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鎮(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

白沙鎮(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

白沙鎮,重慶市江津區轄鎮,處在江津區西南部,由於陽光照射長江江畔沙粒呈現白色得名。東漢末年建場,北宋《元豐九域志》曾載名。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設水驛。清宣統二年(1910)置鎮,民國時設第三區署,1949年後設第五區。1951年至1956年曾為江津縣治。1957年至今為白沙鎮。

白沙鎮是萬里長江上游的國家級第一深水良港,更是黔北地區及江津西部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幅員面積238平方公里,總人口20萬人,2019年主城區人口近10萬餘人。是重慶市第一人口大鎮及重慶市重點發展的中等城市。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之美稱和 “小香港”之盛譽。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2013年12月,江津白沙被納入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是重慶首個試點鎮。2012年,被列入全國第三批改革發展小城鎮。白沙鎮依託白沙工業園,以科學發展觀貫穿全鎮發展改革試點工作的各個環節,著力採取以下措施,把白沙建設成為建設成為風貌獨具、特色鮮明、設施完善、環境優越、功能齊全、輻射明顯、產業發達、經濟繁榮、鎮風文明、和諧宜居的現代文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宜居宜業的長江上游中等城市。一是推進發展規劃創新,提高建設管理水平;二是培育特色鎮域經濟,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三是以改革為動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四是健全政府管理體制,促進政府職能轉換。白沙鎮所轄的苟洲半島也是千古賢臣文種的故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沙鎮
  • 外文名稱:BaiSha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津區
  • 下轄地區:三口,高屋,黑石山,鵝公等等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2289
  • 面積:238平方公里
  • 人口:20萬人
  • 方言西南官話-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7.9℃
  • 著名景點:黑石山 滾子坪 白沙古鎮 鵝公仙女洞
  • 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位於白沙碼頭對岸
  • 車牌代碼:渝C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域境,地形地貌,氣候,行政區劃,鄉鎮榮譽,民間習俗,交通運輸,經濟發展,文化歷史,美食特產,影視文化,旅遊景點,古鎮景區,驢溪河景區,黑石山景區,磙子坪景區,影視基地,影視簡介,部分影視劇,

歷史沿革

白沙鎮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時期曾在此興建大聖寺,此後,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設建制鎮,民國時期在此設江津縣第三區署。解放後,這裡曾6年作為江津縣人民政府所在地,1980年至今,設白沙鎮人民政府,現為區級鎮。
在《蜀中廣記》、《太平廣記》等卷中考證在唐代時期白沙就因大聖寺而聲名遠播,由此可見當時的白沙也有相當程度的繁榮。也成城鎮也說不定,但建於何年,規模,格局如何,今也失考,據《巴國通錄》苟洲半島是千古能臣文種的故鄉,文種故里每年遊客絡繹不絕,都想瞻仰這位2000多年前成就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成就霸業的著名人物,
由他而引發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歷史精典典故,看著這尊歷經風雨的雕塑,讓後世為之扼腕嘆息,讓人遐思當年與伍子胥伯嚭鬥法時的智慧場景,都為他未聽陶朱公范蠡忠告而惋惜不止。
典籍可籍的建鎮年代在北宋前期。由曾肇、李德昌等根據原修於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九域圖》於宋神宗趙項寧年間(1068——1077年)所重修的《元豐九域志》。在卷八記載“雍熙四年,南平縣併入江津。江津,(渝)州南一百二十里,有漢東、伏市、白沙、長沙、聖鐘、石羊、玉欄、靈感、石鼓、沙溪、仙池、平灘、石洞、三槌十四鎮”據之可判定,白沙建鎮早則在雍熙四年,即公元987年。距今已有千年之久的歷史。
元朝同設建置鎮,元末明玉珍據蜀,以重慶為都建立大夏政權,把江津改為畿甸邑,白沙鎮隨之而第一次成為”畿甸”之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之子明升歸順朱元璋,明王朝將白沙鎮改為白沙里。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年),在白沙水驛設定水驛,《明會典》和《讀史方輿紀要》都將白沙水驛與僰溪水驛,漢東水驛,白渡水驛並稱為江津的四大水驛。
清代設巡檢司,設建置鎮。發展到清代中後期以後,它憑仗水驛之利日益凸顯出了區域性的物資集散樞紐作用,不僅成為川東,川南一大水路要津,而且是川黔滇驛道上的一個重要集鎮。
民國時期設鎮公所,白沙為江津縣第三公署,白沙更是憑藉長江水道上興旺的商貿運輸,造就了繁榮的城鎮格局。
1949年11月29日,白沙宣告和平解放。當年12月,即建立江津縣第五區委員會、第五區人民政府,下轄白沙、三口、几子、塘河、永興等五個鄉鎮,區黨委和區政府都設在白沙鎮。
1951年4月,江津縣人民政府也移置於白沙鎮,白沙鎮充當了縣治所在地,是江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到1956年7月縣政府遷回城關鎮(即幾江鎮),方恢復到原先地位。縣政府遷出次月,白沙撤區設鎮。
1957年設白沙鎮人民委員會。1970年成立白沙鎮革命委員會。1980年至今,設白沙鎮人民政府,為縣級鎮。
著名愛國詩人吳芳吉,地方史學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愛國將領抗日軍長夏仲實,書法家周浩然,油畫家陳可之,作曲家王錫仁,前國家女排主教練鄧若曾,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將,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當代科技創造發明家張朝吟等,都曾在這塊沃土上生活、學習或工作。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原國民政府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將軍、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財富。
朝天嘴碼頭成為朝天門碼頭在影視劇中的替身朝天嘴碼頭成為朝天門碼頭在影視劇中的替身

