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甸鎮

白甸鎮

白甸鎮,位於南通、泰州、鹽城三個地區的結合部,江蘇省海安縣的西北角。東鄰墩頭鎮,,南接南莫鎮、西、北與東台市交界。2001年1月,鄉鎮行政區域調整,原白甸鄉和瓦甸鄉合併組建白甸鎮,鎮政府駐地白甸村白甸十四組,距縣城4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甸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
  • 下轄地區:劉季村,施溪村,白甸村等10村
  • 政府駐地:白甸村白甸十四組
  • 面積:53.1平方公里
  • 人口:34542人(2001年)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建設,農業發展,工業發展,節能減排,招商引資,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城鎮建設,

建制沿革

新石器時代青墩文明,昭示著白甸地區已有先人從事漁獵、種植活動。由於地勢低洼,十年九澇、數度遷徙,幾無固定居民,歷史文獻鮮有記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東台建縣時,白甸屬於南薌市。白甸地區由於地勢低洼,為了農耕、汲水之便,先民選擇臨河而居,挖泥將宅基地墊高,範圍較大的叫“莊”,範圍較小的叫“墩”“垛”“舍”,較大的居住區有:丁家莊、華家舍、鄒莊、馮家莊、朱家尖、於家莊、周家垛、薛家舍、沈舍、汪舍、斜洋、茄垛、吳家莊、桂花莊、傅家舍、白甸莊、施家溪、官莊、北垛、南垛、鍋箱墩、常家舍、潘家舍、胡家舍、印家舍、艾家舍、杭家舍、張家舍、單家舍、章家舍、劉家舍、仇家墩、洪立舍等。
民國十八年(1927年),東台縣實行鄰閭制,白甸屬於南薌市五區,區公所設在傅家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鄰閭制變更為保甲制,白甸屬於第五區,區公所設在仇湖。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15日)東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設立時堰區,由於戰亂,區劃頻繁調整。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7日),紫石縣改名為海安縣,白甸劃歸海安縣,屬於沙崗區。
1944年至1947年官甸鄉區域調整的情況,一村施南、施溪東部,二村施溪、施南中部,三村施南西部,白南東部,四村白南全部,六村白甸河東和莊河南,七村白甸西部和北部,八村幸福全部,九村官莊東部,十村官垛全部。
1948年至1949年,白甸鄉為四、五、六、七村,施溪鄉為一、二、三村。官垛鄉八村設為一村,九村設為二村,十村設為三村,彎河為四村,南北垛為振中鄉調整到官垛鄉。
解放後,白甸先後設立白甸鄉、官垛鄉、劉季鄉,後設施溪鄉、官甸鄉。1957年10月26日,沙崗鄉的季舍、劉舍併入白甸鄉,其時白甸鄉由白甸、劉季、官莊三個小鄉合併而成,人口13000多人,九個農業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共12個大隊。1961年3月,施溪大隊劃歸海安縣水稻種植試驗農場,1962年1月劃歸白甸公社。
1971年成立白甸公社幸福大隊第9生產隊,建設大隊第9生產隊,先鋒大隊第8生產隊,永紅大隊第9生產隊。1971年7月從白甸、利民、幸福、官莊、官垛移民799人,劃撥1880畝,成立白甸公社農科所。
1972年1月29日,縣革會批准成立新海農場,立新、紅旗、紅心劃出土地1969.5畝,遷出850人。1972年2月1日,白甸調整張舍8隊,季舍8隊、張舍8隊、新建前進9隊。1976年6月29日縣同意將衛東8、9隊、立新9、10隊成立農科隊。1972年7月24日,縣革會同意成立白甸公社從利民、團結、立新、幸福、衛東新建勝利大隊。1973年起,將永紅大隊第8生產隊劃歸沙崗新村大隊。
1983年生產隊調整,白甸3隊,分為3隊、13隊,施南3對劃為3隊、10隊,施南4隊劃為4隊、9隊,勝利3隊,劃為3隊、7隊,官垛4隊劃為3隊、7隊,官莊大隊劃為3隊、5隊、7隊,全社110個生產隊。
瓦甸設立傅舍、丁華、朱於三鄉(後丁華、朱於合併成為丁禾鄉),下轄20個保。1956年因傅舍鄉大印丟失,改為瓦甸鄉。1958年成立瓦甸人民公社,下設9個大隊,88個生產隊。1963年3月,瓦甸公社劃分為12個大隊。1966年白甸公社、瓦甸公社屬於沙仇區。
1975年1月24日,瓦甸躍進大隊成立第七生產隊。
1979年縣革委會44號檔案更換生產大隊名稱,原農科所為斜陽村。(東風)丁莊、(衛東)鄒莊、(東升)華舍、(紅旗)傅舍、(向陽)瓦甸吳莊、(永紅)馮莊、(前進)周垛、(先進)朱尖、(躍進)於莊。
1984年後,瓦甸隸屬於球湖區,白甸隸屬於沙崗區。
2001年4月19日,縣政府決定白甸鄉、瓦甸鄉合併,鎮政府設在白甸鄉政府所在地。全鎮現有十個行政村由小村合併而成:白甸(白甸、官莊、白南),劉季(劉舍、季舍、張舍、幸福),官垛(官垛、利民、勝利),施溪(聯盟、施溪、施南),周垛(周垛、朱南、薛舍),傅舍(傅舍、斜洋),丁華(丁莊、華舍)鄒馮(鄒莊、馮莊),朱於(朱尖、於莊)瓦甸。1993年,兩鄉有24個行政村,204個村民小組(白甸鄉13個村109個村民小組,瓦甸鄉11個村95個村民小組),2001年鄉鎮合併後分屬白甸、瓦甸兩個居委會,官垛、施溪、劉季、瓦甸、朱於、丁華、周垛、鄒馮等8個村委會,仍為204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白甸鎮下轄村:劉季村施溪村白甸村官垛村丁華村鄒馮村傅舍村瓦甸村、周垛村、朱於村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白甸鎮位於海安縣西北角,東經120.26,北緯32.66,西、北分別與東台市溱東鎮、時堰鎮、安豐鎮隔河相望,東毗墩頭鎮,南接南莫鎮。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白甸村,離海安縣城30公里。

