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蒙特之戰

皮埃蒙特之戰

為了徹底打敗歐洲的第一次反法聯盟,完全解除外來的軍事威脅,法國督政府決定,要在1796年展開積極的軍事行動。他們認為,主要的進攻目標是奧地利軍隊,理想的戰場是在德國的南部和西部。為此,法軍統帥部提出了一個釣形突擊的作戰方案,計畫派出兩路大軍,分別由茹爾當將軍和莫羅將軍統率,在萊茵河一線展開,同時向東推進。矛頭指向奧國首都維也納。

基本介紹

  • 名稱:皮埃蒙特之戰
  • 地點:萊茵河一線
  • 時間:1793年
  • 參戰方:反法聯盟
背景,開闢南線戰場,拿破崙走馬上任,強大的對手,法軍調整作戰部署,一個意外事件,蒙特諾特戰役,攻占米里希摩和代戈,爭奪切瓦和蒙多維,撒丁王國退出反法聯盟,簡評,

背景

1793年12月土倫戰役以後,法蘭西共和國所面臨的軍事形勢日益好轉,大獲全勝。1794年6月26日,在比利時的弗勒呂斯,法軍又一次大敗反法聯盟的軍隊。儘管國內並不平靜,在7月27日發生了“熱月政變”,國民公會中的大資產階級與陰謀分子相勾結,奪取了政權,逮捕並殺害了雅各賓派主要領導者羅伯斯庇爾兄弟等革命人物,但是,由革命人民組成的國民革命軍隊,仍然在反對外來干涉有的戰爭中顯示了力量,使反法聯盟的軍隊一再受挫和失敗。1795年,普魯士和西班牙終於退出聯盟,同法國簽訂了巴塞爾條約,接著,荷蘭也與法國締結了海牙條約。到1796年春,年輕共和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勁敵,主要就是實力依舊雄厚的奧地利軍隊了。

開闢南線戰場

正當法國革命軍隊積極準備北線作戰的時候。擔任巴黎衛戍司令的波拿巴將軍,又一次提出了他已多次建議的南線作戰計畫。當時,拿破崙·波拿巴是深受督政府、特別是首席督政官巴拉斯寵信的軍人。幾個月以前,在1795年10月5日(即法國“共和曆”的葡月十三日)的事件中,拿破崙受督政官巴拉斯的委託,在巴黎用大炮鎮壓了企圖推翻國民公會的王黨叛亂分子,徹底粉碎了保王黨人的奪權陰謀,挽救了幾將傾覆的督政府,為巴黎當局立下了頭等大功。正因為如此,巴拉斯保薦他擔任了巴黎的衛戍司令。
拿破崙握有兵權以後,曾多次向督政府提出進軍義大利的建議。可是,忙於政治鬥爭的督政官們,誰也沒有重視過拿破崙的軍事計畫。現在,既然決定主動進擊奧地利,對於拿破崙的建議,也就不能不加以考慮了。
拿破崙認為,為了打敗奧地利,擴大法國革命的影響,應該開闢南線戰場。具體地說,就是首先殲滅奧地利和撒丁王國的聯盟軍隊,奪取富庶的皮埃蒙特和倫巴第地區,爾後,把奧軍逐出整個義大利,將戰場推向蒂羅爾和奧國本土。這樣,既可解除法國東南部所受的威脅,又可避為開奧地利的主力軍團,而從南面迂迴奧國的首都。
鑒於拿破崙的軍事威望和他建議的實際價值,督政府終於同意開闢南線戰場,並且決定,委派拿破崙擔任義大利軍團司令,率軍出境作戰,其任務是要在義大利北部殲滅奧地利和撇丁的聯軍,以此分散奧國的兵力,轉移它對於德國戰場的注意力。如果情況有利,則應配合北線主力從南面奪取維也納。
督政府的這一決定,把拿破崙推上了戰爭的歷史舞台,使他得以如願以償。從此以後,拿破崙獨自統兵作戰,馳騁疆場,連續20年中親自導演了大大小小50多次戰役,在人類戰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業績。

