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蹄蓮

白馬蹄蓮

白馬蹄蓮(學名:Zantedeschia albomaculata (Hook.f.) Baill.):天南星科,馬蹄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塊莖。葉柄長可達100cm,葉片長戟形,稍下垂,二面綠色,佛焰苞長10cm,白色,有時綠色,管部比檐斜漏斗狀,內面基部深紫色;肉穗花序:漿果扁球形,綠色,果期8月(昆明)。

原產非洲南部。昆明有栽培。喜溫暖濕潤環境,栽培宜用肥沃疏鬆的腐殖土, 要求光照充足。

該種是優良的切花材料。廣泛套用在花籃,婚禮花束中。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分株,子球,組培,播種,栽培技術,土壤,移栽,水分,營養,溫度,光照,剝老葉,通風,主要價值,切花要點,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塊莖。葉柄長45~100㎝,粗1~2㎝,葉片長20~40㎝,寬7.5~10㎝,稍下垂,二面綠色,具白色斑塊,長戟形,稀心狀箭形,先端驟狹銳尖,側脈細弱,極多數,表面略下凹,背面稍隆起。佛焰苞長10㎝,白色,有時綠色,管部比檐部短1/2,斜漏斗狀,內面基部深紫色;檐部先端漸狹為錐形尖頭。肉穗花序:雌花序長1.5~2㎝,粗4~5㎜,雄花序與雌花序近等長,但稍細。子房4~5室,柱頭無柄,盤狀。漿果扁球形,綠色,直徑1.3㎝,每室有種子1~2枚。果期8月(昆明)。
白馬蹄蓮

地理分布

原產非洲南部,昆明有栽培。供觀賞。

生長習性

馬蹄蓮既怕寒冷,又畏炎熱和高溫,高溫季節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部分根莖進入休眠,馬蹄蓮多數冬季低溫期休眠。若溫度適宜,馬蹄蓮可周年開花,但以休眠後再種植的種球開花繁茂。北方溫室栽培花期在11月至翌年5月。切花耐水養,觀賞期冬天15~20天,夏季7~10天。

繁殖方法

分株

主花期過後或休眠期過後,將叢生的健壯母株的塊莖挖出,根據原塊莖大小及芽點多少,把一叢切分成2~3叢(每叢要帶2~3個芽點),另行栽種,正常管理,3個月即可開花。

子球

把休眠期塊莖挖出,正常分株後,還可切下一些較小的塊莖。這些小塊莖要露地栽培1~2年才能做開花球。秋季封凍前,整地做床,用普通園土栽培子球,子球生長慢,如改用培養基質,則大部分子球當年即可形成開花球。培養基質用珍珠岩(或粗沙)、腐殖土和泥炭各1份。此外,種植子球時,每100㎡培養床要施入磷酸二銨10㎏,硫酸亞鐵1㎏。高床或低床均可。早春,土壤解凍後,儘早栽培種球。1㎝以上子球栽植密度為10㎝×10㎝,深度為5㎝,小於1㎝子球可撒播,密度在5㎝×5㎝左右即可,覆土深度2~3㎝。栽培後要及時灌水,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時要追施化肥,每10~15d一次,應按氮、磷、鉀1:1:1的完全肥料配成0.5%的水溶液。子球亦有高溫休眠習性,休眠期要減少甚至停止水肥供應。也可採用遮光率為30%~50%的遮陽網降溫,或用松針和闊葉樹落葉等覆蓋物降低土溫,保證較長的生長季,有利於子球長大。生長期如有花莖出現,應及早除掉,使養分集中,供塊莖生長。至秋季或盛夏高熱季,地上部分乾枯時,起球分級貯藏。
白馬蹄蓮白馬蹄蓮

組培

馬蹄蓮組培繁殖套用的外植體為嫩葉及帶芽點塊莖。培養條件:光照度1000~1500lx,光照時間為12~16h,溫度15~25℃。誘導培養基:MS+BA1㎎/L+NAA0.1㎎/L繼代培養基:MS+BA5~10㎎/L+NAA0.2~0.5㎎/L生根培養基:1/2MS+IBA1~2㎎/L當組培苗根系長到1~2㎝時,打開瓶口煉苗2~3d後上盆,基質用充分消毒過的珍珠岩和草炭土1:1混合物。然後將盆放在塑膠棚下保濕(相對濕度90%~100%)、保溫(溫度20℃左右)7d後去覆蓋物,正常養護,1年左右,小苗可開花。
白馬蹄蓮

播種

馬蹄蓮可播種繁殖,但因自然結實率較低,種子不易採到,如播種繁殖,可選留健壯母株,人工輔助授粉,種子成熟後即可採收。采後即播,發芽適溫20℃左右,4周左右幼芽出土,2~3片真葉時移植。在優良的栽培管理條件下,二年能養成開花球。

