盝形龕雕像

盝形龕雕像

亦稱楣拱龕。是石窟寺中模仿中國木結構建築盝形頂的龕形。平面呈矩形,頂部多為平面淺浮雕,楣分數格,格內雕佛、飛天、供養及裝飾性圖案,盝楣下施帳帷。此形龕較早出現於雲岡中期,盛行於北朝,唐以後逐漸消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盝形龕雕像
  • 亦稱:楣拱龕
  • 隸屬:石窟寺
  • 盛行於:北朝
雲岡石窟藏品,基本信息,文物介紹,表現形式,起源,雲岡石窟,數字博物館,

雲岡石窟藏品

基本信息

盝形龕雕像(雲岡石窟)
盝形龕雕像
規格:長2米,寬1.5米,主像高1.2米
位置:中部窟區第5窟西壁第七層
開鑿時間:北魏雲岡石窟二期雕刻(公元470—494)

文物介紹

此圖雕刻的主像是一尊交腳菩薩像端坐在佛龕中,菩薩像上方菱形方格雕刻稱為龕楣,這種佛龕樣式在雲岡石窟中頻繁可見,學名盝形帷幕龕。這種龕形是人們根據中國古時一種精緻小匣的形狀來描述最早出現在雲岡的一種外來造像龕形式。龕內菩薩像頭戴寶冠,身披寬衣大袖式袈裟,體態安詳。在菩薩像腳部兩側各雕一尊跪著的比丘,它們雙手合十,仿佛聆聽佛祖的諄諄教導。龕外兩側還各雕一尊菩薩立像,起陪襯作用,左邊的菩薩像手持蓮蕾,神情若有所思,右邊的梳著高髮髻,手提水瓶,目視前方。這種一菩薩二弟子二脅侍的造像組合形式也是在北魏雲岡石窟中期雕刻中才出現的。

表現形式

盝形龕與圓拱龕一起構成雲岡石窟最常用的基本龕式,它們同時由西方(泛指印度、中亞及我國新疆等地)傳到雲岡而紮根並且不斷發揚光大。這種龕式結構樣式無疑來自於某種建築物,將其運用於佛教造像龕中,也是要表現建築物的內容,但構成盝形龕建築物樣式的畫面不像構成圓拱龕式的建築物那樣具有至高無上的莊嚴性質,似乎更加民間化或社會化。因此,其裝飾的對象除了佛像外,表現最多的是菩薩像,一些佛經故事的畫面也多以這種龕式裝飾。日本佛教石窟寺學者水野清一和長廣敏雄在《雲岡石窟裝飾的意義》中以線描圖列舉了部分出現在犍陀羅時代以來的盝形龕形式(見圖1)。這些樣式很容易就辨別出是某種建築物的演化形式。雲岡石窟從早期到晚期均運用了大量盝形龕形式來裝飾交腳菩薩像或其他佛教造像。

起源

源於印度早期佛教藝術和犍陀羅藝術時代的盝形龕形式是佛教石窟的基本龕式之一,雲岡石窟亦雕刻了大量盝形龕以裝飾佛像、菩薩像以及其他佛經故事內容。這些盝形龕形式不僅體現了藝術的繼承性,更表現了藝術的創新性。通過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表現,我們看到了盝形龕在雲岡石窟的多種式樣。這不僅使雲岡石窟的盝形龕式樣更加豐富,加強了盝形龕式在裝飾意味上的重要作用,而且使盝形龕裝飾佛像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使其成為石窟壁面運用最靈活的造像龕形式之一。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數字博物館

2013年,雲岡石窟與中文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台:雲岡石窟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第3窟、第5窟、第6窟、第19窟、第20窟等窟區,全方位展示了雲岡石窟的眾多珍貴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