拿破崙走馬上任

任命拿破崙擔任義大利軍團司令,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是因為,拿破崙不僅比較熟悉北義大利的地理情況,而且認真研究過當地的軍事歷史。幾年之前,作為一個普通的低級軍官,他就構想過對北義大利採取軍事行動的問題,因而詳細研究過梅里波斯元帥於1744年至1745年在那裡進行戰役的經驗,特別是認真探討過梅里波斯的參謀長包爾色特將軍擬制的進攻皮埃蒙特的作戰計畫。後來,他擔任義大利軍團的炮兵指揮官,在服役的14個月中,走遍了濱海阿爾卑斯山南段面向法國一邊的幾乎所有隘口,熟悉法國至熱那亞海濱地段的險要道路,並且不止一次地為軍團制定過作戰計畫。這一切條件,對於一個即將在那裡作戰的前線指揮官來說,顯然是十分重要的。
拿破崙對於自己的新任命感到非常高興。他早就雄心勃勃,要為自己大展宏圖一顯身手。由於立功心切,儘管他在1796年3月9日剛同約瑟芬舉行婚禮,在3月11日便告別了新婚的妻子,勿匆離開巴黎,取道馬賽轉赴義大利軍團駐地尼斯。
對於義大利軍團,由於原來的服役經歷,他自以為是比較熟悉的,可是,這次重回部隊,發現情況之糟,竟比他想像的還要壞得多。那裡的供應情況簡直糟糕到了極點。士兵缺乏口糧,沒有肉吃。許多人服裝破爛,甚至沒有靴子。由於物質匱乏,條件惡劣,軍中紀律鬆懈,偷盜成風。對於這位新來的司令官軍官和士兵們並不尊重,更談不到歡迎。他們編造了種種謠言,嘲笑和醜化這位身材不高、貌似柔弱的年輕司令。
面對這種情景,拿破崙決定,先從整頓軍紀入手。他親自為士兵們規定了規章制度,三令五申維護軍中秩序,嚴厲懲處各種違犯紀律的現象,特別是從嚴處治任何土匪行為。到任不久之後,果斷地懲辦了一批企圖譁變鬧事的軍官和士兵。因此,人們很快發現,這位新來的司令,確實是一位令人生畏的鐵腕人物。當時,軍營中流行著這樣一個傳說: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中,矮小的拿破崙仰頭對身材魁梧的奧熱羅說,“將軍,你的個子正高出我一頭,促是,如果你對我無禮,我就會馬上消除這個差別。”也許這隻個過是一個訛傳的笑話,但它卻反映了年輕司令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
拿破崙不僅強調紀律,而且十分注意思想教育,尤其是“用榮譽來進行管理”,千方百計激發士兵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他到處發表講話,號召士兵們繼承革命精神,鼓勵他們用實際行動來保衛共和國,抵禦王黨分子和外國武裝干涉者的入侵。當然,拿破崙也沒有忘記士兵們所面臨的實際困難。作為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他所構想的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就是鼓勵士兵出國作戰去掠奪,去對別的民族和人民進行搶劫。例如,在進軍義大利之前,他毫不掩飾地煽動士兵們說:“士兵們,你們沒有衣穿,吃得也不好,政府欠下你們許多東西,可是它什麼也不能發給你們。你們在這些懸崖峭壁中間顯示出來的勇氣和堅強力量是令人驚嘆的,可是這並沒有給你們帶來任何榮譽,它們的光輝並沒有照到你們身上。我想帶你們到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裡去。富饒的地區和繁華的大都市將受你們支配。你們在那兒將會得到尊敬、榮譽和財富。義大利軍團的士兵們!難道你們的勇敢精神和堅韌力量不夠嗎?”這種露骨的言詞,對於政治上無知的軍隊,必然會起蠱惑作用。當時,拿破崙這種激昂的演說,確實贏得了士兵們的熱烈歡呼。所以,在士兵們的心目中,拿破崙很快便成了一位令人敬佩的統帥。

