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邊喉毛花

皺邊喉毛花

皺邊喉毛花(學名:Comastoma polycladum)為龍膽科喉毛花屬下的一個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莖自基部起多次分枝,枝極多數或較少,常呈帚狀,紫紅色,近四棱形,棱上具短糙毛,稀無毛。基生葉在花時凋謝或存在,具短柄,匙形,連柄長6-11毫米,寬2.5-5毫米,先端圓形,基部漸狹成柄;莖生葉無柄,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至20毫米,寬至5毫米,先端鈍,邊緣常外卷,具紫色皺波狀邊,基部漸狹,中脈在下面明顯。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花5數;花梗紫紅色,近四棱形,斜伸,長至11厘米;花萼綠色,長於冠筒,長6.5-9毫米,深裂,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黑紫色,外卷,皺波狀,稀近平展,背面中脈明顯;花冠藍色,筒狀,直徑3-4毫米,通常裂達中部,稀較淺,裂片狹矩圓形,長5-7毫米,先端鈍圓,喉部具一圈白色副冠,副冠10束,長約2.5毫米,流蘇狀條裂,冠筒基部具10個小腺體;雄蕊著生於冠筒中部,花絲白色,線形,長約3.5毫米,下延於冠筒上成狹翅;子房無柄,披針形,無花柱,柱頭2裂。蒴果狹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2-1.5厘米;種子黃褐色,矩圓形,長0.5-0.7毫米,表面光滑。花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青海、甘肅、內蒙古、山西。生於山坡草地、河灘、山頂潮濕地,海拔100-4500米。模式模本采自青海湖。

本種提示

雖然本種的模式標本采自青海湖,Gentiana Limprichtii Gruning 的模式標本采自山西五台山,但我們仔細地比較了兩地為數較多的標本以及原描述,兩者極為相似。葉及花萼裂片邊緣外卷、皺波狀的特點,使人一望而知,它們應當是同一個種。
H. Smith(1967)曾將本種作為Gentianella dichotona(Pall.)H. Smith的異名。但後者產蘇聯西伯利亞,花4數,而與本種相差甚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