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養血滋陰之功效。主治1.《金匱要略》:婦人產後下利虛極。2.《金匱要略集注》引東洞吉益:熱利下重,大便血,心煩不得眠。臨床常用於白頭翁湯證而有血證,急迫者;白頭翁湯證,心煩不得眠,或煩躁者;痔疾肛中{熱疼痛,或便血者;產後下利腹痛,荏苒不止,羸瘦不食,心悸身熱,唇口乾燥,便血急迫,或惡露猶不止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 出處:《金匱要略》卷下
  •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養血滋陰
  • 分類:清熱劑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方歌1:白頭方見傷寒歌,二兩阿膠甘草和;產後利成虛已極,滋而且緩莫輕過。
方歌2:白頭翁湯連柏秦,熱痢下重此方擒;產後下利至虛極,再將甘草阿膠尋。

組成

白頭翁、甘草、阿膠各二兩(6g),秦皮、黃連、柏皮各三兩(9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納膠令消盡,分三次溫服。
2.現代用法:以水1400ml,煮取500ml,納膠令消盡,待溫3次服。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養血滋陰。

主治

1.《金匱要略》:婦人產後下利虛極。2.《金匱要略集注》引東洞吉益:熱利下重,大便血,心煩不得眠者。

方義

用白頭翁湯,取其寒以勝熱,苦以燥濕;產後血虛,故加阿膠以養血,甘草以緩中。本方除治產後熱痢下重外,凡屬陰虛血弱,而病熱痢下重的,均可使用。

運用

1.臨床上用於白頭翁湯證而有血證,急迫者;白頭翁湯證,心煩不得眠,或煩躁者;痔疾肛中{熱疼痛,或便血者;產後下利腹痛,荏苒不止,羸瘦不食,心悸身熱,唇口乾燥,便血急迫,或惡露猶不止者。

附註

“虛極”二字,宜活看。因沖任既虛於前,痢疾復虛於啟,兩虛相值,故謂之極,結合方症深入體會便明。(《金匱要略易解》)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金匱要略》:“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白頭翁、甘草、阿膠各三兩。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方論選錄:
1.《金匱要略論注》:“虛極不可無補,但非他味參、術所宜,惡其壅而燥也。亦非苓,澤淡滲可治,恐傷液也。唯甘草之甘涼,清中即所以補中;阿膠之滯潤,去風即所以和血。以此治病即以此為大補,方知凡痢者濕熱非苦寒不除,故類聚四味之苦寒不為過。若和血安中,只一味甘草及阿膠而有餘。治痢好用參、術者,政由未悉此理耳。”
2.《金匱玉函經二注》:“傷寒厥陰證下利重者,白頭翁湯,四味盡苦寒以治熱,苦以堅腸胃。此產後氣血兩虛,因加阿膠補氣血而止利,甘草緩中通血脈。然下利,血沸也,夫人之血行則利自止,甘草尤為要藥。此方豈獨治產後哉。”
3.《張氏醫通》:“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治挾熱利下膿血,及產後利不止。白頭翁、黃連炒黑、黃柏炒黑、秦皮、甘草炙各錢半,阿膠三錢上六味,先煮上五味,去滓內膠烊盡,溫分三服。”
4.《中醫方劑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本方加甘草、阿膠。治產後下利虛極。此外,凡血虛者患熱痢或久痢未愈而陰血已傷者,亦可使用。”
5.《簡明方劑辭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要略》治產後下利虛極方。白頭翁、甘草、阿膠(烊化)各二兩,秦皮、黃連、黃柏各三兩。水煎,分三次服。”
6.《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點校本》:“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產後下痢虛極。白頭翁、甘草、阿膠各二兩,秦皮、黃連、櫱皮各二兩。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7.《女科指要》:“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血痢,脈洪澀數者。白頭翁三錢,川黃連錢半,川黃柏錢半,小秦皮錢半,真阿膠三錢,粉甘草錢半。水煎去渣,納膠消盡溫服。產後濕熱傷血,絡失滋榮,而血不歸經,偏滲腸間,故血痢迸迫下重不止焉。白頭翁瀉血分濕熱以除下重,川黃連清心脾濕火以止血痢;黃柏清腎膀之火能快小便,秦皮清肝膽之火兼澀大腸;真阿膠補陰益肺奠安血室,炙甘草益胃緩中專和腸胃也。水煎納膠,使瘀熱頓化,則血室清寧而無妄滲之虞,何血痢下重之不痊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