強大的對手

然而,拿破崙所面臨的敵人,在18世紀末葉,可以認為是十分強大的。 拿破崙要想率領法軍進入“富饒的地區和繁華的大都市,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首先,敵人在地理方面占有巨大的優勢。與法國毗連的皮埃蒙特地區,位於義大利北部的西端。18世紀時,它是屬於撒丁王國的領地。由於三面都被陡峭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所包圍,皮埃蒙特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向來被稱作阿爾卑斯山的“看門人”。法國要想進入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是必經之路,反之,義大利進入法國也是一樣。因此,長期以來,皮埃蒙特一直是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相互角逐的戰場。
對於撒丁王國來說,阿爾卑斯山脈是阻止法國人從西部和南部進入皮埃蒙特的天然屏障。這裡的高山隘口,一年之中有3/4的時間覆蓋著白雪。孟夏雪溶之前,軍隊幾乎無法通行。為了防止法國人越過阿爾卑斯山脈,撒丁人在皮埃蒙特境內的勃魯涅托、蘇薩、弗涅斯特列拉、巴爾、托爾托納、切瓦、凱拉斯科、亞里山大里亞和都靈,都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並且配備了足夠的武器和彈藥。這些要塞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各個山口前面,使那裡的邊界堪稱為不可逾越的天險。
其次,敵人在兵力、武器裝備和後勤供應方面,也都占有明顯的優勢。 當時駐守在皮埃蒙特境內的,既有撒丁王國的軍隊,也有奧地利的遠征軍。他們組成為反法聯軍。從指揮體系來說,聯軍分為兩個軍團,即奧地利軍團和撒丁軍團。但是相互自成獨立系統。
奧地利軍團編有4個步兵師(42個步兵營、44個騎兵近),兵力約45,000人,火炮一百四十門;由博略(亦譯作:博利厄)元帥指揮;主要部署在亞里山大里亞、米里希摩和博凱塔隘道之間的三角地區;司令部設在阿奎。撒丁軍團編有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兵力約25,000人,火炮60門,由奧地利的科利將軍指揮;主要部署在科尼、蒙多維、切瓦和米見希摩一線.同時以部分兵力扼守阿爾卑斯山的主要隘道和皮埃蒙特境內的各個要塞,以防禦法圍的阿爾卑斯山軍團。奧地利軍團與撒丁軍團的結合部位於上博爾米達河谷中的米里希摩附近,這裡駐有奧軍的一個獨立旅,由普羅維拉指揮,主要用於保持奧地利軍團與撒丁軍團在戰役戰術上的聯繫。

法軍調整作戰部署

拿破崙率軍進入皮埃蒙特以前,義大利軍團所處的地位和態勢是非常不利的。它不僅兵員不足,部署也不合理;在表冊上擁有106,000人,但是實際上,能夠參加遠征的只不過30,000人。其中,步兵25,000人,騎兵2,500人,炮兵、工兵及後勤部隊2,500人,編為4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師分別由馬塞納、奧熱羅、拉哈普、塞律里埃、斯田熱爾和基爾默六位將軍指揮。部隊象一條長蛇一樣,分散部署在從薩沃納到尼斯的狹長地帶上,長徑達120公里。這種部署,無論從哪個意義上來說都是十分危險的。它的南面很容易遭到正在地中海游弋的英國艦隊的襲擊,北面面臨著奧—撤聯軍的直接威脅很容易被敵人攔腰切斷。鑒於這種危險的局面,拿破崙認為,無論如何不能再遲疑了,必須當機立斷,提前發起進攻,趁敵人還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冬營里睡大覺時,山其不意地進入北義大利。
發起進攻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越過阿爾卑斯山。從濱海阿爾卑斯山脈與亞平寧山脈交界的卡迪博納山口進入北義大利,這是拿破崙構想已久的計畫。人們歷來認為,卡迪博納山口這個眾所周知的隘道,從軍事上來說,並不會有利於進攻的一方。可是,拿破崙懂得,任何關山險阻,其本身不會自己發揮作用,只要戰爭指導者善於加以利用,就可以化不利條件為有利因素。他構想,從這裡進入北義大利,不僅可以避開敵人設在阿爾卑斯山中各個隘口前的堅固要塞,而且更重要的是,從這裡向北,可以直接指向奧—撤聯軍的薄弱部位,切斷奧地利軍團與撒丁軍團的聯繫,從而使法軍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當然,這個計畫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其本身包含著巨大的困難和危險。但是事實證明,困難和危險的大小,與軍事指揮官指揮能力的強弱是直接關連著的。1796年4月進軍北義大利的法軍,同它的敵人比較,在人數和武器上都處於明顯的劣勢,但是,由於有著拿破崙這位高明的統帥,法軍居然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進軍計畫。拿破崙同時代的著名軍事家約米尼將軍後來在敘述這經段歷史時,曾用讚賞的口吻寫道:拿破崙從自己第一次指揮的最初幾天起,就顯示了驚人的勇敢和不顧個人危險的特點,他率領司令部越過了一條最危險的(但更短的)道路,即阿爾卑斯山沿海山脈的有名“天險”.而且是在遭受沿海巡邏的英國艦艇的不停炮擊越過的。

