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山鎮

盤古山鎮

盤古山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南端,與會昌縣和安遠縣交界,是于都縣最早的建制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824畝,山地面積18.5萬畝。總人口25030人,其中農業人中14260人。轄12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134個村民小組。境內駐有中央直屬企業盤古山鎢礦。該鎮基礎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市場繁榮,被譽為贛南山區的一顆“明珠”,而且還是遠近聞名的“茶葉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盤古山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于都縣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134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區碼:342311
  • 地理位置:于都縣南端
  • 面積:156平方公里
  • 人口:25030人
  • 方言客家語-於桂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贛B
文明城鎮,茶文化,景點,經濟發展,

文明城鎮

早在80年代初,盤古山鎮充分發揮礦山優勢,發起轟轟烈烈的礦鎮共建“文明城鎮”活動。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先後建成了全區鄉鎮第一座公園——盤山公園;開挖了1.3萬平方米的人工湖——盤古西湖;修建了總長2.4公里的水泥路面林蔭大道;建起了集籃球場、足球場、游泳池為一體的體育運動中心;建成了農民文化站、工人文化宮、文化大樓等一批趣味高雅的民眾性娛樂場所;集鎮規劃區由原來的0.8平方公里。拓寬到3.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到1.8平方公里。街道布局合理,綠樹成蔭,房屋錯落有致,成為一座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山區“小都市”。1995年全縣市政公用設施普查結果表明,盤古山鎮區道路硬化率達到96%,公共綠地面積達9.6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68%;盤古山鎮小城鎮建設工作先後受到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盤古山鎮

茶文化

盤古山鎮擁有豐富的竹木資源,全鎮擁有毛竹林面積4639.5畝,是于都縣幾個主要林區鄉鎮之一。毗鄰屏山牧場,有4000畝高山草場資源,十分適宜發展肉、奶牛養殖。經濟上以農業為主,盛產優質大米、香菇、茶葉、筍乾、毛竹、土紙、蜂蜜、優質薯乾片等土特名優產品。1999年鎮財政收入達到30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70元。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據同治版《贛州府志》記載,盤古茶為“元初至乾隆年間皇室貢品”。鎮辦企業盤古茶廠創建於1986年,可生產“盤古”牌高檔名茶十幾個品種。1993年以來,該廠生產的“銀毫”、“毛尖”、“盤古茶”先後被評為贛州地區十大創新名茶和江西省優質名茶。1995年10月,“盤古龍珠”茶以其“色澤翠綠、形緊如珠、茸毫披露、湯色明亮、香高持久”的獨特風格,榮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7年,在北京舉行的“97中國國際茶會”上,該鎮的“盤古龍珠”、“盤古鳳冠”茶雙雙獲得銀獎。盤古山鎮黨委、政府把茶葉生產作為一項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來抓,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發展村辦、戶辦、聯戶辦茶場。通過實施“名牌”戰略,走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茶葉生產得到了空前發展。至1999年底,該鎮茶園總面積達到5000畝,茶葉總產量達4.5萬公斤,總產值300萬元。全鎮農民人均從茶葉生產中得到的收入達160元以上。

景點

盤古山公園公園面積寬廣,為贛南之最,比當年的贛州公園還大,裡面綠樹蒼翠,曲徑風荷,亭台樓廓掩隱其中,動物園、兒童樂園、水上舞廳頗具特色,即使是疏於管理的園裡,仍是休閒的絕佳去處。公園的建設有兩個用處:一是為廣大職工家屬提供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二是利用這個環境抵擋風沙,處理生產污水。
今贛之會昌有盤古山(今于都縣盤古山鎮、靖石鄉境內),本盤固名,其湘鄉有盤古保,而雩都有盤古祠,盤固之謂也。按《地理坤鑒》云:“龍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廟祀。事具徐整《三五曆紀》及《丹壺記》。至唐袁天綱推言之《真源賦》,謂元始應世,萬八千年為一甲子。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陰暗,雲其顯化之所宜,有以也。《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冢、廟”,殆亦神假者。
會昌歷史上是雩都之地,雩都(今江西省于都縣)在歷史上數度屬吳又數度屬楚,其沿革正合“吳楚間”的地域特徵。
據《于都縣志》記載:“春秋,於都地處楚吳邊域。楚若敖二十一年(前770年)屬楚。吳闔(閭)十一年(前504年),屬吳。
戰國,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十月,越王勾踐滅吳,於都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滅越,復歸楚。
秦統一中國,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國為36個郡,於都屬九江郡。
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楚項羽立英布(即黔布)為九江王,於都屬楚。四年,九江郡改為淮南國。五年,漢滅楚,仍為淮南國,於都始屬漢。六年(前201年),穎陰侯灌嬰平定江南,析淮南設豫章郡,郡治南昌。於都始設縣,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縣,治所東溪的南面(今西郊鄉古田),屬豫章郡。……三國是屬吳。”
宋時“贛之會昌”的盤古山就是今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盤古山鎮的盤古山。今江西省于都縣原稱雩都縣(1957年改為于都縣),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立縣治,管轄今於都、寧都、石城、安遠、瑞金、會昌、尋烏七縣 。後七縣先後從雩都管轄的地域析出設立縣治。其中會昌縣在雩都的東部緊鄰,於公元982年從雩都析出。《宋史》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載:“太平興國中(公元982年),析雩都六鄉於九州鎮置”。析出的六鄉就包括了今于都縣的盤古山鎮、靖石鄉、鐵山龍鎮、小溪鄉的一部分以及會昌縣的其他地區。羅苹是《路史》作者羅泌的兒子,羅苹生活在公元1100年左右,是當會昌設縣不久,所以羅苹注《路史》說:“今贛之會昌有盤古山,本盤固名,其湘鄉有盤古保,而雩都有盤古祠,盤固之謂也。” 盤古山在今于都縣的盤古山鎮和靖石鄉境內,該地區982年以前屬於雩都縣,982年——1952年屬於會昌,1952年又從會昌縣靖石區劃回雩都縣,仍稱靖石區。1957年6月從靖石區分設出盤古山鎮。
今盤古山地處現江西省于都縣盤古山鎮、靖石鄉、利村鄉境內,屬於九連山的余脈,盤古山鎮距于都縣城53公里,盤古山主峰屏坑山(原稱龍山)距于都縣城29公里。主峰龍山與龍王山相連,龍山海拔1312米,龍山為于都縣的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210米,富含鎢礦,盤古山東有貢江支流靖石河和濂江,東南有長龍河,龍山上有三森水庫,盤古山西接祁山祿山(海拔1065米)。