地形地貌

白甸地處里下河南緣,屬於獨特的澙湖地貌,地勢低平,養殖水面11500畝。地面平均高程2.35米,中東部3.8米,勝利一帶高程為1、6米。

氣候

地處亞熱帶,屬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主導風向東南風,常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平均氣溫14.6度,無霜期240天左右。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極端氣象災害天氣有增加的趨勢。

水文

水系發達,河流總長度為386公里,主要河流均可通航。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陸上的動物常見的有:豬、牛、羊、雞、鴿、狗、牛、鼠、鵝、蠶、蟋蟀、蚱蜢、螳螂、螞蟻、蝸牛、蚯蚓、蜈蚣、刺蝟、壁虎、跳蚤等。
兩棲動物有:青蛙、蟾酴。
水中的動物有:青魚、鯉魚、鯽魚、鯿魚、鰱魚、鰺魚,烏魚、鰻魚、鯰魚、鱖魚、銀魚、黃鱔、螃蟹、青蝦、龍蝦、龜、鱉、螞蟥等。
空中的動物有:麻雀、喜鵲、燕子、野雞、烏鴉、鵪鶉、布穀鳥、蝴蝶、蜻蜓、牛虻、紡織娘、蜜蜂、螢火蟲、蝴蝶、蟬、知了等。

植物資源

喬木類有:楝樹、槐樹、桑樹、柳樹、香樟樹、柿樹、銀杏、梨樹、桃樹、柏書、棗樹、女貞、蘆竹等。
水中植物有:水花生、水浮蓮、綠萍、菱、藕等。

人口民族

人口

轄區2011年末總人口31884人,其中外來人口為1166人。

民族

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苗族壯族土家族白族傣族彝族瑤族布依族蒙古族滿族摩梭族等11個少數民族。

經濟建設

農業發展

白甸鎮屬於典型的里下河地區,地勢低,河流多,土地肥沃,盛產水產品,種植業以糧棉油輪茬為主。2001年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516公頃,分屬於12個防洪圩區25個排澇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516公頃。全鎮有防洪圩堤總長度125.65公里,圩口閘115座,其中當年更新改造4座。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9191千瓦,其中農用排灌機械動力5288千瓦,小型拖拉機300台,聯合收割機40台,全年機耕面積2516公頃,機播面積1981公頃,機收面積1583公頃。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165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958公頃,棉花播種面積575公頃, 蔬菜播種面積133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535公頃。糧食作物總產量27742噸,其中稻穀產量15961噸,棉花總產927噸,油料作物總產1484噸,蔬菜總產6377噸,水果(含果用瓜)產品產量347噸。當年新擴桑園101公頃,蠶繭產量71噸。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規模養殖,全鎮全年飼養家禽千羽以上的農戶210戶,飼養生豬百頭以上的農戶5戶,水產特種養殖108戶。生豬年末存欄12363頭,年內出欄20653頭;山羊年末存欄11425隻,年內出欄11012隻;家禽年末存欄33萬羽,年內出欄29萬羽,禽蛋產量2633噸;全年肉類總產量1730噸。淡水養殖面積402公頃,稻田養魚面積37公頃,水產品產量979噸,其中淡水養殖產量663噸。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當年農業總產值5767萬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多種經營產值290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50.4%。
白甸鎮(圖2)白甸鎮(圖2)