一個意外事件

根據巴黎政府的命令,法軍的第一個目標應該指向撒丁軍團司令部的所在地切瓦。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早日迫使撒丁人退出戰爭,削弱奧-撒聯軍,藉以改變整個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另一方面可以解除對法軍翼側和交通線的威脅,從而使法軍能夠專心致志地對付它的主要敵人--奧地利軍隊。為此,拿破崙決定:由馬塞納將軍率領一支部隊迅速越過卡迪博納山口,奪占並扼守菜特諾特和代戈,擋住奧地利軍隊。同時,由奧熱羅將軍和塞律里埃將軍各率領一支部隊,分別從西面和南面向切瓦實施向心攻擊;首先集中兵力擊敗切瓦及共附近的撒丁軍隊,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付奧地利人。
可是,這個計畫並沒有付諸實行,因為一個意外事件把整個計畫給打亂了。3月上旬,法國政府由於財政困難而向熱那亞這個小小的商業國提出借款要求,但遭到了拒絕。為了向熱那亞當局施加壓力,3月下旬,巴黎政府命令防守薩沃納東北海岸的切爾沃尼旅抽調一支兵力,向距離熱那亞只有10公里的沃爾泰推進。法軍隨即占領了沃爾泰,這一舉動使奧地利政府大為震驚。他們誤認為法國人要進軍熱那亞,因而急忙敦促博略元帥迅速南下,增援熱那亞。
對於這個意外的事件,拿破崙開始十分惱火,因為這樣一來,不僅打亂了他的全部計畫,而且破壞了熱那亞的中立國地位,使遠征軍喪失了一個重要的補給港口。然而,拿破崙很快發現對熱那亞施加壓力,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它可以調動敵人向東,從而分散敵人的兵力和注意力。這一點,恰恰是拿破崙求之不得的。拿破崙看準了這一時機,於4月6日命令切爾沃尼旅的其餘部分向沃爾泰增援,以吸引敵人向熱那亞前進。對於拿破崙這一企圖,博略元帥毫無察覺。他錯誤地認為法軍下一個目標將指向熱那亞,於是急忙將大本營搬到諾維,匆匆率軍南下。博略元帥把他的軍隊分成3路:右路為撒丁軍隊,由科利將軍指揮,司令部設在切瓦,其任務主要是扼守斯圖拉河和塔納羅河一線,保障奧軍的翼側安全;中路由阿爾熱托指揮,司今部設在薩塞洛,它的任務主要是占領蒙特諾特,封鎖薩沃納以北的亞平寧山諸隘口,防守卡迪博納山口隘道,當法軍向熱那亞推進時,攻擊法軍的左翼,截斷薩沃納的沿海通路和法軍的退路;左路由他親自率領,主要任務是從法軍手裡奪回沃爾泰,阻止法軍向熱那亞前進。
這一部署顯然是失策的。博略元帥雖然在北方戰爭中屢立戰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統帥,但他對南方的山地戰卻是一個地道的門外漢。他忽視了山地戰中絕對不能分散兵力這一古老的原則,將兵力愚蠢地區分為3個互不聯繫的孤立集團,這對聯軍來說,不能不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拿破崙後來在回憶這個戰役時,曾經指出:“乍看起來,敵軍這樣布防似乎很高明,可是弄清楚地形條件以後,就知道博略把自己的兵力分散了,因為中路和左翼之間除山後道路外別無通路。反之,法軍的配置則能夠在幾個小時內迅速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敵軍各個孤立的部分。奧軍中間只要有一部分失敗,就必然使其他部分一同退卻。事實上,拿破崙正是利用了博略的這一錯誤。

