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苦楝

白骨苦楝

本品為苦木科鴉膽子屬鴉膽子。本品生於山坡、村邊、路旁灌木叢或草叢中。秋季采果,根全年可采。分布於我國南部各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鴉膽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芸香目
  • 亞目:芸香亞目
  • :苦木科
  • :鴉膽子屬
  • :鴉膽子
  • 分布區域:產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亞洲、大洋洲。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別名,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柄和花序均被黃色柔毛。葉長20-40厘米,有小葉3-15;小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0(-13)厘米,寬2.5-5(-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通常略偏斜,邊緣有粗齒,兩面均被柔毛,背面較密;小葉柄短,長4-8毫米。花組成圓錐花序,雄花序長15-25(-40)厘米,雌花序長約為雄花序的一半;花細小,暗紫色,直徑1.5-2毫米;雄花的花梗細弱,長約3毫米,萼片被微柔毛,長0.5-1毫米,寬0.3-0.5毫米;花瓣有稀疏的微柔毛或近於無毛,長1-2毫米,寬0.5-1毫米;花絲鑽狀,長0.6毫米,花葯長0.4毫米;雌花的花梗長約2.5毫米,萼片與花瓣與雄花同,雄蕊退化或僅有痕跡。核果1-4,分離,長卵形,長6-8毫米,直徑4-6毫米,成熟時灰黑色,乾後有不規則多角形網紋,外殼硬骨質而脆,種仁黃白色,卵形,有薄膜,含油豐富,味極苦。花期夏季,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在海拔950-1 000米的曠野或山麓灌叢中或疏林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亞洲東南部至大洋洲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典:【壯藥】果實有毒,用於阿米巴痢疾《桂藥編》。【傣藥】皮反龍:治貧血,皮膚瘙癢《傣醫藥》。苦參子:果實用於久瀉,痢疾,雞眼;葉用於脾腫大,濕疹,毒蟲咬傷《滇省志》。麂子腸,皮反龍:根、葉用於貧血,皮膚瘙癢《傣藥錄》。【阿昌藥】特哪夾烏,岩節:果實用於阿米巴痢疾,疣雞眼《德宏藥錄》。【德昂藥】桑畢: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藥錄》。【景頗藥】Woqmyoqzhishi: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藥錄》。【蒙藥】黑潤-蘇斯力格-烏日:果實用於阿米巴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蒙藥》。【維藥】鴉膽子:果實用於久瀉,菌痢和阿米巴痢疾,疔瘡癤腫,贅疣,雞眼和腸道寄生蟲《維藥志》。【基諾藥】生鼠柯:果實治瘧疾;種仁外治雞眼,肉疣《基諾藥》。
性味:本品苦、寒。
功效:殺蟲、止痢、止瘧。
主治:阿米巴痢疾、瘧疾;外用除疣、雞眼等。
單方驗方:
1、治阿米巴痢疾:白骨苦楝果仁,每次10-15粒(分裝膠囊或用元肉包裹),每日3次,連服7-10天。
2、治瘧疾:白骨苦楝果仁用量服法同上。或用根12克,水煎服。
3、治早期血吸蟲病:白骨苦楝果仁用量服法同上,連服2個療程。
4、治耳息肉:白骨苦楝果仁適量,研碎,直接敷息肉上。
5、治疥瘡、痔瘡、毒蛇咬傷:用白骨苦楝果仁油外塗患處,每日2次,連塗3-5天。
6、治疣贅:白骨苦楝果仁適量,搗爛敷患處,外用膠布固定。
本品內服常用量生根10-15克,果仁8-10粒,外用適量。白骨苦楝果仁內服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反應。

別名

白骨苦楝(潮安、汕頭)、苦參、苦參子、老鴉膽(南澳)、老鴉膽、苦霜子、苦參子(湛江)、老鴉膽(海南)、鴉膽子(通稱)、羊屎豆(廈門、同安)、羊屎蘭(福建)。
鴉膽子(本草拾遺)鴉蛋子(植物名實圖考),苦參子(本草綱目),老鴉膽(海南)
白骨苦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