工業發展

全鎮有鄉鎮企業786家,其中工業企業300家,私營以上工業企業63家。鄉鎮企業從業人數4010人,其中工業企業3100人。骨幹企業主要有:南通市三星機械有限公司、海安縣蘇中化工廠、南通市報警儀器廠、海安縣明銘紡織廠、海安縣亨通碳素有限公司、海安縣萬勝銅材有限責任公司、海安縣合海成套設備廠等,主要工業產品或生產項目有塗裝機械、建材設備、碳素製品、電線電纜、印染助劑、報警儀器、銅帶、紡織、碾米等。2001年,鄉鎮企業營業收入總額4.10億元,淨利潤總額0.13億元、實交稅金總額0.17億元。全年實現現價工業產值3.98億元,營業收入4.01億元,外貿出口交貨額2250萬元,利稅總額0.28億元,完成技改投入工作量1352萬元,職工平均人數3100人,工資總額1720萬元,當年開發新項目11個,開發新產品18個。當年新發展私營企業10個、個體工商戶151戶,第三產業增加值4796萬元,三產從業人數3983人,市場成交額1400萬元。
白甸鎮(圖3)白甸鎮(圖3)
2001年全鎮實現農業及非農行業現價總產值5.45億元,其中:農業產值0.96億元,工業產值3.9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1.5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0.50億元,第二產業0.55億元,第三產業0.48億元。財政總收入811萬元,其中預算內收入554萬元,財政支出1011萬元,其中農業支出7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37億元,淨收入4.77億元,農民外出勞務收入0.46億元,可分配淨收入總額1.13億元,農民所得總額1.0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107元,比2000年增長5.5%。農村居民建房195戶,總投資1420萬元,建築面積3.20萬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通電話農戶5365戶,占總鄉村戶數50.6%。有線電視用戶5300戶,占總鄉村戶數50.0%,有線廣播入戶率98%。飲用安全衛生水人數比例88.5%。年末各項存款餘額2.16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2.0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儲蓄存款5889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0.49億元,其中農業貸款0.08億元。
年末農村固定資產擁有量原值5.46億元,其中:當年新增0.38億元;鄉鎮集體擁有量0.64億元,村組集體擁有量0.17億元,農村居民家庭擁有量4.65億元;生產性固定資產1.42億元。
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班級32個;國小2所,班級60個;成人校1所;幼稚園2所,教職工人數327人,其中專任教師203人,在校學生4026人,其中中學1626人,年內畢業學生986人,其中中學366人,校舍建築面積4.17萬平方米,教室面積1.79萬平方米,教學設備66萬元,國小畢業升學率100.0%,中學畢業升學率91.0%。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全鎮綜合性醫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0所,醫療衛生從業人員100人,醫療設備100多萬元,農村醫療保障參保率100.0%,農村養老保險參與率超過90.0%。

節能減排

白甸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為切入口,白甸鎮專門建立了節能減排辦公室,明確了白甸鎮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面的管理,做到點面結合、層層落實。白甸鎮結合白甸鎮實際,突出抓好建築節能,繼續推進以新牆材料為主的節能工作。白甸鎮共有兩家磚瓦企業,生產的磚塊全部都是粘土實心磚,給當地的粘土資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白甸鎮及時組織兩家磚瓦企業認真學習了《海安縣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企業老闆提高了認識,逐漸由生產粘土磚向加工空心磚轉變的生產模式,空心磚產量大幅增長。2008年1-9月,白甸鎮兩家磚瓦企業生產的粘土實心磚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19.5%和18.5%。白甸鎮2008年竣工的3萬多平方米的建築項目中,使用空心牆體磚的就達1.5萬多平方米。
白甸鎮(圖4)白甸鎮(圖4)
白甸鎮在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嚴把項目審批關,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注意掌握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項目,首先把環保放在首位,2008年以來,白甸鎮拒絕了主動上門的4家化工、電鍍高污染項目,對低污染項目中凡涉及到有水源污染的在洽談時不予立項、不予供地、不予提供信貸,確保轄區內所有新上項目都能按環保審批要求落實措施,從而使企業在投產之初就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白甸鎮不斷加大對轄區的化工企業綜合治理力度。白甸鎮現有14家化工企業,根據海安縣有關檔案精神,將實施對白甸鎮的海安縣白甸液臘化工廠和海安縣申達廢油淨化廠實施關閉的舉措。白甸鎮將對其餘12家化工企業在2007年專項整頓的基礎上進行回頭看,認真對照縣環保局下發的整改措施,落實整改,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轉,事故應急方案設施齊全,白甸鎮將在縣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有計畫地對白甸鎮化工企業實行關停並轉。
白甸鎮白甸鎮切實加強對農村河道整治。白甸鎮以整治水源為突破口,把河道整治長效管理作為一件為民利民的實事來抓,白甸鎮共有鎮村河道120多條,為確保環境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實現轄區內河面無雜物、無漂浮物、無阻水障礙物、無工業廢水畜禽糞便直排入河,保持河水清潔,白甸鎮組織和發動了多次打撈水花生和水中漂浮物以及河坡垃圾清理,白甸鎮打撈水花生10萬噸,清理垃圾和水中漂浮物20噸,辛勤的勞動開拓出一片綠州,2008年白甸鎮連續兩個季度保持了縣河道保潔流動紅旗的榮譽。在抓好河道突擊整治的基礎上,白甸鎮為了長期有效地保持好水源的清潔衛生,白甸鎮所有河道都落實了專職保潔員,並組織了培訓,簽訂了保潔協定,白甸鎮安排了專門人員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村河道保潔工作進行檢查評比,並公示結果,檢查結果與保潔員的工資報酬直接掛鈎,使水源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白甸鎮(圖5)白甸鎮(圖5)
白甸鎮強化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白甸鎮在縣環衛部門指導下,投資16萬元,動工興建了一座容納九千立方的無害化垃圾填埋場。白甸鎮將採取農戶收集、鎮村清運,集中處理的機制將正常運轉。白甸鎮共飼養家禽45萬多羽,以前,少數養禽戶環保意識淡薄,大量雞糞直接入河是造成河水污染的重要來源,為從根本上扭轉這一狀況,白甸鎮通過鎮廣播向轄區內養禽戶反覆宣傳雞糞直排下河不僅污染了水源,而且給民眾的身心健康和承包漁塘的專業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在此基礎上,白甸鎮積極探索在白甸鎮對養雞專業組著力推進沼氣和一池三改工程,確保杜絕雞糞直排入河的狀況。

