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昇戰死巨鹿

李自成等十八人正在商洛山區休整的時候,明朝東北邊境的形勢越來越緊張。

基本介紹

  • 本名:盧象昇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主要成就:抵抗李自成等起義者
歷史背景,事件經過,

歷史背景

自從熊廷弼袁崇煥被冤殺以後,明朝在東北沒有得力將材。後金軍曾一再派兵進關,掠殺人口和牲畜。公元1638年,清太宗派親王多爾袞(音gǔn)等率領大軍第四次遠征。清軍直達北京外圍,京城形勢危急。明王朝內部意見分歧,有的主張抵抗,有的主張講和。崇禎帝也拿不定主意,一面號召全國兵馬援救京師:一面又讓兵部尚書楊嗣昌和宦官高起潛秘密派人去東北找清朝試探求和。他聽說總督宣府大同地區軍事的盧象升是個將材,就把盧象升召到京城,命令他總督全國援兵。
盧象升到了北京,崇禎帝立刻召見,問他該怎樣對付清軍進攻。盧象升早就聽說朝廷正在秘密議和,他直截了當對崇禎帝說:“陛下要臣督師,臣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別的。”
崇禎帝聽得話里有刺,很不高興地說:“議和是一些大臣的議論。朝廷從沒講過要和。”他要盧象升跟楊嗣昌去商量對付清軍的辦法。
楊嗣昌對盧象升阻撓他的和議,心裡惱恨,讓高起潛擔任總監,把各路來的四萬援兵分成兩半,一半由高起潛指揮。
這樣,盧象升名義上是統帥,實際上只掌管兩萬兵馬。
清軍分八路進軍,長驅直入。一路打到高陽,原來支持袁崇煥的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孫承宗已經告老在家,聽到清軍打來,帶領全家十幾口上城抵抗。高陽城被清兵攻破,孫承宗全家都壯烈犧牲。

事件經過

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建國,六月,阿濟格率清軍攻入喜峰口,縱意搶掠而去。象升調任宣大總督,率師進駐京畿,嚴明軍紀,操練兵馬,清軍不敢進犯。崇禎十一年(1638年)冬,清軍三路大舉南侵,北京戒嚴,崇禎帝和戰不定,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楊嗣昌主張議和;但盧象升主張堅決抵抗,遂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於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楊嗣昌手握兵權,事事掣肘,切斷象升糧餉,屢屢調走象升部生力軍,致使號稱“總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區區五千老弱殘卒。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盧象升移兵巨鹿(今屬河北)賈莊,已斷糧七日,全憑百姓自願捐糧摻雜冰雪為食,然無一人叛。宦官高起潛統兵數萬在雞澤,距離賈莊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楊廷麟去求援,高起潛置之不理。盧象升知事不免,軍中大哭,誓與清軍決一死戰。隨拔寨而出,於蒿水橋決戰清軍。史載“...騎數萬環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戰,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後騎皆進,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屍,而伏其上,背負二十四矢以死。”戰後,楊廷麟及部下在戰場上尋獲盧象升遺體,甲下尚著麻衣白網(服父喪)。三郡之民聞之,痛哭失聲,聲震天地。大學士楊嗣昌卻一意誣陷象升臨陣脫逃,派士卒俞振龍等三人前往查看。俞振龍不畏淫威,堅持指認象升遺體,“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且死,張目曰:‘天道神明,無枉忠臣。’”千總楊國棟因為不肯順從楊嗣昌意思修改塘報,堅持象升已戰死,而被處極刑。象升遺體停屍八十多日後方為家人收殮,“至明年二月二十八日始大殮,神色如生”。後追贈兵部尚書,南明福王時追謚“忠烈”,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追謚忠肅。黃道讓作輓聯有“數三十九歲名將,岳家哀,盧家尤哀”之語。著作有《盧忠肅集》、《盧象升疏牘》。補充: 在明朝那些事(大結局)中有詳細的描述,尤其是對當時的背景和各方面的分析很是深刻。如果真的先了解他可以去看看。像明末的這幫子人,就告訴你什麼叫氣節,什麼叫堅持。他也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