地理環境

位置域境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位於長江上游,三峽庫區尾部,東經106°03′45″至106°11′、北緯29°至29°04′之間,在江津區境西部,距江津主城30公里,距重慶主城72公里。距四川瀘州75公里,距貴州赤水60公里;上達川南,下通重慶,南馳黔滇,北走永(川)壁(山),是江津西部的區域性中心。

地形地貌

白沙鎮是座狹長的城鎮,背靠大旗山,坐南朝北,沿江而建。白沙鎮地勢南高北低,海拔201~316米,最高滾子坪海拔910米,最低濱江路海拔201米,南北相對高差115米。

氣候

全鎮屬於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白沙地區平均氣溫17.9℃,無霜期340天,年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年均日照為1273小時。

行政區劃

2004年5月,高屋鄉、几子鄉、三口鄉、河口鄉、高占鎮、灘盤鎮、鵝公鎮併入白沙鎮。白沙鎮管轄7個社區、35個行政村,幅員面積238k㎡,常住人口200000人(城鎮人口80000人),作為重慶市第一人口大鎮。

鄉鎮榮譽

白沙鎮作為重慶市第一人口大鎮,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之美稱和“小香港”之盛譽,是萬里長江上游的國家級第一深水良港,更是黔北地區及江津西部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1984年被列為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2年居四川省鄉鎮企業200強的第七位;1995年被列為全國小城建設試點鎮;2000年被評為重慶市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03年被重慶市列為“百鎮工程”鎮和重慶市重點發展的45個區域性中心城鎮之一,百個商貿重點鎮之一;2004年被重慶市列為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2006年獲全國小城市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鎮稱號,被江津區確定為兩個區域性中心小城市之一。2010年,江津區白沙鎮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2012年,被列為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

民間習俗

白沙鎮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有川劇、曲藝、彈唱、說書及各種藝術表演都比較盛行。從組班演出、戲劇創作、劇目的彙編、表演的形式都有相當的繼承與發展。
民間習俗有端午節的賽龍舟;春節的雜耍龍燈、舞獅、花船遊行等表演都相當具有地方特色。
元宵節的鬧元宵更是堪稱白沙“最具魅力的民間習俗”,是白沙民間保存至今最具傳統,最具地方習俗的典型代表。祭碼頭、抓龍麟、舞龍獅、燒龍燈,整個場面頗為壯觀精彩。鑼鼓喧天、炮竹震耳、鐵水火花四濺“人在火中舞,龍在火中飛”。滿天絢爛綻放的禮花與四周燦爛奪目的焰火交相輝映,形成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壯美景象。

交通運輸

白沙距重慶73公里、距瀘州75 公里、距貴州赤水60公里。上接合江、瀘州、敘府;下通重慶、涪陵;南馳貴州、雲南,北走永川、壁山。交通發展潛力大,是合江、瀘州、黔北地區通往重慶的必經之地,扼重慶西南地區之要道。
白沙緊靠萬里長江是通往川南輻射黔北、貴州的物資集散樞紐中心。現擁有2個國家級深水良港、10個長江客貨運碼頭。北面有成渝鐵路聯結成都和重慶,南面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通向本區南部的鄉鎮、渝南、川南和雲貴。渝滇高速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橫貫城區而過。
“一江”:長江黃金運輸水道;
“兩鐵”:已建成的成渝鐵路;擬建的“渝瀘鐵路”;
“兩高速”:正在建設的“渝滇高速公路”,以列為重慶市“十一·五”規劃的重慶市三環高速公路將從白沙經過;
白沙將形成“鐵水公”三位一體、縱橫交錯的交通樞紐。