蒙特諾特戰役

4月10日,博略元帥率領的左路部隊抵達沃爾泰。當天,奧軍集中了8,000人,從兩個方向對駐紮在那裡的切爾沃尼旅發起攻擊,經過激戰,到次日晚,終於奪回了該城。 敵人的這一行動對法軍十分有利,因為它使奧軍的左翼遠遠地離開了中路部隊。由於科利將軍率領的撒丁軍團當時還在很遠的西面,這樣,就使奧軍的中路部隊陷入了左右無援的孤立境地。對於拿破崙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為了抓住這一有利戰機,拿破崙果斷地決定,放棄先打切瓦的計畫,集中兵力,首先擊敗態勢孤立的中路敵軍。
11日,拿破崙親自趕到尼吉諾山南面的桑托里奧,向馬塞納、拉哈普和奧熱羅三位師長面授機宜。拿破崙的計畫是:由拉哈普將軍率領1個師翻過尼吉諾山從正面攻擊敵人;同時,由馬塞納將軍率領1個師沿蒙特諾特以西的阿塔爾山脊迂迴到敵人的右翼;另外再由奧熱羅將軍帶領1個師向敵人的右後方做更深遠的迂迴,協同馬塞納將軍形成對敵人的包圍。當日夜間,拉哈普師根據拿破崙的命令占領了尼吉諾山附近的出發陣地。馬塞納師和奧熱羅師也分別於拂曉前到達了指定位置。
12日拂曉,戰鬥在蒙特諾待打響了。這一天的場面頗為壯觀。清晨,曉霧還沒有被陽光碟機散,近萬名法軍突然出現在奧軍背後。奧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嚇懵了,他們來不及做認真的抵抗,被迫紛紛逃命,以致很快就崩潰了。阿爾熱托在絕望中命令部隊後撤。僅僅幾個小時,奧軍損失了3,000餘人,其中2,000人成了法軍的俘虜。戰鬥發起時,科利將軍率領的撒丁軍團還在很遠的西面。當時,他們急欲助阿爾熱托一臂之力,但是距離戰場太遠,再加山路崎嶇,增援不便,結果只能聽任盟軍被殲。博略對於蒙特諾特發生的戰鬥,開始一無所知,2天以後,訊息傳到沃爾泰,他才發現自己上了拿破崙的圈套,僅是已經太遲了。
關於奧軍在蒙特諾特的失敗,博略元帥在後來寫信給英國駐奧地利軍團的武官格雷厄姆上校時,曾把責任歸之於阿爾熱托將軍,責怪阿爾熱托在戰鬥中僅僅投入一部分兵力,而不是全力以赴。但是這位元帥顯然忽視了一個事實:如果當初他不是把兵力分散在正面寬達幾十公里的崎嶇山路上,而是相反,集中對付拿破崙,那么,這個災難是可以避免的。對於拿破崙來說,攻占蒙特諾特的意義,並不限於消滅了幾千名奧地利人,更重要的是,他控制了奧—撤聯軍的天然聯結點蒙特諾特,並且開始隔開了他的2個對手——撒丁人和奧地利人。這對於法軍的下一步行動是十分有利的。