栽培技術

土壤

深翻:栽培床準備分4個步驟,即深翻土地,消毒,做床和施基肥。首先將土壤深翻20~30㎝。
消毒:將深翻後的土壤在烈日下暴曬幾日,或可用蒸汽、氯化苦、溴甲烷、五氯硝基苯等消毒。栽培床一般採為高床,床寬80㎝,步道40㎝,或者床寬40㎝,步道40㎝。高出地面10㎝,高出步道20㎝左右。基肥用量一般為每667㎡溫室施膨化雞糞400㎏,磷酸二桉50㎏;或消毒過的腐熟農家肥2000~3000㎏,磷酸二銨50㎏。

移栽

種植時間:一般品種在8月末種植,11月份至5月份為產花期。馬蹄蓮也可在3月份種植,6月至8月為產花期。如溫室條件較好,可春秋種植,四季產花。但四季產花的也要讓植株在冬季或盛夏有個挺葉休眠期,以便植株得到營養補充和休整,保證較高的產花量。
白馬蹄蓮
種植密度:以4㎝一個芽眼的種球為例,寬80㎝的床可種植4行,行距20㎝,株距12~20㎝;寬40㎝的床種植2行,株距10㎝。前者每㎡種植約25~40株;後者每㎡種植約50株。每667㎡溫室約種1.7萬~1.7萬株。如果是多芽的種球或大於4㎝的種球,要適當疏植。不能種植過密,否則通風透光不良,易生病蟲,產花量也下降。
栽培深度:冬季覆土約5㎝,夏季覆土深度要在8㎝左右。
激素處理:種球種植前如用赤黴素GA3,GA4,GA7或細胞分裂素Ba處理,則有利於花芽分化,促產量,同時也能使種球發育的更好。赤黴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為500~100㎎/L,浸種球10~30min,撈出陰乾。

水分

馬蹄蓮喜濕,在旺盛生長季節,要經常澆水,使土壤經常濕潤。生長環境中的空氣濕度也要高,因此,四周地面也要經常噴水。但若用噴灌,則噴濕葉面即可,以防水分在葉鞘中積存,引起腐爛。盛花期過後,要減少水分,以促進其休眠。

營養

生長初期,追肥量要少,如土壤肥沃,可不追肥,但進入花期,要追肥,可將無機化肥和有機肥交替施入。無機化肥採用氮、磷、鉀1:1:1的比例混合,配成0.5%~1%的水溶液,隨水澆灌,每15d一次,每667㎡溫室一次追入10~15㎏,澆灌後馬上用清水沖洗葉面和葉基部,以免肥水流入葉鞘引起“燒苗”。有機肥可用腐熟豬糞、雞糞等,每株下面距根頸5㎝處挖坑施入,每株50g左右,整個生長季可追施有機肥2~3次。盛花期過後停止追肥,促進休眠。

溫度

四季如春的溫度(12~25℃)可使馬蹄蓮周年開花,在北方冬季生產需加溫,南方夏季生產需降溫。

光照

夏季陽光過於強烈時,要適當遮陽,一般可採用遮陽率30%~50%的遮陽網;秋冬季需要較充足的陽光,不必遮光。北方冬季栽培,如能額外補光,生長開花更佳,下午放下草簾後連續光照3~5h效果好。

剝老葉

在生長開花旺盛期,如葉片過於繁茂擁擠透,要及時剝去外部已抽過花莖的老葉片,從基部剪除,目的是避免葉片過多影響光和通風,促進花莖生長,提高產量。如老葉不多,但新葉過於旺盛,內部通風差,花莖少,還可以進行拉葉處理,將葉片輕輕壓向四周,使株叢開展,這樣再結合合理的水肥措施,可提高產花量。
白馬蹄蓮

通風

整個溫室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措施,如日光溫室春秋季可採用前底腳或後窗通風,冬季可採用溫室頂部通風,而夏季則需要更強的對流通風措施,否則病害嚴重,開花不良。

主要價值

馬蹄蓮莖桿修長柔軟、花型奇特,是著名的切花品種。在製作花藝作品時,採用不同的方法製作產品。

切花要點

綑紮成束:花梗修長是馬蹄蓮最適宜用來製作花束。在製作中儘量使花朵排布的顧盼有致、輕鬆自然,扎口不宜過緊以免勒傷花梗。將綑紮處裝飾後不妨露出參差不齊的基部,使花束看上去更加自然。如插入花瓶之前,一定要將基部剪齊,有利花材吸水保鮮。
白馬蹄蓮
劍山固定:馬蹄蓮的莖桿比較粗壯,可材用傳統的劍山(花插)來固定花材。可以同時將4枝馬蹄蓮並列,用鉛絲在莖桿上平行穿兩道刺,將其連線成一個漂亮的弧面,成為作品的觀賞焦點,這樣不僅傳統構圖增添了新意,同時也擴大了馬蹄蓮莖桿的截面面積,固定在劍山上更加穩定,避免了單支馬蹄蓮在花徑過長時由於頭重腳輕,花梗內部疏鬆而固定不牢容易倒伏的現象。
巧用花序:當馬蹄蓮開始凋謝時,剝去萎靡的苞片,黃色的肉穗花序亦是很好的構圖材料。將花梗剪短後,花序就很容易插入花泥中,為了使得圓柱形花序顯得更奇特美麗,用葉材或花材把花梗完全遮擋住。

植物文化

清雅美麗,它的花語是"忠貞不渝,永結同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