經濟發展

明末清初,歷經兵燹,瘟疫流行,連年饑荒,白沙人口大大縮減。清初康熙年間,從湖廣移民入川,人口逐漸增多,生產逐漸恢復,成為著名的糧食產區。以後成為四川著名的米糧集散市場。
隨著農業的恢復與發展,清初雍正九年(1731年),白沙市場鹽業興起,清光緒三年(1877年),設官運鹽務分局。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設磺務分局,管理川黔兩省鄰近縣的鹽磺運銷。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慶開闢為商埠以後,白沙市場隨之發展成為地區性的商業中心。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商人在三角壩設立新利洋行白沙分行,收購棕絲,運銷日本。宣統元年(1909年),成立白沙鎮商會,工商業興盛,市場繁榮。
白沙憑仗水驛之利, 逐漸日益凸顯出了區域性的物資集散樞紐作用。不僅成為川東,川南一大水路要津,而且還是川黔滇驛道上發達繁榮的商業貿易集鎮。白沙鎮以經濟而昌榮,進而至於同與江油中壩鎮、渠縣三匯鎮、金堂趙家渡鎮並稱為全川四大經濟重鎮。
民國初期,由於軍閥割據,戰亂頻繁,工商蕭條,社會紊亂,民不聊生。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後,軍閥戰亂漸停,川局漸趨穩定,經濟始有復甦的機會,得以使工商業、市場出現生機,逐漸恢復繁榮,近現代工業開始在白沙起步。
與此同時白沙憑藉通達四海的水路運輸,匯聚為江津西部的經濟、交通、農副產品加工、物資集散中心。進而成為“川東名區”,經濟重鎮。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成為陪都。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初,重慶衛戍總部在白沙鎮設立重慶市戶口疏散白沙指揮所,以後省內外一批機關、工廠、學校紛紛遷建來此。市鎮經濟情況,日趨繁榮。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指導長宋美齡在白沙創辦新運紡織廠。中國戰時生產促進會在白沙創辦棉紡廠,國民政府財政部在白沙成立農本局,使白沙的紡織工業獲得大規模的發展,液體燃料管理委員會在白沙創辦國華動力酒精廠,夏仲實等投資興辦白沙水電廠。國家、地方、私營銀行達10餘家。白沙成為抗戰大後方的一個經濟文化重鎮。
1949年11月29日,白沙人民獲得解放,12月中旬,江津縣第五區委員會、第五區人民政府當即採取措施,安定秩序,恢復生產,白沙新運紡織廠由政府接管為國營企業,白沙水力發電廠由政府接管為公私合營企業,並建立百貨、糧食、鹽業、貿易四大國營公司。
1951年江津縣人民政府遷移白沙期間,在白沙創辦的江津縣農具廠、白沙人民印刷廠、江津縣白沙糖廠、江津縣化工廠等一批國營工商企業陸續建立,經濟逐步發展。
1958年,在“左”的思想指導下,輕率地發動大躍進、人民公社、大辦鋼鐵運動。繼後出現三年自然災害,使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極端困難。
1962年以後開始三年恢復時期,全鎮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生產很快得到恢復。
1963年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西南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李井泉來白沙視察時指出:“白沙鎮應決心發展工業生產,把消費城鎮變為生產城鎮”。李井泉與縣委書記凌文遠研究,決定在白沙新建八個國營企業。接著作出規劃,先後在白沙創辦機製糖廠、絲廠、機制磚瓦廠、蟾魚洞水電站等工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工農業生產再次遭到嚴重破壞。1979年,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糾正左的錯誤,撥亂反正,全鎮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街道工業蓬勃發展,農貿市場欣欣向榮。
1984年被列為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5年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2000年被評為重慶市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2003年被重慶市農辦列為“百鎮工程”鎮、重慶市建委列為45箇中心鎮之一、重慶市商貿委列為百個商貿鎮。
2004年,被列為重慶市小城鎮關鍵技術示範鎮。
2006年7月19日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全鎮綜合經濟實力連年穩居江津區“十強鄉鎮”,並曾躋身重慶“鄉鎮五十強”行列和四川省200強鄉鎮第七位。

