣有威望、有名車、大房子和一個淺膚色的妻子。校長安排他為自人校董開車、導遊,他認為這是一件榮耀的事。從成長的角度來看,這時的主人公不假思索地接受社會給他安排的角色並以為這就是他的真實身份。他對自我的認識是模糊的、不成熟的,不能透過表象看到實質。
主人公被開除出大學,他北上紐約求職時才發現布萊索博士的險惡用心,他借用布魯斯民歌來表達他的悲憤心情:“誰是那只可憐的知更鳥”,這首歌拉近了他與民族文化的距離,使他意識到自己大學夢的破滅是布萊索一手導致的後果。他對現實有了一些較客觀的認識。
在醫院的手術台上,他反覆追問自己是誰,來自何方,他的思緒回到南方的家鄉,他開始了反思,從文化的回視中尋找自我。這是他進一步成熟的標誌。
在為“兄弟會”工作之後,他逐漸意識到兩個自我並存,一個是作為一系列角色的自我,一個是作為本質的自我。他尋找的是本質意義上的自我,但社會只承認他的表面角色,並不接受他的“核心”自我。“兄弟會”利用他發動黑人加入組織,一旦不再需要他時,就假拉斯極端民族主義者之手清除他。他跌入地窖之後,燒毀各種身份的證明扔掉公文包,象徵他摒棄各種虛假的身份,開始追求真正屬於自我的身份:一個充滿對自我的信心和把握的人。儘管社會仍視之“無形”,但他的心智已然成熟。他逐漸懂得怎樣在這個失去昔日光彩的複雜世界中生存,這是他人生新起點的標誌。

藝術特色

《看不見的人》採用第一人稱敘述。“第一人稱代詞‘我’縮短了敘述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小說開篇第一句話“我是一個看不見的人”一下子就扣住了讀者的心弦,也使“看不見性”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隱喻。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無名無姓的美國黑人青年,讀者對其外貌一無所知,而這正好符合了“看不見性”的特性:人們看不見“我”,自然不關心“我”的外貌。而第一人稱敘述幫助實現了這個特點,因為“第一人稱敘述者大談自己的外貌總會讓人感到十分笨拙”。
在小說中,艾里森將故事的整體和每一部分的故事情節打構成環形的結構。在文章的開始,主人公生活在一個地下室,“溫暖而且充滿著陽光”,由此,小說倒敘到他最初生活的南部,按照他的生活經歷,從南到北,從學校到社會,故事的結尾,主人公跌入了開頭提到的這個地下室。這樣的環形的故事情節布局正是象徵主義在小說中的充分體現。通過倒敘手法,艾里森安排主人公自述經歷,隨著情節的發展,主人公了解到過去的生活履歷恰恰是指引他未來生活道路的重要部分。從狹義的角度來看,作者利用象徵主義手法將大自然的四個季節象徵著主人公探尋自我身份的四個不同階段,最終完成了他對自身身份探求的苦旅。春天,他順利的在中學學習;夏天,滿懷抱負的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學,開始了他自認為的人生的輝煌階段。正當他春風得意之際,他犯了改變他一生的錯誤,被迫離開學校,提前步入社會。隨著生活的起起伏伏,主人公也逐步進入了他人生的“冬季”。但是這也恰恰預示著另一個新的春天的開始。由此可見,小說中的四季,周而復始,起起落落正是象徵著主人公在現代美國社會中所經歷的希望和絕望。

作品影響

《看不見的人》1952年第一次出版時,就稱為“劃時代的小說,可以說是現代美國黑人生活的史詩”。一些主要的書評報刊,如《紐約時報》、《新共和》、《紐約人》、《時代》和《星期六評論》等,都高度讚揚了這部小說,一致認為它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此後,這部作品幾十次再版,甚至在1982年,還連續16星期被列入最暢銷著作的名單。據不完全統計,它至少已被翻譯成15種語言。
《看不見的人》1953年除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之外,還獲得“芝加哥保衛者” 獎(稱它為美國民主的最好象徵)。1965年,《圖書周刊》組織二百名著名作家、批評家和編輯以投票的方式判定,《看不見的人》是過去20年來“最優秀的單部作品”。1969年,埃里森因該書獲美國自由獎章,1970年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1985年獲美國國家藝術獎章,並因此還獲得15個榮譽學位。
比獲獎更重要的是,美國和國外學術界一致認為《看不見的人》是經典著作。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看不見的人》已列人美國大學文學或非洲研究的課程;20世紀70 年代以後,以埃里森和《看不見的人》為題的博士論文不斷出現,1979年開始出現研究埃里森的專著。所有這些都是《看不見的人》已成為經典的佐證。

作品評價

《看不見的人》是第一流的作品,輝煌的成就……它悲欣交集,富有詩意,體現出最卓越的創造性智慧。——索爾·貝婁
唯獨它(《看不見的人》)有資格被視為一部無可比擬的現代黑人史詩……一個無名美國黑人的現代漫長曆程,是艾里森留給美國黑人小說傳統的遺產,一件無與倫比的精心傑作,它出色地頌揚了美國黑人文化和特徵的豐富性、多重性和生命力。——伯納德·W·貝爾

中文版本

出版時間譯者名稱出版社頁數
1984.07
任紹曾、張德中、 黃雲鶴、 殷惟本
看不見的人
外國文學出版社
592
2008.06
任紹曾、張德中、 黃雲鶴、 殷惟本
看不見的人
譯林出版社
529
2014.06
任紹曾、張德中、 黃雲鶴、 殷惟本
看不見的人
上海文藝出版社
544

作者簡介

拉爾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美國黑人作家,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美國小說家之一。1914年生於俄克拉荷馬州的俄克拉荷馬城。幼年在家鄉上學。中學畢業後,入塔斯克基學院專攻音樂三年。1936年去紐約,在黑人作家理查·賴特的幫助下,開始寫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應徵入伍。1945年退伍,開始創作《看不見的人》。而後在美國一些著名大學講學並寫作。作品有長篇小說《看不見的人》、散文集《影子與行為》及短篇小說二十二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