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鐵礦

白鐵礦

白鐵礦是一種鐵的硫化物礦物。英文名為Marcasite,來自阿拉伯語,原指黃鐵礦,是對硫化鐵礦和類似的不確定礦物的命名

白鐵礦成分FeS2,常含砷、銻、鉍、鎳、鈷等。是黃鐵礦同質多象變體。斜方晶系。晶體常呈板狀。集合體呈結核狀、鐘乳狀、皮殼狀等。淡黃銅色,微帶淺灰或淺綠色。條痕灰綠色。金屬光澤。硬度5—6,比重4.6—4.9。在自然界的分布遠比黃鐵礦為少。為熟液礦床,見於晚期低溫成礦階段的產物,常見於晶洞,呈腎狀或膠狀集合體。外生成因的白鐵礦見於泥岩、砂泥岩和碳質地層中,常呈結核狀。白鐵礦與黃鐵礦形成條件不同,白鐵礦由弱酸性溶液沉澱,形成溫度低,在氧化帶較黃鐵礦更易分解,其產物與黃鐵礦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鐵礦
  • 外文名:Marcasite
  • 化學組成:FeS2
  • 名稱來源:Marcasite一字,來自阿拉伯語
  • 晶系:斜方晶系
  • 顏色:淡黃銅黃色
  • 特點:與黃鐵礦為同質多象變體
簡介,基本性質,晶體結構,光學性質,物理性質,黃鐵礦與白鐵礦的鑑別,分布,用途,

簡介

白鐵礦屬於硫化物礦物,化學成分與黃鐵礦相同。屬於同質多象變體。白鐵礦的顏色為錫白色和青銅黃色,晶體常呈板狀產出。集合體呈結核狀、球狀、鐘乳狀、皮殼狀等。白鐵礦為淺黃銅色,略帶淺灰或淺綠色調,新鮮面近似錫白色。條痕暗灰綠色,金屬光澤。不透明,硬度為5—6,比重4.85-4.9g/cm3。性脆,解理平行(101)不完全,斷口為參差狀,具弱電性。白鐵礦和黃鐵礦不同之處,—是具有雞冠狀的晶形,二是顏色比較淡白,三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光性的非均質性。
白鐵礦白鐵礦
內生白鐵礦常見於晶洞中。通常與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磁黃鐵礦、雄黃、雌黃等硫化物、碳酸鹽共生。外生白鐵礦常以結核狀產於含碳泥質岩地層中,極少量自形晶產於低溫熱液礦床的晶洞中,高於350℃變為黃鐵礦。

基本性質

晶體結構

晶胞參數:a0=4.0445Å,b0=5.425Å,c0=3.388Å。
主要粉晶譜線:3.42(80),2.,689(100),2.404(60),2.303(70),1.754(90),1.431(50)。
晶系:斜方晶系,斜方雙錐對稱型:3L33PC。結晶習性常呈板狀,較少數為短柱狀。又常呈複雜雙晶,依柱面(110)作雙晶面,或依軸面(101)作雙晶面,外觀上構成矛頭狀或雞冠狀集合體。尋常更多成結核狀,鐘乳狀,臀狀,殼狀及放射狀集合塊等形狀產出。

光學性質

反射色黃白。反射率:52(綠光),45.5(橙光),44.5(紅光)。強雙反射,平行a軸白帶玫瑰褐色,平行b軸亮黃色,平行c軸奶油白色。強非均質性,從綠到紫紅色。
化學組成:FeS2(Fe=46.6%,S=53.4 %)。

物理性質

顏色色呈淡黃銅黃色,稍帶淺灰或淺綠色調,新鮮斷面則幾乎銀白色。條痕暗灰綠。金屬光澤,不透明。硬度5—6。相對密度4.9g/cm3。性脆。參差狀斷口。比重4.6—4.9(較黃鐵礦稍小)。具弱導電性。

