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西紳一郎

白西紳一郎

白西紳一郎(SHINYICHIROU SHIRANISHI)(1940年6月26日—2017年10月8日),1940年6月26日生於日本廣島市,日本唯一一位把中日友好作為終生職業的人士,是1945年廣島核爆的親歷者。1960年考入京都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工作。1975年日中友好七團體之一的日中協會正式成立,白西紳一郎出任日中協會幹事。此後,先後任日中協會事務局長、理事、常務理事等職務,2000年起任日中協會理事長,為中日友好交流事業做了大量工作。

2017年10月8日,白西紳一郎在大阪市去世,享年7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西紳一郎
  • 外文名:SHINYICHIROU SHIRANISHI
  • 國籍:日本
  • 民族:大和族
  • 出生地:日本廣島市
  • 出生日期:1940年6月26日
  • 逝世日期:2017年10月8日
  • 畢業院校:京都大學
人物生平,人物逝世,

人物生平

1940年6月26日,白西紳一郎出生在日本廣島市,祖上經營“賀茂福”釀酒作坊。1945年8月6日的核子彈,使釀酒坊瞬間化為灰燼,幸虧那天他不在作坊,而成為核爆倖存者之一。高中時代受世界史老師藤井千之助的啟發,開始關注中國。1960年考入京都大學,就讀文學部東洋史學科,同時成為日中友好協會京都府本部會員。大學一年級時,結識了一位華僑同學,兩人談到廣島原爆的話題時,那同學說:“廣島被炸是受到報應”,這使年輕的白西紳一郎感到震驚,醒悟到廣島從19世紀末期起就是侵略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陸軍據點,附近的吳市是海軍據點,還有大久野島是製造毒氣彈的地方,中國是日本侵略的受害者。1965年大學畢業後,白西紳一郎從事國際問題評論。1967年進入以原首相石橋湛山為會長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工作,5月作為在天津舉辦的日本科學儀器展事務局成員,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展覽會一結束,就作為國際紅衛兵,走遍了韶山、井岡山、遵義、西安、延安等革命聖地,實地了解毛主席和中國革命的歷程,認識中國國情。1970年他退出國際貿促會,協助岡崎嘉平太先生籌建日中協會。1975年日中協會正式成立,他出任幹事,開始日中友好的職業生涯,先後就任事務局長、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日中協會作為日本全國性的日中友好七團體之一,主要擔任政治外交方面的溝通工作,為日中關係正常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錦濤會見白西胡錦濤會見白西
50年間已訪華600多次,平生只訪問一個國家—中國。日本與很多國家互免簽證,中日友好也並不排他,但他堅持自己的信念,一輩子只訪問中國一個國家,只去中國政府的轄區。香港回歸,立即去香港,澳門回歸立即去澳門,他期待兩岸早日統一,表示只要統一,哪怕是坐輪椅也要去台灣。愁中國所愁,喜中國所喜。南京捷運一開通就赴南京,青藏鐵路一開通就赴西藏,津京高鐵開通就親身體會高鐵,他就是這樣體會著新中國的成就,走遍了台灣以外的中國各地,與中國結下不懈之緣。胡總書記當面稱讚“白西紳一郎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越是中日關係緊張,去中國便更勤,中日關係異常冷卻的2006年,他訪問中國14次。這年他不顧右翼囂張勢力,頻繁舉行日中協會的集會,譴責了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毒化日中關係的行為。
白西紳一郎主張:“地緣學決定,日本左手牽美國的同時,應右手牽中國,而不是日美聯手對付中國;日本與中國是在歷史和台灣兩個基本問題上達成一致後才於1972年恢復邦交的,而現在日本首相參拜祭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違反了中日復交的原則;應當擴大民間交流,增進國民感情;兩國政府間應妥善解決兩個問題,即歷史和台灣問題。應簽訂第四份檔案,明確四大要點,即明確記述台灣是中國國內問題;明確記述日本感謝中國放棄對日賠償要求;明確日中合作目標是建立亞洲經濟共同體和亞洲共同體;明確日中關係從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戰略互惠夥伴關係。”他的見解,如今部分已成為現實。
