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鎮(湖南省湘陰縣白馬寺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馬寺鎮位於臨江河畔,南與關公潭鄉毗鄰,東與鳳南鄉隔江相望,西接南湖洲鎮,北連洞庭圍鎮柳潭鄉,東距縣城20.8公里。1700多年前此地名金雞港,1600年前名白馬潭。境內有一廟宇名為白馬廟。杜甫游洞庭經此,曾作《白馬寺》詩;又據《楚南水道考》載,昔時屈原流放,曾騎白驥於此渡江,後人立寺,名白馬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馬寺鎮
  • 地點:臨江河畔
  • 原名:白馬潭
  • 人口:15200人
簡介,行政區劃,資源,

簡介

白馬寺鎮位於臨江河畔,南與關公潭鄉毗鄰,東與鳳南鄉隔江相望,西接南湖洲鎮,北連洞庭圍鎮柳潭鄉,東距縣城20.8公里。1700多年前此地名金雞港,1600年前名白馬潭。境內有一廟宇名為白馬廟。杜甫游洞庭經此,曾作《白馬寺》詩;又據《楚南水道考》載,昔時屈原流放,曾騎白驥於此渡江,後人立寺,名白馬寺
白馬寺鎮建國前屬沅江縣新成鄉及湘陰縣白馬鄉,1949年即為河西辦事處所轄鄉級鎮,1956年為白臨鄉屬鎮,公社化時屬洞庭圍人民公社,1961年以後復為區屬鎮,今鎮域為姑嫂樹公社,文革中改“紅衛公社,1984年改為鄉,隨後建為鄉級鎮,1995年姑嫂樹鄉與白馬寺集鎮合併,更名為白馬寺鎮,為縣屬建鎮。

行政區劃

白馬寺鎮域有人口15200人,集雨面積27.5平方公里,轄有9個行政村,1個街道委員會,112個村民小組。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9721萬元,財政收入327萬元,各類稅收總額115萬元。本鎮以農業為主導產業,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近年實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其它經濟作物面積增加,歐美楊種植面積3000多畝,“芡實子種植300多畝。飼養以豬、羊養殖為主。水產業以特種水產養殖、經濟作物養殖並重。主要養殖有湘雲鯽湘雲鯉、才魚、青魚、珍珠。外出勞務收入在本鎮經濟結構比重逐年上升。

資源

鎮區白馬寺歷來為全鎮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舊時為漁民灣船曬網、停舶修船的沙洲,後有魚、米交易集市出現。早期居民多來自江西之傅、柳,浙江之洪、戴諸姓人氏。明代即有“白馬市。鎮上建有萬壽宮、洞庭廟等。建國初為今縣域僅有的區屬鎮。至1980年,已有建成區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47人,號稱湘陰第二大鎮。現白馬寺鎮區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長約1公里,集鎮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規劃區包括白馬街道委員會、鎮郊村、落塘村。目前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集鎮常住人口4000多人,基本上都從事非農產業。集鎮以工商企業為主導企業,有砂石公司、預製場、水泥電桿廠、家俱廠,淨產值都在10萬元以上,其中,白馬建築公司每年產值在100萬元以上,有其它各類門店100多家,主要有商業、服務業。
湖南省湘陰縣白馬寺鎮
境內交通便利,有車船直達湘陰、長沙、益陽。集鎮共有街道3條:白馬街、白馬新街、廟前街等;街道寬度為24米,總長度達4公里。境內市政設施齊全,有11萬伏電站、郵政、郵電局、有線電台等,實現了水通、電通、路通、信息通。集鎮內有學校1所、書店4個、衛生室5家,歌舞廳2個,民眾生活安居樂業。每年端午節,民眾有龍舟競賽的風俗,以紀念偉人,豐富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