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囿守丘刻石

監囿守丘刻石

這一刻石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對於戰國文字研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中國戰國時期中山國刻石。1937年前後在河北平山南七汲村出土,1975年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徵集。刻石為一天然河光石,長90厘米,寬50厘米,厚40厘米。在其一側的平整處豎刻文字 2行,共 19 字,右行有一合文,銘文為:“監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舊)(將)曼,敢謁後賢者(一說將“曼”字釋作“敗”,釋“其臼將敗”為“其柩將敗”)”。
監囿守丘刻石
監囿守丘刻石
文字清晰,屬戰國三晉書體。刻文大意是:“(為國王)監管捕魚和園林的臣子公乘得、看守陵墓的舊將軍曼,敬告後日的賢人志士”。刻石出土地附近,既有王陵,又有山林和水池,實地情況正與刻石內容相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