2012年9月24日他指出中日關係的惡化責任在野田政府。2013年5月29日指出“日本政府不遵守同中國達成的釣魚島問題擱置爭議的承諾,以及不參拜靖國神社的約定,這是導致日中首腦會談無法舉行,日中關係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
在釣魚島歷史問題,他個人完全同意靖上 康教授的觀點。他指出“日中之間曾經就釣魚島問題達成了擱置爭議的約定。1972年時任外務省條約局長的栗山尚一是建交談判的親歷者,他撰文稱,日中之間為了實現建交和簽訂和平友好條約的大目標,分別於1972年和1978年兩次對釣魚島問題達成了擱置爭議的約定,且保留有文字記載。”白西紳一郎還就此文求證了1972年時任外務省亞洲局局長柳谷謙介,他也同意栗山尚一的說法,承認存在擱置爭議。他說:1978年5月31日日本《讀賣新聞》的社論中也提到,日中為了實現建交,將釣魚島問題擱置,雖然兩國政府未就此寫成公開條約,但兩國政府對此建立了共識,是毋庸置疑的。”
周強會見白西一行周強會見白西一行
白西紳一郎指出:靖國神社造假神是戰爭神社。靖國神社是明治維新以來才有的,從一八六八年建立招魂社開始,算起來才一百三十多年,它不屬於日本國民,不屬於日本歷史,也不是日本的文化,只是日本一小部分政治家的作秀。他指出,靖國神社不僅製造了假神,崇拜戰爭,造成宗教上的混亂;而且篡改歷史,宣揚極端民族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神社內供奉的二百四十六萬多尊所謂“神”的靈位,還有戰後受到審判的一千零六十八個戰犯,都是在一系列非正義的戰爭中為天皇、財閥和法西斯軍國主義賣命而死的人,豈能把他們偶像化、當作神來頂禮膜拜呢?尤其是神社內的游就館,那是一個全面肯定日本歷次侵略戰爭的展覽館,影響極壞,因此說靖國神社是戰爭神社恰如其分。
堅持實施“綠之贖罪”,每年帶隊在南京植樹。1986年已故岡崎嘉平太先生提出“綠之贖罪”的構想,日中協會本著“祈禱和平、反對戰爭、不忘歷史、面向未來,為21世紀日中友好而努力”的宗旨,通過媒體招募,組織實施“悼念南京大屠殺受害者植樹團”到南京進行植樹活動。已有27批共一千多名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在南京種下了5萬多棵象徵著和平的友誼之樹。團員中有曾經參加過侵華戰爭的高齡老兵,也有包括青年學生在內的下一代各行各業人士。通過自願報名,自費參加的植樹活動,向中國人民表達對侵華戰爭的反省和對日中友好的期盼。不管中日關係如何風雲變幻,白西紳一郎都身體力行,每年帶領植樹團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追悼遇難者和去珍珠泉公園植樹,因而他也是唯一的二十多年來從不間斷的植樹者。
始終不渝的重視青年交流,關心和愛護留日學子。1984年他作為日中協會代表團秘書長參加日本3000名青年訪華交流活動,與胡錦濤全國青聯主席相識。此後他格外關注青年工作,著力推動兩國青年交流,與劉延東、李克強、周強、胡春華、孫金龍、趙勇等青年工作領導結下深厚友誼。年輕的留日學子也備受他的關照。歐美同學會首發「留日百年巡禮」,白西紳一郎專程從東京趕赴北京祝賀。在日本有很多幫助留學生的好心人,而一貫支持、資助、並一次不漏的參加留日學人舉行的大型活動的,只有白西一人。2009年因大腸癌手術,傷口剛剛癒合,就照例為留學生舉行新年會,與孫建明公參一起為留學生春節聯歡會助興。1981年由已故大平正芳夫人大平志華子、園田植夫人園田天光光、野田毅夫人野田綠、上野茂子等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了關照中國留學生的團體“中國留學生友之會”,事務局就設在日中協會,自然由白西領導實施,長期為留學生排憂解難。
2013年1月中旬,白西紳一郎隨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力排眾議前往南京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2013年7月白西在答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記者問時指出:日中之間要遵守「4個政治檔案」,還要尊重「兩個君子協定」才能發展中日關係。兩個君子協定是86年8月(中曾根內閣)達成的,日本首相、外相、官房長官不參拜靖國神社;雙方默認擱置釣魚島。

人物逝世

2017年10月8日,日本中國友好團體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在大阪市去世,享年7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