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米-8/米-17

直升機米-8/米-17

我國在70到90年代先後引進了蘇聯米里設計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補充陸軍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升機米-8/米-17
  • 引進時期:70到90年代
簡介,米-17直升機 - 功能特點,米-17直升機 - 外形尺寸,米-17直升機 - 重量及載荷,米-17直升機 - 性能數據,米-17直升機 - 引進中國,米-17直升機 - 米-17“本地化”,

簡介

由於我國研製的直-5設計年代久遠,後續研製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斷拖延,米-8和米-17的到來無疑緩解了緊迫的需要。米-8進口的數量較少,而米-17則較多,據說達到上百架。
在外電報導中,中國第一批就進口了60架米-17,編號為917、927、937、967、987字頭的五位數。導致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在1989年後拒絕出售更多的S70“黑鷹”直升機給中國,於是中國向俄羅斯訂購了相比之下價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貨,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貨,且為米-171改進型。中國進口的米-17部分裝有六個外掛架,可攜帶炸彈、布雷器、火箭發射器等。另外這些米-17並沒有俄羅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機槍、座艙裝甲、發動機尾氣紅外抑制裝置。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米-17較為優秀,我國還沒有計畫將這種直升機轉為國產化。原因比較複雜,首先我國仿製“超黃蜂”的直-8項目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由於部分關鍵部件無法國產化,拖了二十年仍沒有生產大批量實用的直-8型號。如果上米-17項目,等於宣判直-8的死刑,直接影響部分軍工企業,只好靠國家輸血保住這些企業。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俄羅斯的特殊情況,總體的看,進口米-17要比國產化便宜的多。
米-8和米-17區分:注意在機頭方向看,米-8的尾槳在左邊,米-17的尾槳則在右邊。陸軍的米-8有的用於專人運輸,因此不一定裝有火箭發射器,尾梁下也不一定有箔條/紅外誘餌發射器。而米-17主要用於空降突擊運輸,因此多數有武器系統和箔條/紅外誘餌發射器。

米-17直升機 - 功能特點

米-17是在米-8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型,與米-8幾乎相同,但米-17的尾獨立核算在垂直安定面的左邊,與米-14相同。從外表上看,米-17的發動機短艙較短,只是座艙前左側艙門中點上方的進氣口靠前了,重新設計了每側噴管前的小噴嘴。米-17裝兩台TV3-117MT渦輪軸發動機,單台起飛功率為1454千瓦(1977軸馬力)。與米-8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兩台發動機的輸出是同步的,可自動保持旋翼的轉速。若一台發動機功率有損失,則另一台發動機輸出增加,自動補償。若一台發動機停止工作時,另一台發動機功率輸出增加到應急功率1640千瓦(2230軸馬力),從而保持直升機繼續飛行。輔助動力裝置借壓縮空氣起動渦輪軸發動機。如果需要,發動機進氣口可安裝導流板,以避免在未預計的降落場地降落時吸入砂石、灰塵等外來物。座艙布局和有效載荷與米-8相比沒有什麼變化。米-17主要有客貨運輸型。可運輸車輛、工程設施和各種貨物,能載24名旅客或裝12副擔架。另外米-17還有兩種改型;
米-17P“河馬”K通信干擾機。1990年匈牙利軍隊中見到2架。機上的天線陣比米-8“河馬”K的有很大提高。大型32元陣裝在每側主起落架之後垂直分開的壁板上。4元陣裝在尾梁兩側。機艙兩側噴口之下有大型雷達罩。
米-17-1VA“河馬”H1989年法國巴黎航展首次展出。該型在俄羅斯作為航空醫院使用。內部有3副
米-17直升機圖冊
擔架,一個手術台,各種手術和醫療設備,配備1名外科醫生和3名護理人員的位置。該型裝兩台功率更大的TV3-117VM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678千瓦(2280軸馬力),爬升率和懸停升限有所提高,但重量和性能沒有什麼變化。
前蘇聯武裝部隊使用大量的米-8和米-17直升機。在阿富汗作戰中也曾大量使用過。米-17於1983年向古巴交付了16架,隨後,安哥拉、朝鮮、尼加拉瓜、波蘭、印度和秘魯等也購買了該機。米-17仍在生產。民用出口型單價為550萬美元。
旋翼系統5片全金屬矩形槳葉的旋翼和3片槳葉的尾槳。
機身軍用型駕駛艙兩側裝有裝甲平板。尾梁下面安裝AS0-2人工雷達干擾箔條彈投放器,尾梁前端裝“霍特·布里克”紅外干擾器。
動力裝置兩台克里莫夫設計局TV3-117MT渦軸發動機,起飛功率2×1454千瓦(2×1977軸馬力)。
武器系統裝23毫米的GSH-23機炮。
(除下列數據外,其它均與米-8同)