攻占米里希摩和代戈

奧軍在蒙特諾特失利以後,開始退守米里希摩和代戈,企圖在那裡固守陣地等待博略元帥和科利將軍的部隊從兩翼向中路靠攏,阻止法軍向都靈方向和米蘭方向發展進攻。為了徹底切斷奧—撒聯軍的一切聯繫,進而擴大他們之間的距離,並為下一步各個擊破敵人創造條件,拿破崙決定:不給敵人以喘息時間,趁兩翼的敵人來不及向中路增援之際,兵分兩路,以最快的速度攻占米里希摩和代戈。於是,命令奧熱羅率領1個師進攻米里希摩;命令馬塞納和拉哈普各率1個師攻占代戈。他自己隨奧熱羅師行進。
4月13日挽曉,奧熱羅率領3個步兵旅,共9,000人向西進攻米里希摩。戰鬥進行得十分順利,在很短的時間裡,便將敵人逐出了米里希摩峽谷。接著,在科薩里亞高地附近,又包圍了奧軍普羅維拉旅近2,000人。普羅維拉在絕望中多次企圖突圍,但由於力量過於懸殊,最後被迫龜縮在科薩里亞的一座古堡里,堅守不出,等待右翼的科利將軍為他解圍。13日白天,奧熱羅率領法國士兵多次對古堡發起攻擊,但由於奧軍憑藉古堡負隅頑抗,法軍雖然付出很大的代價,卻沒有取得任何戰果。14日,法軍擊潰了科利的增援部隊,隨後再向古堡守敵發起猛攻,奧軍彈藥、糧食和飲水消耗殆盡,最後被迫繳械投降。
進攻代戈的戰鬥是14日開始的。代戈位於米里希摩東北,位置十分重要。法軍一旦攻伐戈,就意味著切斷了奧、撒主力之間的最後聯繫。從敵方來說,代戈如果失守,則彼此之間的聯繫就只有通過後方若干公里以外的崎嶇山路才能建立。因此,敵人決心守住代戈。但兵力分散是奧軍在歷次作戰中的一個致命弱點。戰鬥開始之前,代戈的守軍一共只有7個營和18門炮,同法軍相比處於絕對劣勢。14日下午2時,馬塞納師和拉哈普師共20,000人,從敵人的正面和後方同時發起了進攻。在法軍強大的攻勢下,奧軍支持不住,被迫放棄陣地,狼狽潰退。法軍乘勝追擊,——舉攻占了代戈村。
在13日和14日的兩天戰鬥中,法軍一共繳獲了30門火炮、60箱彈藥和十五面軍旗,同時還俘虜了敵軍6,000多人,其中包括2名將軍和24名高級軍官。
不過,代戈的戰鬥並沒有最後結束。15日凌晨3時,由伍克索維奇上校率領的1個奧軍師,突然出現在代戈東面。這支部隊是從沃爾泰開來增援代戈守軍的,由於夜間行軍,在山區迷了路,沒有趕上14日的戰鬥。當他們發現代戈只有少數法軍,而且沒有戒備時,便突然發起進攻。夜暗中,法軍誤認為碰上了奧軍主力,驚慌失措,混亂不堪,沒有多久,便被趕出了代戈襯。代戈失守時,拿破崙正在卡爾卡勒。他得知這一訊息底立即帶領準備向切瓦進攻的拉哈普師和另1個旅連夜趕往代戈。在拿破崙的指揮下,法軍對孤立無援而又立足未穩的奧軍發起猛攻,經過2個小時的激戰,全殲了奧軍伍克索維奇師,重新奪回了代戈。
在這次戰鬥中,拿破崙的助手拉紐斯表現得異常勇敢。在戰鬥的關鍵時刻,他親自率領2個營的輕裝步兵,沿代戈高地左側的斜坡爬上去。為了阻止法軍這一行動,扼守高地的敵人向他們不斷進行反擊,法軍兩次進攻均被打退。在第3次進攻中,拉紐斯用劍尖挑著帽子,冒著炮火沖在前面,他的表率行動激勵著法軍士兵,他們個個奮勇前進,終於占領了這個高地。戰鬥結束後,拉紐斯被拿破崙破格提升為旅長。
法軍在連續3天的戰鬥中,先克蒙特諾特,再克米里希摩爾後又兩次攻占代戈,4戰4勝,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略上的不利態勢,使整個戰場上的兵力對比開始朝著有利於法軍的方向轉化。與此相反,聯軍則由於兵力分散,指揮失當,一再遭到慘敗最後不得不放棄進攻,倉促退守阿奎和切瓦。4月16日,博略元帥在寫結奧國皇帝的一封信中被迫承認:奧軍目前的處境“極為惡劣”,現在奧軍除了努力收集殘餘兵力“以維護本軍團的安全和確保倫巴第的防禦”之外,已經沒有進攻的能力。他甚至懷疑奧軍依靠現有兵力打下去“還有什麼希望”。

