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鐵索橋

盤江鐵索橋

盤江鐵索橋在貴州省關嶺、晴隆二縣交界的北盤江渡口。兩峰夾峙,一水中絕,斷崖千尺,壁立如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盤江鐵索橋
  • 貴州省關嶺
  • 東西兩岸:相距約80
  • 架設高:約3米
景點簡介,自助指南,

景點簡介

盤江鐵索橋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經之處。東西兩岸相距約80米,水流急湍。明崇禎四年(1631年)貴州按察使朱家民倡議建鐵索橋,冶大鐵鏈數十條貫於兩岸岩石間。其上橫鋪木板兩重,厚約27厘米,闊約3米。兩邊架設高約3米的網狀鏈條護欄,橋頭附有方便行旅休憩、避雨的樓堞設施。據徐霞客現場觀察,該橋“望之縹緲,然踐之則屹然不動。日過牛馬百群,皆負重而趨”。清代曾多次修建,在河岸疊以大木,鎮以巨石,參差使成拱狀,將鏈板牢牢托住。並附有盾欄、版屋。由是行人可魚貫而越,較前又勝一籌。兩岸古樹陰森,碑石兀立,琳宮縹緲,輝煌掩映。前人視為“千尋金鎖橫銀漢,百尺丹樓跨彩鳳”的黔中勝跡。
現在這座盤江鐵索橋是60多年前美軍1880工兵營架設的,橋體的鋼樑是當年從美國運來的,橋上鋪的木板的寬度則剛好是當年的雪佛蘭3噸卡車的寬度。而它自古以來的重要性,可以從橋頭岩壁上的石刻看出,那裡刻著“盤江飛渡,力挽長河,橋橫銀漢”12個大字。
1941年6月,盤江橋遭遇到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大規模轟炸,日軍接連7天持續空投炸彈,盤江橋身受重創。1949年11月,潰敗的國民政府軍第十集團軍89軍企圖炸毀鐵橋,未遂,僅炸毀鐵橋下游約500米處的預備橋,現橋墩猶存。1950年,人民解放軍駐守盤江橋,國家先後撥專款維修、加固,1979年自衛反擊戰時,將盤江鐵橋作為軍事要塞進行重點保護,再次對其進行維修、加固,繼續通車,而每次維修、加固均保持美軍維修後的原貌。

自助指南

1、開放時間:全天
2、交通指南:乘坐17路、9路公車到盤江景區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