文化歷史

白沙壩歷史上是與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齊名合稱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壩;也是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之一。
張豐毅(中)在白沙張豐毅(中)在白沙
2001年4月被命名為重慶市首批歷史文化名鎮。2010年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稱號。
白沙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個千年古鎮之所以能夠在20世紀的前半期名播遐邇,除了經濟興旺,人文薈萃之外,還因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及悠久的辦學歷史。
1868年清代延至同治七年,由鄧氏家族鹽業“江津幫”的奠基人鄧清漣(原名洪順,字石泉)出資與張元富發起打會集資,在黑石山創辦聚奎義塾,以後歷經書院、學堂、學校,辦學至今。創辦百多年,聚奎英才輩出、星出河漢、佼佼者眾。
聚奎學校是迄今巴蜀大地上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代書院之一的歷史名校。1992年,聚奎中學被列為全國名校之一。2012年9月26日更名為重慶市聚奎中學。
1905年清末,鄧鶴翔在白沙溜馬崗興辦了全川最早的女子國小之一的“私立新本女子學堂”( 現校址為重慶工商學校)。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時期, 淪陷區大批工廠企業、文化單位和社會人士隨國民政府內遷,當時遷來白沙最引人矚目的是學校。在時任國名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主持開辦全公費國立中學,開辦大學先修班後,白沙鎮力承重任。
1939年初,首先在白沙鎮成立教育部戰區中國小教師四川服務團,負責安頓來自淪陷區的中國小教師。
1938年重慶女子師範學校遷到白沙溜馬崗。
1939年4月12日,戰區教師第三服務團附設的第一中山中學班由重慶遷至白沙對岸的灘盤。辦至1941年8月方才併入設在德感壩的國立九中,成為其高中第三分校(“兩彈元勛”鄧稼先,茅盾文學獎得者王火,中國科學院院士夏培肅,當時都是該校的學生 )。
1939年川東師範也遷入到白沙。
1940年國立十七中由巴縣遷到白沙。該校辦至1945年8月,復遷金剛沱,改為國立江津師範。
1940年9月20日,教育部創辦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在白沙新橋開學。院長由原教育部督學謝循初擔任,教授中有胡小石、魏建初、盧前、吳伯超、臺靜農、唐圭璋、吳白陶、沙梅、余雪曼、柴德賡、李霽野、李何林等名流學者。自茲及今,這所女師學院都是全國唯一的女子最高學府,1946年8月遷至重慶九龍坡原交通大學(今美術學院)校址(由勞君展教授擔任院長),1950年合入西南師範學院(2005年7月與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為西南大學)。
也在1940年教育部特設大學先修班設於白沙驢溪半島,曹芻等名流在此任職,1946年併入女師學院。
1941年教育部又在白沙開辦第四中山中學,第八中山中學。
由教育部在白沙新建的還有國立女師附屬中學、國立女師附屬師範學校,川東師範建國先修班等中等院校。
同一時期內,白沙本土中、國小迭見增益。除最早的聚奎中學(1870年——至今);江津師範(創辦於1904年,1934年9月遷入“平教實驗區”在驢溪半島上建成的新校舍,學校辦學至今,2006年12月整合組建為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江津校區。2008年4月11日,更名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開辦於1930年的私立新本女子中學;白沙鎮區立女子國中而外。還有1941年秋又由周氏至德總祠及其支祠開辦了私立至德初級中學,由四川省平民教育促進會創辦了私立修平中學。
截至1942年為止,白沙鎮就有大、中、小等各類學校近40所,常年在校人數超過一萬多人。白沙鎮在抗戰時期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一個“學生城”,當世難匹,迄今罕見。正因如此白沙與沙坪壩、北碚合稱為重慶的三大文化區。
這樣一個“文化的重鎮”,在抗日戰爭時期,還匯聚了名目眾多的,層次不一的文化單位。國立中央圖書館(蔣復聰任館長)於1939年由重慶遷來白沙。相繼遷來的還有國立編譯館(陳可忠任館長)。
正因各級學校和文化機關、團體的大量匯聚,引來了眾多教授、學者、文學家、藝術家和社會名流,造就了白沙鎮在抗戰時期人文薈萃的繁盛局面。他們在此執教、任職、寓居、旅遊期間,創作了不少佳作上品,侵潤之功至為深遠。
1942年3月27日,大學先修班班主任曹芻兼任社長,創辦了《白沙周刊》。同年12月5日,由張仲衡發起,在光華路7號設立白沙實驗簡報社,創辦了《白沙實驗簡報》。白沙三青團亦於1942、1943、1945三年,陸續辦起了《白沙青年周刊》、《時代畫刊》和《民時半月刊》。
1942年3月29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殉難紀念日那天,由白沙音樂教育促進會與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合作,借驢溪半島江津師範學校場地,舉辦了“中國音樂月萬人大合唱”。由盧前撰寫《白沙鎮歌》歌詞,吳伯超指揮,這是中國音樂史上第一次史無前例的萬人大合唱。
1944年3月19日,時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偕其夫人李德全出席在白沙鎮西河壩舉行的節約獻金大會,為宣傳抗日,添制飛機,支持前方募捐。獻金大會上共募捐獻金650多萬元,創造出全川的最高記錄。事後,馮玉祥特撰《最愛國的市鎮——白沙》一文,滿懷激情地生動記敘了這次獻金大會。
解放前夕1949年春由吳漢驥承頭在溜馬崗新本女校舊址辦起了“白屋文學院”,吳宓、劉撲等都曾應邀前來授課。
解放後,1951年地、縣兩級在白沙創辦商業、農業、手工業、教育、文化、衛生、畜牧獸醫、中醫培訓等各種類型的專業學校8所,是白沙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從50年代開始在白沙鎮興辦的學校有江津縣白沙戲劇藝術學校,川南工業管理學校(1987年學校搬遷至重慶市北碚區歇馬鎮,2001年升格為大專層次的重慶職業技術學院,2007年與原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合併為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等高等院校。中學7所、國小10所,據1985年統計,在校學生6800人。
2007年,白沙的教育達到歷史以來的極盛時期,有各級各類學校50餘所,師生4萬餘人,是黔北及江津地區的教育文化中心。
悠久的歷史鑄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孕育出特有的魅力。著名愛國詩人、重慶大學創始人之一吳芳吉、地方史學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農學家程紹迥、氣象學家徐近之、細菌字家陳文貴、心臟病專家鄧慶曾、經濟學家樊弘、教育家顏實甫、愛國將領抗日軍長夏仲實、書法家周浩然、油畫家陳可之、作曲家王錫仁、前國家女排主教練鄧若曾、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將,原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現任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土木工程學家吳惠弼、當代科技創造發明家張朝吟等,都曾在這塊沃土上生活、學習或工作。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原國民政府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將軍、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梁漱溟、黃炎培、文幼章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財富。
白沙古鎮之張爺廟白沙古鎮之張爺廟