爭奪切瓦和蒙多維

代戈被法軍占領以後,奧軍與撒丁軍隊的聯繫被徹底切斷了。他們被分割成兩個互不聯繫的孤立集團,無法並肩作戰,不能攜起手來共同對付拿破崙。對於法軍來說,來自奧軍的威脅暫時不存在了。現在,拿破崙可以專心致志地在一條戰線上作戰,著手完成進入皮埃蒙特之初規定的主要目標:擊敗撒丁尼亞人,迫使撒丁王國退出反對法蘭西的戰爭。因此,他在占領代戈以後,立即揮師指向切瓦。
切瓦位於塔納羅河的上游,是從南部山區通往皮埃蒙特平原的重要門戶。代戈失守以後,科利將軍預感到,法軍下一個目標將不可避免地指向切瓦,於是,慌忙調集兵力,加強切瓦方向的防禦。當時,撤軍在這一地區共有15,000人。其中:8,000人駐紮在切瓦,由科利將軍直接指揮。4,000人部署在切瓦北側的佩達吉爾,從北面掩護切瓦;其餘3,000人充當預備隊,配置在切瓦西面的蒙多維。
4月16日,拿破崙指揮法軍分3路抵近切瓦:中路由奧熱羅將軍指揮其任務是從正面攻占切瓦和佩達吉爾;左路由塞魯烈將軍指揮,其任務是經蒙待巴茲里科向北,包圍敵人的右翼;右路由馬塞納將軍指揮,其任務是從敵人的左翼迂迴到敵人背後。但是,拿破崙這一次未能如願。科利將軍察覺了法軍的企圖,為了避免被包圍,於17日晚,命令撒軍放棄了切瓦。撤軍趁夜暗退往聖米凱里與萊塞尼奧之間的科薩利亞河岸,占領堅固陣地。
法軍占領切瓦後,立即尾迫撤軍西進,於行進間對扼守堅團陣地的撤軍發起強攻。由於地形生疏,進攻準備過於倉促,再加上塔納羅河泛濫,奧熱羅和馬塞納都沒有能按時前出到敵人側後,法軍從正面進行的多次衝擊都被敵人擊退了。一連幾天,法軍傷亡嚴重,在敵人陣地前面丟下了大量屍體。4月20日,形勢變得更加嚴重了,偵察情報說明,駐守在阿奎及其以北的奧軍,正在向切瓦方向移動。這樣一來,法軍很可能又要進行兩線作戰。對法軍來說,這顯然是不利的。21日,拿破崙在列振紐召開軍事會議,指出了法軍面臨的危險。會議一致認為:不管士兵如何疲勞,法軍必須毫不遲疑地再次發起進攻,否則,有可能前功盡棄。
可是,正當法軍面臨險境的時候,又忽然出現了一個意外事件。22日,法軍剛要開始向撒軍進攻,撒軍卻列好隊伍,自動撤出了陣地,並匆匆地向蒙多維退卻了。原來,科利打算避開法軍打擊的鋒芒,將撒軍轉移到蒙多維東面一個更有利的陣地上去。他想依託這個新陣地抗擊法軍,爭取時間,等待博略元帥率奧軍前來增援。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愚蠢的決定。科利後來曾因此而追悔萬分,但是已經無濟於事。正是這個決定,不僅使拿破崙輕而易舉地占領了幾天來使法軍付出巨大代價的堅固陣地,而且使撒軍在退卻中遭到法軍優勢兵力的包圍。在法軍強有力的打擊下,撤軍無暇鞏固陣地,最後終於撤出了蒙多推,向都靈方向潰退。在這次戰鬥中,撤軍共損失了3,000人,8門火炮和10面軍旗,還有1,500被法軍俘虜,其中有3名將軍。
攻占蒙多維是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它在軍事上和心理上都給了撒軍以沉重打擊。拿破崙占領蒙多維後,乘勝揮師北上,繼續發展進逼都靈的有利態勢。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都靈王室被迫宣布退出戰爭,派代表到都靈南面的凱拉斯科城,同拿破崙進行單獨媾和談判。
法軍在皮埃蒙特作戰中的一連串勝利,是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取得的。對於遠離祖國的法軍士兵來說,這些勝利當然有著巨大的鼓舞作用。為了表彰義大利軍團的卓越貢獻,法國政府在6天之內先後作出5次決定,嘉獎在北義大利戰場浴血奮戰的法國官兵。拿破崙本人更是利用這些勝利進行著有力的動員工作。他在凱拉斯科城裡向歡呼的士兵們發表了精彩的演說,其中有幾段是這樣說的:“士兵們!你們在10幾天裡已經贏得了6次勝利,繳獲了21面軍旗和55門火炮攻克了幾座要塞,並且征服了皮埃蒙特最富庶的地方。你們捉住了15,000名俘虜,你們斃傷了10,000多敵人。
“無論是吃的還是穿的,你們幾乎什麼都沒有,但在你們面前卻沒有任何克服不了的困難。你們沒有大炮卻專打勝仗,你們沒有橋樑卻能渡河,你們沒有靴子卻能急行軍。你們在宿營時不僅沒有白蘭地,有時甚至連麵包也沒有。世界上只有共和國的軍隊,只有自由的戰士才能忍受你們所經歷的艱難困苦。
“但是,士兵們!同更偉大的事業相比,這還僅僅是個開始。你們還沒有征服米蘭,還沒有征服都靈。祖國期望你們繼續贏得榮譽,祖國相信你們不會辜負它的重託。在你們面前,還有許多戰鬥等著你們去參加,還有許多城市等著你們去征服,還有許多河流等著你們去跨過。我深信,你們憑著對祖國的耿耿忠心,一定會發揚法蘭西的光榮,一定會迫使敵人同我們簽定光榮的和約。在不遠的將來,當你們凱旋而歸,返回家園時,你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我曾經參加過征服義大利的戰爭。”
拿破崙就是這樣激勵法國士兵的,他鼓舞著那些疲憊不堪的官兵為徹底征服義大利而繼續戰鬥。

