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類黑腐病

白菜類黑腐病是一種危害大白菜小白菜紫菜苔十字花科類蔬菜的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菜類黑腐病
  • 外文名:Chinese cabbage black rot
  • 病原: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
  • 病原所屬分類細菌
  • 為害部位
基本信息,病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化學防治,農業防治,

基本信息

作物名稱:白菜
作物病害學名:白菜類黑腐病
拉丁名稱:Chinese cabbage black rot
拉丁學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Dowson 
病原:野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型
病原所屬分類:細菌
為害部位:

病害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紫菜苔十字花科類蔬菜。幼苗出土後染病子葉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幼苗枯死。以成株發病為主。成株染病,引起葉斑或黑脈,葉斑多以葉緣向內擴形成“V”字黃褐色枯斑。病斑周圍的葉組織淡黃色,與健部界限不明顯,有時病菌可沿葉脈向里發展形成黃褐或深褐色網脈。從傷口侵入時,可在葉片任何部位形成不規則的病斑,擴展後致葉肉變褐枯死。葉幫染病,病菌沿維管束向上擴展,呈深褐色,造成部分菜幫乾腐,致葉肉歪向一邊。該病腐爛時不臭,別於軟腐病。但有時與軟腐病混發,產生脫幫。

病原特徵

菌體桿狀,大小0.7~3.0×0.4~0.5微米,極生單鞭毛,無芽孢,有莢膜,菌體單生或鏈生,革蘭氏染色陰性。在牛肉汁瓊脂培養基上菌落近圓形,初呈淡黃色,後變臘黃色,邊緣完整,略凸起,薄或平滑,具光澤,老齡菌落邊緣呈放射狀。病菌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5~30℃,最高39℃,最低5℃,致死溫度51℃經10分鐘,耐酸鹼度範圍pH6.1~6.8,pH6.4最適。

傳播途徑

初侵染是種子或採種株帶菌、土壤中的病殘體。病菌可存活2~3年,通過灌水、風雨、農事操作傳播蔓延,從自然孔口、傷口侵入發病。在染病種株上可引起種子帶菌。

發病條件

此菌生長發育適溫25~30℃,致死溫度51℃,10分鐘。一般與十字花科連作,或高溫多雨天氣及高濕條件,葉面結露、葉緣吐水,利於病菌侵入而發病。管理粗放,植株徒長或早衰,害蟲猖钁,或暴風雨頻繁發病也較重。

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1)播種前,乾燥種子60℃乾熱滅菌6小時,或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然後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溫,撈出晾乾後播種。或每100克種子用漂白粉1.5克,加少量水,將種子拌勻,置入容器內密閉16小時,也可用45%代森銨水劑300倍液浸種15~20分鐘,沖洗後晾乾播種。還可用農抗751殺菌劑100倍液15毫升浸拌200克種子,吸附後陰乾播種。(2)發病初期及時拔除中心病株,並噴灑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200ppm,或氯黴素100ppm,或30%綠得寶懸浮劑350倍液,23%絡胺銅(墾克菌)0.2~0.25克/株2%春雷黴素(加收米)液劑140~170毫升/畝,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適期蹲苗,避免過旱或過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