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閉鎖

概述,直腸閉鎖的兩大原因,臨床症狀,治療,簡介,預後,不同直腸閉鎖患者,手術治療方法不同,中藥治療直腸閉鎖,術後併發症,什麼是無直腸與直腸閉鎖,肛門閉鎖患者術後應如何做最佳的護理,

概述

胚胎期腸管發育,在再管化過程中部分腸道終止發育造成腸腔完全或部分阻塞。完全阻塞為閉鎖,部分阻塞則為狹窄。胚胎期腸管發育,在再管化過程中部分腸道終止發育造成腸腔完全或部分阻塞。完全阻塞為閉鎖,部分阻塞則為狹窄。可發生於腸道任何部位,但以迴腸最多見,十二指腸次之,結腸罕見。是新生兒常見的腸梗阻原因之一。

直腸閉鎖的兩大原因

胚胎髮育階段實心期中腸空化不全可產生腸閉鎖或狹窄。
胎兒期腸管某部的血運障礙,如胎兒發生腸扭轉、腸套疊、胎便性腹膜炎及粘連性腸絞窄、腸穿孔、內疝、腸系膜血管發育畸形致成腸管某部血運障礙,使腸管發生壞死、吸收、修復等病理生理過程而形成腸閉鎖。

臨床症狀

嘔吐症狀
先天性腸閉鎖與腸狹窄以嘔吐為突出表現,患兒出生後幾小時至l~2天內即出現頻繁嘔吐,量多,大多數病例嘔吐物含有膽汁,少數病例嘔吐物為陳舊性血性。
排便異常
無正常胎糞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灰綠色膠凍樣便。高位腸閉鎖或狹窄一般無腹脹,僅為上腹輕度飽滿;低位腸閉鎖或狹窄則腹脹明顯,甚至可見腸型。劇烈嘔吐可引起脫水、酸鹼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X線腹部平片,高位閉鎖或嚴重狹窄可見到胃及十二指腸部位有2~3個液平面,而空腸不充氣;低位閉鎖或嚴重狹窄則可見多數擴大的腸曲和液平面。

治療

簡介

腸閉鎖病一般採取手術治療,要做好術前準備,如注意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失衡,胃腸減壓,給予維生素K和抗生素,以及支持療法等。
十二指腸橫段閉鎖或狹窄,應行十二指腸空腸側側吻合,病變在十二指腸第一段可行胃空腸吻合。
小腸閉鎖或狹窄,行病變腸段切除端端吻合。
結腸閉鎖或狹窄,病變腸段切除一期吻合,若患兒全身情況不佳,可先將病變腸段置於腹外造瘺待二期吻合。

預後

腸閉鎖的預後與閉鎖位置有關,單純閉鎖、空腸遠端和迴腸近端閉鎖存活率高。近年來腸閉鎖的死亡率明顯下降,國記憶體活率在51.3%~73.3%,國外約70%~85%。低體重兒,並發其他畸形者存活率較低。  

不同直腸閉鎖患者,手術治療方法不同

新生兒和嬰兒的解剖研究表明,恥骨直腸肌環位於肛門皮膚之上1.5cm左右的平面,厚約0.5~7mm。因此,可參照這些數據從X線所知直腸末端與恥骨直腸肌環的關係,更好地選擇手術方法。我們認為閉鎖在1.5cm以內者,用會陰手術可以解決。閉鎖在1.5~2.5cm者用骶-會陰手術可以游離直腸得到足夠的長度,並滿意地顯露修復提肛肌群和處理低位瘺管。部分病嬰閉鎖3.0cm亦可將直腸無張力地吻合於皮膚,而無須開腹。
低位先天性肛門閉鎖無瘺或有皮膚瘺者給予會陰肛門成形術。術中放置導尿管,先用電刺激於肛門窩處,尋找外括約肌之中心點,作"+"形切開皮膚。用血管鉗向深部分離,找到直腸盲端,並向上分離,使其無張力地與肛門皮膚吻合,在直腸盲端作"X"形切口,四周與括約肌固定數針,然後與皮下組織、皮膚間斷縫合。
中位閉鎖合併較大的會陰瘺或直腸舟狀窩瘺(女性)行後縱入路肛門成形術。術中放置導尿管,骶部縱形切口,先用電刺激於肛門窩處,尋找外括約肌之中心點作"+"形切開皮膚。橫形切斷尾骨,用血管鉗向深部分離,找到直腸盲端及瘺管,沿瘺管尋找環繞於尿道後方的恥骨直腸肌環,電刺激恥骨直腸肌環中心點,並向上分離直腸盲端,使其無張力地穿過恥骨直腸肌環中心點與肛門皮膚吻合,在直腸盲端作"X"形切口,四周與括約肌固定數針,然後與皮下組織、皮膚間斷縫合。合併直腸尿道瘺兩側切斷瘺管,分別給予結紮。  

中藥治療直腸閉鎖

直腸閉鎖用中藥治療應該以補中益氣、昇陽固脫、潤腸通便為治療原則。脾胃運化輸布水谷之氣的時候,必須向上升發提才能由肺布散全身;同時人體的許多組織也有賴於脾胃的升舉職能。當脾胃功能不張的時候,哪么有脾胃氣虛以及氣虛下陷的情形發生。補中益氣湯是由陳皮2克、人參4克、炙甘草4克、當歸2克、柴胡1克、黃耆6克、白朮克、升麻1克、大棗2克、生薑3片組成,具補氣、健脾胃、昇陽的功能。對直腸閉鎖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術後併發症