撒丁王國退出反法聯盟

4月28日,撒丁國王的代表拉土爾將軍和拉斯·科斯提上校,在凱拉斯科同拿破崙舉行正式談判。會場的氣氛十分緊張。由於拿破崙提出的條件非常苛刻,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這些條件是:撒丁必須退出反法聯盟,並派全權代表去巴黎締結和約;撒軍必須交出科尼、切瓦和托爾托納3個要塞,在托爾托納移交法軍之前,暫時交出亞歷山大里亞,法軍將控制目前所占領的一切地方,法軍可以在皮埃蒙特境內自由通行,並有權在瓦倫察渡過波河;地方警察必須解除武裝;正規軍要分駐各地作為警備隊,無論如何不得引起法軍不安。拿破崙在這次談判中充分發揮了他的外交才幹,他以勝利者的身份傲視對方,不斷進行威脅、施加壓力,終於迫使國王代表接受了全部條件。當天中午,在國王官庭K官薩耳馬托里斯的家裡正式簽署了停戰協定。
法蘭西共和國同撒丁王國的最後和約,是簽署停戰協定2個星期以後在巴黎簽定的。根據這個和約,撒丁將科尼和亞歷山大里亞兩座要塞交給法國的義大利軍團駐防,並且拆除蘇薩、勃魯涅托、厄克集耳等要塞;向法軍開放阿爾卑斯山所有山口;除法軍以外,以後不許任何其他軍隊通過撒丁王國的領土;撒丁不能向任何國家結成任何形式的聯盟;將尼斯領地和整個薩伏依省割讓給法國,同時根據法國的要求修改撒丁與法國的邊界;對於駐紮在撒丁領土上的法軍,撒丁王國有義務提供它所需要的一切物資。

簡評

1796年4月在皮埃蒙特取得的勝利,對於拿破崙來說,是他征服義大利的第一個重大成果。在這些戰役中,拿破崙基於敵強我弱的客觀形勢,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成功地擊敗了在兵力上居於優勢地位的奧—撒聯軍,創造了資產階級軍事史上以寡擊眾、以弱勝強的卓越範例。實踐表明: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產生的新的作戰方法,較之歐洲封建軍隊國循今舊的作戰方法,有著無可爭辯的優勢。皮埃蒙特之戰,正是拿破崙運用這種新的作戰方法的成功嘗試。
皮埃蒙持的作戰證明,拿破崙具有指揮戰役軍團和駕馭一場戰爭的足夠才能。他對敵情的正確判斷,對主要突擊方向的選擇,親臨前線的作戰指揮,對於勝利的取得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如果說,在土倫戰役時,他只不過是一個出類拔萃的炮兵指揮官,那么,在皮埃蒙特的作戰中,他就不僅是一個出色的炮兵專家,而且是一個傑出的統帥了。他不僅善於將戰役的各個階段巧妙地銜接在一起,而且善於按戰略與政治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使它們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贏得整個戰爭發揮著實際的作用。所有這些,對於一個年僅27歲的年輕統帥來說,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法軍在皮埃蒙特作戰的勝利,使整個北義大利戰場的形勢有了很大改變。被稱為北義大利天然屏障的阿爾卑斯山已經失去屏障作用了,對法國南部邊界經常構成威脅的一個強國已經消失了,為了對付法國而拼湊起來的一支強大聯軍終於瓦解了。現在,拿破崙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剩下的奧地利軍隊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