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材料

指企業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的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各種材料及主要材料、外購半成品以及有助於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接材料
  • 外文名:Direct material
  • 釋義: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成本
  • 包括:標準用量和標準單位
定義,核算,分類,

定義

是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標準用量和標準單位成本兩方面,材料標準用量,首先要根據產品的圖紙等技術檔案進行產品研究,列出所需的各種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並要說明這些材料的種類、質量以及庫存情況。
其次,通過對過去用料經驗的記錄進行分析,採用其平均值,或最高與最低值的平均數,或最節省的數量,或通過實際測定,或技術分析等數據,科學地制訂用量標準。

核算

消耗定額比較穩定、準確的情況下,通常採用材料定額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額成本的比例進行分配,計算公式如下:
流動資產周轉率=分配率
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
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實際成本)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數量(或成本)=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分配率
是指為完成實際產量或作為量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按實際成本計算與按標準成本計算之間的差額。

分類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按其形成原因可分為價格差異數量差異兩種。
(1)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耗用材料按實際價格計算與按標準價格計算之間的成本差額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發生的原因很多,如市場價格的變動、材料採購來源的變動、訂貨批量的大小、運輸方式與途徑不同、可利用的數量折扣、緊急訂貨等,任何一項脫離制訂標準成本時的預定要求,都將形成價格差異。因此對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的形成和責任,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有的屬於外部原因,有的則屬於企業本身的責任。
凡屬採購工作所引起的差異應由採購部門負責,也有的是生產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差異,如緊急訂貨,則應由生產部門負責。只有明確原因,分清責任,才能發揮價格差異計算分析應有的作用。
(2)直接材料數量差異:按標準價格計算的的材料實際耗用數量與標準耗用數量之間的成本差額
影響直接材料數量差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術革新、綜合利用、修舊利廢、改進配方、合理下料等,都是降低材料用途徑;而廢品損失、跑冒漏滴、大材小用、優材劣用等,則是增加材料消耗的重要原因。直接材料數量差異通常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一般應由生產部門負責。
但有時也可能由採購工作所引起,如購進了質量較差的材料引起耗用量的增加,由此形成的不利差異應由採購部門負責,不能歸咎於生產部門。對直接材料數量差異,如果存在代用材料或混合用料情況,則還可將其進一步分解,計算結構差異與產出差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