米-17直升機 -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徑:21.29米
尾槳直徑:3.90米
旋翼尾槳中心距:12.661米
機長(旋翼和尾槳轉動):25.352米
機身長(不包括尾槳):18.424米
機寬:2.50米
機高(至旋翼槳轂頂部):4.757米
主輪距:4.510米
前主輪距:4.281米
客艙容積:23米3

米-17直升機 - 重量及載荷

空重(帶設備):7100千克
最大有效載荷
機內:4000千克
外吊:3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1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300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358千牛/米2(36.5公斤/米2)

米-17直升機 -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50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4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正常起飛重量):5000米
(最大起飛重量):360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正常起飛重量):1760米
航程(最大標準燃油,5%余油)
(正常起飛重量)495公里
(最大起飛重量)465公里
航程(帶輔助油箱,正常起飛重量):950公里

米-17直升機 - 引進中國

該機原型是蘇聯於60年代研製的“米-8”直升機,經過多次改型設計,採用大功率發動機,於1981年推出正式定名為“米-17”,外形與“米一8”直升機十分相似(僅僅是尾槳位不同,“米-8”尾槳在左、“米-17”尾槳在右),至今西方將兩機綽號都稱為“河馬”。該機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比較成熟,在國際直升機市場上,因其性價比較高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吸引了大批第三世界國家的買主,大量向亞洲、南美、中東、東歐以及非洲等地區出口,總產量(含“米一8”直升機在內)達萬架,俄羅斯本國軍隊裝備約有3000架,其餘大部分用於外銷。1991年經過考察、談判,簽訂了首批引進24架喀山直升機工廠生產的“米-17”直升機契約。經過試用,表明該機適合在中國平原地區使用、運輸效率高。“米一17”的飛行性能比不上“黑鷹”,後經改進基本滿足西藏高原地區使用,主要部件工作壽命較短,但該機技術成熟、性價比很高,經濟實用性好,機艙空間大、運載能力強。引進後很快形成戰鬥力、多次參加各種軍事演習和緊急出動執行任務。

米-17直升機 - 米-17“本地化”

為提高陸航裝備綜合作戰能力,陸航對“米-17”直升機進行了挖潛增效改裝,主要內容是:在直升機兩側裝設武器掛架,左、右掛架上可各掛三組火箭發射器,掛點上也可掛載其它武器或武器吊艙,同時在機身右側增開一個艙門,側艙門加寬,便於空中使用各種武器對地射擊,也便於機上突擊隊員快速離機出擊;機身後部加強了貨橋及後艙門,便於車輛進出和大型作戰裝備上下。
通過加裝武器,加強機降突襲對地火力壓制能力和防衛能力,使該機由單一運輸保障型改裝為運輸攻擊相結合的戰術運輸型直升機,拓展了使用範圍,使“米-17”直升機成為名副其實的戰術運輸直升機。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出動的“米-17”機降突襲編隊,進行低空突防,機降前直升機對地實施火力壓制,發射出的猛烈火箭彈如像一片火海,撲向敵方前沿,表現出強烈的震撼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軍事演練效果。
“米-17”為單旋翼帶常規尾槳的空氣動力布局,旋翼的5片槳葉和尾槳的3片槳葉均為金屬材料製成,機體為金屬半硬殼結構,機身上部裝有兩台TB3—117MT渦輪軸發動機,單台起飛功率為1545千瓦,機頭前上言為兩發動機防砂裝置的進氣孔,著陸裝置為前三點式輪式起落架。
駕駛艙內有正、副駕駛員及一名隨機機務人員座椅,機艙內沿側壁布置有24副可摺疊座椅,座艙底板有可供系當貨物的系環。機艙左前方有一可拋放的滑動艙門,艙內有較大空間可架設擔架,機身兩側下部裝有外掛燃油箱,機艙尾部有一副能左、右打開的應急艙門,應急艙門打開後,可推出兩條踏板,可供車輛或大型物資進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