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竹刻

皖南竹刻

皖南竹刻是一種傳統美術,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皖南竹刻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傳統美術
  • 非遺批次:第一批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竹簡雕刻,是在竹片製品上雕刻人物、動植物、圖案、文字的一種傳統藝術,主要在江南地區流行。清代同治年間,一批浙江人移民廣德,將竹簡雕刻帶到了廣德,在廣德已有150餘年的傳承歷史,目前廣德有一大批從事竹簡雕刻工作的藝人。

工藝特徵

皖南竹簡雕刻主要是採用的是"留青雕刻"與"底紋雕刻"技法。"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紋;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稱之為"留青竹刻"。竹青選用深山冬竹,經防霉防蛀工藝處理,成品表面光潤。竹筠潔如玉,竹肌有絲紋,竹筠色淺,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雕刻,充分利用這種質地和色澤變化差異,採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層次,形成色彩從深到淺,自然退暈效果。明晦濃淡,因景而施。"底紋雕刻技法"是皖南竹簡雕刻技藝的另一特點,作品主圖案留青、一層底圖案不留青、二層底圖案露肌紋、三層底圖肌紋較深,從而形成立體圖案,圖案的色澤由深到淺的自然過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