雖然肛門成形術得到了很大的改良,還有腹腔鏡的輔助,但是術後依然存在著問題,如腸道功能紊亂、慢性便秘、溢出性失禁等,其中最最影響生活質量的要數失禁。Silva2004年在文獻中提出處理肛門閉鎖術後大便失禁的新的外科觀點,人工腸括約肌和股薄肌代肛門括約肌,並通過臨床驗證了這兩種方法的有效性。
對於術後便秘,手術套用後,近年來無肛術後大便失禁的發生率大幅度降低,第二骶骨以下骶骨發育良好者很少出現大便失禁。而無肛術後合併便秘現象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趨勢是直腸位置越低,合併便秘的發生率越高,對於頑固性便秘合併巨大直腸和乙狀結腸者多主張手術切除。
對於術後排便功能障礙的防治,有資料提出通過腸道管理、調整飲食、排便訓練、藥物治療、灌腸、心理行為治療、生物反饋治療、手術治療等來調整和治療。同時國外學者也強調對肛門直腸畸形術後排便功能障礙的患兒進行心理和行為治療,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們認為心理和行為治療是肛門直腸畸形術後排便功能障礙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什麼是無直腸與直腸閉鎖

【無直腸與直腸閉鎖的概述】無直腸與直腸閉鎖 為先天性直腸發育畸形,先天性肛門直腸發育畸形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男女性別的發病率大致相等,其中男性稍多,在新生兒中,發病率1:1500-1:5000。
【無直腸與直腸閉鎖的診斷】肛門發育正常,但出生後無大便,並伴腸梗阻徵象。直腸指檢向上受阻,有波動感。倒立位x線檢查,若直腸有膜性膈為直腸閉鎖,若直腸大段缺如為無直腸畸形,有時可伴無肛門畸形。
【無直腸與直腸閉鎖的治療措施】需手術治療。低位閉鎖可經肛門切開,高位閉鎖需經腹手術。無直腸畸形宜先行結腸造口,以後經腹會陰將直腸拉下與肛門皮肢縫合,或同時作肛門成形術。
直腸閉鎖多為先天形成。

肛門閉鎖患者術後應如何做最佳的護理

腸閉鎖病一般採取手術治療,要做好注意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給予維生素K和抗生素,以及支持療法等術前準備。
十二指腸橫段閉鎖或狹窄,應行十二指腸空腸側側吻合,病變在十二指腸第一段可行胃空腸吻合。小腸閉鎖或狹窄,行病變腸段切除端端吻合。結腸閉鎖或狹窄,病變腸段切除一期吻合,若患兒全身情況不佳,可先將病變腸段置於腹外造瘺待二期吻合。
對於術後排便功能障礙的防治,有資料提出通過腸道管理、調整飲食、排便訓練、藥物治療、灌腸、心理行為治療、生物反饋治療、手術治療等來調整和治療。同時國外學者也強調對術後排便功能障礙的患兒進行心理和行為治療,他們認為心理和行為治療是肛門直腸畸形術後排便功能障礙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先天性肛門閉鎖症又稱鎖肛、無肛門症。該病是常見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發病率占新生兒1/1500~1/5000,男多於女。本病的病因不清,嬰兒出生後即肛門、肛管、直腸下端閉鎖,外觀看不見肛門在何位置。
術後護理不完善會造成很多併發症狀,故術後護理尤為重要。在此我通過多病例的治癒過程簡要的總結先天性肛門閉鎖的術後護理相關事項:
1、術後切記注意保暖,從基礎上加強護理
注意保暖,將術後嬰兒放進入暖箱,箱內溫度以28 ℃~30 ℃為宜,箱內相對濕度維持在65%,一定要設專人守護,堅持每日擦洗皮膚,皮膚皺褶處撲嬰兒粉予以保護。特別注意在臍部用3%雙氧水洗淨後,塗2.5%碘酒後95%酒精脫碘;眼部有分泌物時用棉簽拭去,滴0.25%氯黴素眼藥水。
2、保持呼吸道通暢防誤吸,持續吸氧,防止肺部併發症
(1)保持持續吸氧在1~2 L/min範圍內,該過程中需要注意點是留置氧氣管插入深度,避免導管插入過深或過淺。
(2)判斷患兒是否有痰,發現有分泌物用清潔紗布輕輕拭去,如若發現喉中有痰可以用嬰兒吸痰管在中心吸引下吸出,吸氣壓力不超過60~100 mm Hg(8.0~13.3 kPa),吸痰時,將吸痰管插入氣管,此時不吸引,待導管退出約1 cm時,旋轉式邊退邊吸,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0~15 s手法應輕柔而快速,切不可手法生硬,來回抽吸,以免損傷黏膜。
大家都知道整個手術治療過程對於疾病的痊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如果術後護理不當則會引發其他病變,誘發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術後切記要做好護理工作,以便達到最佳、最快的痊癒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