黃鐵礦與白鐵礦的鑑別

黃鐵礦與白鐵礦是一組同質異象的礦物。它們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基本相同,有內生的也有外生的,並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轉化,白鐵礦在高於350℃時轉化為黃鐵礦。由於二者物理化學性質極為近似,鑑別工作自然有一定的難度。黃鐵礦為黃銅黃色,而白鐵礦為淡黃銅黃色,也就是說白鐵礦的顏色要比黃鐵礦淺一些。若將二者並列直觀是顯而易見的。但若在顯微鏡僅見其一時,常令人難以捉摸。唯白鐵礦的新鮮斷面微具淺綠色,而黃鐵礦沒有這一特性。沉積形成的白鐵礦呈結核狀、草莓狀、不規則粒狀或生物遺體的假象出現,按其外表特徵,常誤認為是黃鐵礦。但白鐵礦置於空氣中,容易受氧化。在天氣悶熱、空氣潮濕的情況下,白鐵礦很快就會在其表面出現一些白色粒狀或柱狀、針狀的硫酸亞鐵
2FeS2(白鐵礦)+7O2+2H2O——→ 2FeSO4+2H2SO4
硫酸亞鐵易溶於水和冷酸,並有很好的硫氰酸汞鹽顯微結晶反應和硫酸根的顯微結晶反應。另外,經常發現白鐵礦表面有腐爛現象,實際上是白鐵礦受氧化後生成的硫酸腐蝕的結果。
實地觀察證實:黃鐵礦在自然界氧化很慢,其氧化進程是有別於白鐵礦的。在降雨量多的濕熱地區,黃鐵礦的氧化並不經過硫酸鹽化過程,而是由黃鐵礦直接氧化為褐鐵礦。其作用過程大體可用下式代表:
4FeS2(黃鐵礦)+11H2O+15O2——→Fe4O3(OH)6褐鐵礦)+8H2SO4
氧化後生成的硫酸則隨流水而散失,褐鐵礦則仍保留黃鐵礦原有形態(如立方體、五角十二面體等)的假象。這種現象,無論是室內或室外,巨觀或微觀都是容易見到的。相反,白鐵礦假象的褐鐵礦卻很難見到,其原因可能是白鐵礦氧化時因發生硫酸鹽化使晶形遭到破壞,而形成鐘乳狀、放射狀、同心環狀及土塊狀,以低熱液階段更為發育,因此在此階段白鐵礦的存在量相對較高。白鐵礦的風化促成了“鐵帽”的發展,而在以菱鐵礦為主的較高階段,“鐵帽”則普遍地不大發育。
黃鐵礦與白鐵礦在自然界中有差異,也反映在礦物酸中的溶解方面:若將黃鐵礦與白鐵礦放在1:1硝酸中,室溫下黃鐵礦不起作用。而白鐵礦則表面變為灰色,而且會明顯起泡,以至完全溶解,並出現絮狀硫:
FeS2(白鐵礦)+4HNO3(稀)——→Fe(NO3)2+2S↓+2NO2↑ +2H2O
黃鐵礦無此現象。用微化法區分二者可以一目了然。
此外,白鐵礦的光片在反光顯微鏡下具有明顯的非均質性,而黃鐵礦則是等軸晶系礦物,顯均質性。這一差異,熟練的礦相工作者是不難區分的。但必須注意,由於白鐵礦在磨製光片的過程中,熱和水的作用(磨片時發生)會加速白鐵礦的分解(硫酸鹽化作用),故最好是快磨速看,先將礦樣在切片上切割平整,快速磨製後,立即在顯微鏡下觀察光性特點,以利區分。

分布

白鐵礦世界範圍分布廣泛。大量的白鐵礦,在美國的Oklahoma、Missouri、Wisconsin和Illinois各州,產在鉛鋅礦床之內。在Bohemia、Caisbad和德國的Saxony等地,產在粘土岩之內。在英國的Doyer和Folkestone等地。

用途

白鐵礦是用來製造硫酸的主要原料之一,也用於制硫黃。其焙燒後所成的鐵渣,視其純度可用作顏料或用作鐵礦石。白鐵礦礦石常含有銅、鋅等,有的含金、硒等礦物,可提煉成副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