經濟發展

2007年,我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57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實現1050萬元,工業總產值1520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39元,比2006年增收107元,增長6.17%。財政收入實現229萬元,較好地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開支。圍繞財政脫困目標,我鎮立足鎮情,發揮優勢,積極增財,嚴控支出,努力做活增財、征管和控支三篇文章。一是積極培植財源。加大了對農業開發的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用於農業產業化建設。重點培育了以茶葉、紅薯乾為主的食品加工業;以毛竹為主的竹木加工業;以礦產品開採加工為主的礦產業;以城鎮化為載體的鄉鎮企業和個私經濟,通過抓好支柱產業建設,財政增收後勁不斷增強。二是努力加強征管。進一步完善了稅收征管網路,加強了對車船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零星稅收的征管,確保稅收及時入庫,超額完成了縣政府下達的車船使用稅任務。三是嚴格控制支出。強化了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全鎮納入財政專戶管理資金達91.7萬元,徵收政府調控基金1.6萬元,從而有效解決了政府資金調控困難的矛盾。同時,我們通過削減、壓縮公用經費開支,最佳化資源配置,多途徑減輕財政壓力,較好地保證了正常開支,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
新農村建設縱深推進。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從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素質入手,在長龍、人和、茶梓村重點抓了5個省扶點和其它村6個縣級點的新農村建設,農村面貌大為改觀。一是產業發展進程加快。圍繞我縣“一主七優”的產業發展規劃,我鎮在“活”字上做文章,把茶葉、毛竹作為主導產業,積極幫助農民做好產業規劃,全鎮共規劃茶葉種植面積2000畝,毛竹林低改7500畝。2007年,全鎮新種植茶葉600畝、毛竹2500畝。按照“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我鎮還組建了茶葉協會和毛竹協會,制定了章程,完善了制度,入會人員達560人。圍繞茶葉、毛竹兩項主導產業和紅薯、香瓜、養蜂等區域特色產業,我鎮以鎮黨校、村培訓學校以及產業基地為主陣地,採取現場講解、流動辦學、外出參觀等培訓形式,分層次、多渠道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18期,培訓農民419人次,農民致富能力明顯增強。二是村鎮規劃得到有效落實。以規劃為龍頭,按照“堅持標準、因地制宜、立足實際、科學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整合自有力量和邀請市、縣專業技術人員,對所有省扶點、縣級點重新規劃完善,並加強了規劃落實,引導村(組)制定了村規民約,聘請了聯絡監督員,加強監管,確保各建設點嚴格按規劃布局。全鎮總體規劃順利通過評審驗收。三是“三清一拆”全部到位,“六改”工作進展順利。我鎮充分發揮理事會的作用,組織動員民眾自行開展“三清一拆”工作。全鎮共清理垃圾60噸、路障138處,拆除空心房135棟15470m2,破舊牛豬欄、廁所260間4949m2。“六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鎮新建欄舍1130m2;改水199戶、1075人;完成通組路16公里、通戶路5140m,特別是段仔村組織民眾自籌資金新修通村路2.2公里;完成改廁182戶;採用新戶型建房64棟,硬化檐階4640m2,農民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觀。
農業生產明顯加強。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我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積極爭資爭項,強化跟蹤服務,農業和農村工作邁上新台階。 一是糧食生產力度加大。中央的糧補政策得到有效落實,糧食播種面積進一步擴大,全鎮共發放糧補資金24.72萬元,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力度進一步加大,各村均配齊配強了科技推廣員和科技示範戶,早稻無盤育秧、拋秧、配方施肥等良種良法得到大力推廣,晚稻播面有增無減,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二是林改工作取得實效。積極做好林改的掃尾和資料歸檔工作,林農的產權進一步明晰,林權證發放基本到位,全鎮共發放2043本,發放率達95%以上。山林糾紛調處力度加大,全年共調處糾紛11起。退耕還林面積穩中有升,面積達2909.8畝。森林防火工作警鐘長鳴,宣傳工作力度加大,長效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三是防汛抗旱力度加大。制定下發了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建立了領導包庫(包堤)責任制,配齊配強了水庫管理員和防汛抗旱信息聯絡員,組建了應急分隊,落實了防汛抗旱物資。全鎮共配備水庫管理員3名,信息聯絡員12名,抗旱搶險應急分隊13支,準備麻袋3500隻,砂石60m3,水泵10台。同時,向上爭取資金10萬元,對茶梓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維修水陂8座,新建3座,解決引水工程10處,確保了我鎮防汛抗旱工作萬無一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