招商引資

2010年2月,白甸鎮鎮村幹部到組入戶,走訪回鄉過節的外出務工人員,搜尋招商引資信息,徵求加快白甸鎮發展的建議和意見,希望通過對四五千名在外務工人員的大走訪、大對接,形成白甸鎮大招商的新格局:讓有見識的在外務工人員成為白甸鎮推介海安的宣傳員、招商信息的蒐集員、助推項目落地的戰鬥員。
白甸鎮今年招商引資任務重、壓力大,年內要引進8個項目落戶東區西園和四大片區,繼續做好鎮工業集中區“填平補齊”與“加密”發展工作。為此,該鎮發動鎮村幹部用一周時間走訪該鎮回鄉的外出務工人員,蒐集相關信息,登記造冊,採取每旬發一次信息的方法,加強與他們的聯繫。同時出台政策,對引進的落地項目給予獎勵。該鎮1月28日簽約落戶西園的總投資1500萬美元的項目,就是白甸鎮在滬闖蕩的黃德震多次跟蹤洽談,使老闆易地南下投資我縣的。白甸鎮黨委書記丁國祥介紹,該鎮擬招聘白甸鎮在外的有識之士擔任定向招商員,一年一聘,完成任務的給予重獎,全方位激活各類潛在資源。
白甸鎮今年招商主打海安牌,16名副科級以上鎮領導每人領銜1個招商小組,年內至少引進一個項目,加大責任考核力度,每個小組招商實績與該組全體組成人員考核掛鈎,形成合力,千斤重擔眾人挑。據了解,今年以來,白甸鎮已成功簽約兩個項目,1個投資過億元的項目正在跟蹤中,招商的“開門大餐”味香四溢。

社會事業

教育

本鎮共有成人學校一所,國中兩所、國小兩所、幼稚園兩所,在校學生1551人,教師233人,國中畢業升學率98%,其中擁有副高職稱的教師20人。教育持續高位走強,中考重點中學錄取率名列前茅,白甸鎮初級中學、中心國小、中心幼稚園成為縣級辦學質量優等學校。

醫療衛生

鎮屬醫療機構9所,醫院、衛生所、社區服務中心負責居民的初級保健,有醫護人員70人、病床48張,參加醫保人數2556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9.6%以上。2011年成為海安縣唯一的省衛生鎮。

郵政電信

郵政事業持續發展。形成了頻寬寬、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網路平台,實現寬頻接入覆蓋全鎮。學校已實現“校校通”。

城鎮建設

正在修建的204國道連線線,是貫穿白甸鎮東西的大動脈,雙向四車道,與規劃中353省道在周垛村交匯,築路取土坑將開挖成近1000畝的人工湖,將按照“生態宜居水中城”的設計理念,進行新鎮區建設,204國道道口處,將建設成為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園。
2009年,白甸鎮通過國家級環境優美鎮驗收,2011年白甸村、丁華村、施溪村通過省級衛生村驗收,白甸村通過省三星級康居鄉村驗收。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在白甸鎮拍攝外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