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抉擇法

相機抉擇法指政府經過對巨觀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後根據經濟運行的基本狀況決定藉助外力,採取相對應的擴張性或緊縮性財政政策。它是政府利用國家財力有意識干預經濟運行的行為。

在進行巨觀管理時,根據經濟狀況和各項政策的特點機動地決定所應採取的政策措施。一般來說,在哪種經濟形勢時採取哪種政策是有規律的。例如,在經濟繁榮時要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但同樣的繁榮或蕭條,程度並不相同,各種政策措施作用的大小、影響的長短,所遇到的阻力程度都不相同。這樣,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之下,應該採取哪一種或哪幾種政策措施就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不存在一成不變的規律。相機抉擇法是制定經濟政策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對經濟政策的成功與否關係甚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相機抉擇法
  • 外文名稱:Travel to watch industry
  • 地理位置:宣武門外南橫街西口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
具體操作,財政政策,

具體操作

第一,在蕭條時,政府要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總需求,以實現充分就業,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政府公共工程支出與政府購買,增加轉移支付,減少個人所得稅,減少公司所得稅等。
第二,在經濟過渡繁榮時期,政府則要通過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來抑制總需求,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包括減少政府支出與稅收,如減少政府公共工程與政府購買,減少轉移支付,增加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

財政政策

(1)變動公共工程等政府支出方案。例如,在蕭條時期,政府往往興建一些公共工程,如建築公路,興建水利設施等,以提供就業機會,但是,由於這些項目大多是急促上馬,且為解決失業問題,不能充分使用機器設備,所以往往效率很低。
(2)變動政府的轉移支付支出方案。例如,在經濟不景氣時,臨時增加對退伍軍人的額外津貼,在經濟繁榮時期,暫時停止上述津貼。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根據蕭條的程度延長或縮短失業者能獲得失業補助金的期限。
(3)變動稅率。例如在確信是短暫的衰退時,暫時降低所得稅率。
但是,西方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採用相機抉擇法時,會遇到“時滯”問題。時滯有三種:
(1)認識時滯,即從問題的發生到人們意識到這種問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
(2)行動時滯,即當需要採取某種政策到政府決定採取某種政策行動,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其間包括收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提出議案在國會討論、通過等過程。
(3)影響時滯,即當採取某種政策措施以後到實際發生效果之間,需要經過一段時間。 由於上述原因,有些西方經濟學家反對採取相機抉擇法,而主張根據現時經濟制度中所有自動的穩定因素,即所謂“自動穩定器”,或稱“內在穩定器”,自動進行調節,以穩定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