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頸鴉

白頸鴉

白頸鴉(學名:Corvus pectoralis):除頸背和胸有一白圈外,其餘體羽全黑。 成鳥的後頭、的上部延伸至上胸白色,這些白羽基部灰色,羽軸亦灰色;其他體羽黑色;喉羽披針狀;頭和喉閃淡紫藍光澤;初級飛羽外翈閃淡綠光澤。雌雄同色。幼鳥羽色與成鳥相似,但白色部分不著,而顯土黃或淺褐色;黑色部分暗純,且無紫綠色閃光。 虹膜褐色;嘴、跗蹠、趾、爪均黑色。

棲息於平原、耕地、河灘、城鎮及村莊。有時與大嘴烏鴉混群。以種子、昆蟲、垃圾、腐肉等為食。常單獨或成隊活動,很少集群。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太平洋諸島嶼。中國在華東、華中及東南各地為留鳥。數量較少。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白頸鴉體形比達烏里寒鴉大,除頸背和胸有一白圈外,其餘體羽全黑。 成鳥的後頭、翕的上部延伸至上胸白色,這些白羽基部灰色,羽軸亦灰色;其他體羽黑色;喉羽披針狀;頭和喉閃淡紫藍光澤;初級飛羽外翈閃淡綠光澤。雌雄同色。幼鳥羽色與成鳥相似,但白色部分不著,而顯土黃或淺褐色;黑色部分暗純,且無紫綠色閃光。 虹膜褐色;嘴、跗蹠、趾、爪均黑色。
白頸鴉(圖2)白頸鴉(圖2)
大小量度:體重♂385-700g,♀435-535g;體長♂450-535mm,♀440-497mm;嘴峰♂47-59mm,♀49-54mm;翅♂314-350mm,♀299-334mm;尾♂177-222mm,♀175-199mm;跗蹠♂52-66mm,♀55-6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白頸鴉很少集群。常見於平原、丘陵和低山,也見於海拔2500米左右的山地。多棲於開闊的農田、河灘和河灣等處,在地上,特別在新耕和施肥地上,緩步覓食。

生活習性

白頸鴉清晨飛到田野覓食,晚上很晚才飛回村旁或林緣的樹上過夜。在地上覓食時常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不時扭頭向四處張望。性機警,比其他鴉類更難接近,見人走近,離很遠就飛走。鳴聲較其他鴉類宏亮,常邊飛邊叫,似“kaar-kaar”聲。棲止時,多伸頸鳴叫。
白頸鴉(圖3)白頸鴉(圖3)
雜食性,大部分是動物性食物,包括鞘翅目金龜、步行蟲、鍬形蟲、半翅目、鱗翅目幼蟲以及蝸牛、泥鰍、小鳥等;植物性食物包括玉米、土豆、黃豆、小麥及草子。有時與大嘴烏鴉混群。以種子、昆蟲、垃圾、腐肉等為食。常單獨或成隊活動,很少集群。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香港和越南。產地不確定:中國台灣島。
中國的中部、東部和東南部,包括甘肅南部、陝西、遼寧、河北、山東、四川、雲南、海南、廣東、福建,台灣(包括金門及周邊的小島嶼),越南(低地及東京東部,南到安南中部)。
白頸鴉白頸鴉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通常營巢於懸崖崖壁洞穴中,也在高大喬木的樹洞和高大建築物屋檐下築巢。成群在一起營巢,有時亦見單對在樹洞中或樹上營巢的。巢外層為枯枝,內層為樹皮、棉花、纖維、羊毛、麻、人發、獸毛、羽毛等柔軟材料。每窩產卵2-6枚,多為3-4枚,卵色淡藍綠,具橄欖褐色條紋及塊斑,卵的大小為31-35mm×21-27mm。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被列為近危,由於獵食的食物趨於枯竭,數量在急劇地減少。原因是由於人類的農業集約化以及隨之而來的過度使用農藥和鼠藥的結果,使其受到了威脅。這種下降被認為是持續的,並且其結果被確認為在幅度上大於看到的,該物種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