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中國現代女作家)

白薇(中國現代女作家)

白薇(1893~1987),原名黃彰,中國近現代女作家。

清光緒十九年(1893)二月初五(3.22)生於興寧縣南鄉渡頭(今屬資興市白廊鄉)秀流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薇
  • 別名黃彰
  • 出生地資興市白廊鄉
  • 出生日期:1893年
  • 職業:作家
  • 父親:黃晦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白薇少年時期就受到民主主義思想的薰陶,萌生反封建意識。民國4年(1915),就讀於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勤學苦讀,誠懇待人,被同學選為該校學友長。時值袁世凱稱帝,新上任的校長是清朝遺老,他取消英文課,不準學生閱讀新書報,卻讓英美教會的女教士入校傳教。白薇忍無可忍,聯絡幾位開明教員,又串聯衡陽其它中學的師生,去府台衙門告英美傳教士擾亂學校,告校長無能、失職,結果被校長除名,後轉至長沙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就讀。
民國7年,白薇為擺脫家庭包辦婚姻,隻身逃往日本。在日本9年,貧病交加,為求知與生存,做過家庭女傭、咖啡店侍女等。通過勤工儉學,終畢業於東京御茶の水高等女子師範。其間,先主修生物學,兼學歷史、教育及心理學,還自學過美學、佛學、哲學。後改攻文學,決心“以文學為武器,解剖封建資本主義的黑暗,同時表白被壓迫者的慘痛。”民國11年,在日本創作三幕劇《蘇斐》,並擔任主角,與留日學生一道公演。民國15年,《蘇斐》在《小說月報》和魯迅主編的《語絲》上發表,叩開了通往文壇的大門。
民國15年冬,白薇放棄還有兩年官費研究生學習的機會,滿懷熱忱回到祖國,投身於大革命,在武漢國民政府總政治部國際編譯局工作,同時兼任武昌中山大學講師。次年,大革命失敗她滿腔悲憤轉到上海,決心用筆墨對叛逆進行無情撻伐。不久,參加革命文藝團體“創造社”,結識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其後,又得魯迅的親切教誨和精心培養。在“創造社”和魯迅的影響下,走上革命文學創作道路,成為“左翼作家聯盟”的早期成員。
民國17年3月,白薇創作獨幕劇《革命神受難》,劇本熱情大膽地歌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痛斥國民黨左派及帝國主義者。6月,創作多幕劇《打出幽靈塔》,這是她回國參加革命後的重要作品,她以切身經歷的苦難為主題,無情地揭露了封建勢力對婦女的壓迫,表達作者對女性解放的追求。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因病臥床的白薇憤然提筆,投入反侵略、反壓迫的革命鬥爭洪流。她是最早寫抗日作品的作家之一,相繼發表《北寧路某站》、《敵同志》、《火信》等抗日作品。還走向社會,幫助工人、學生導演抗日戲劇。民國26年,她被困在淪陷的北平(今北京)治病,漢奸多方威逼利誘,她始終不屈。民國27年3月,離開北平,前往廣州。6月,北上武漢,經田漢等人介紹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救亡協會。武漢淪陷前,向八路軍辦事處請纓殺敵。鄧穎超考慮到她身體不好,派她去桂林擔任《新華日報》特約記者;民國29年,又安排她去重慶,在郭沫若領導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她積極參加各種抗日宣傳活動,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寫出不少戰鬥性很強的文學作品。
作家白薇的作品作家白薇的作品
民國34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在周公館招待進步婦女,白薇應邀出席,毛澤東握住她的手說:“我經常記起你,丁玲和你是我們湖南的女作家。”並鼓勵她說,“你沒倒下,在政治上沒有倒下,在思想上沒有倒下!” 民國36年冬,白薇因父親病故,回資興奔喪,後任教縣立中學。民國38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南游擊司令部第三大隊,負責宣傳鼓動工作,為家鄉解放貢獻自己的力量。1949年11月,政務院通過中共湖南省委將她接到長沙,旋又安排去北京工作。1950年春,年近花甲的白薇主動要求到剛剛開闢的北大荒農場做調查研究,在那裡整整生活7年,接著又去新疆工作2年,寫出不少反映生活的作品。之後,回到北京擔任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並先後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五屆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委員。
在60餘年創作生涯中,白薇著有大量詩歌、小說、劇本、散文,其代表作有劇曲《琳麗》、劇本《打出幽靈塔》、長篇小說《炸彈與征鳥》、長篇自傳體小說《悲劇生涯》、1983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白舒榮、何由合著的《白薇評傳》。1985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白薇作品選》。
1987年,白薇在北京逝世。

主要作品

在60餘年創作生涯中,白薇著有大量詩歌、小說、劇本、散文,其代表作有劇曲《琳麗》、劇本《打出幽靈塔》、長篇小說《炸彈與征鳥》、長篇自傳體小說《悲劇生涯》、1983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白舒榮、何由合著的《白薇評傳》。1985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白薇作品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