美食特產

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白沙名廚蔣春元創製的冰糖藕丸、綠豆團、夜露霜、蛋絲酒等菜品,都是膾炙人口的風味名小吃,被選入了1981年10月出版的《川東小吃》一書。
如今仍是江津、白沙這一帶百姓待客、會餐的必點菜品,小吃清香甜嫩、爽口化渣深受賓客的喜愛。
白沙用高粱燒酒,肇始於清初。到清末光緒年間盛極一時,全鎮有槽房300餘家,形成了槽房一條街。燒酒槽房多取驢溪水,因為驢溪歷經深谷淺灘,水質清洌,屬礦物質含量極少的軟水,好似貴州身的赤水河之於茅台酒一樣極適宜釀酒。所用的高粱,也是精選過的本土紅高粱。加上製作工藝考究,烤出的燒酒清澈透明,香醇可口,故爾廣受歡迎,至今暢銷省內外。
當時民間流傳的順口溜:“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燒酒中白沙”可見白沙燒酒的知名度。

影視文化

白沙作為抗戰時期文化重鎮,擁有厚重的抗戰歷史文化。抗戰歷史遺址達50多處,占到全區的80%,抗戰時期國民黨眾多黨政機關、學校、工業企業遷建白沙,很多歷史名人在白沙宣傳領導抗日運動。該鎮還擁有源自明清時期的歷史街區和古建築10000多平方米,朝天嘴碼頭是長江流域唯一保存完好的川江古碼頭。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都吸引了眾多劇組前來拍攝近代影視劇。
由於重慶白沙鎮與“老山城”時期的歷史風貌相似,並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山地民居建築,在這裡可以找到老朝天門、老解放碑的影子,還有老巷子、吊腳樓、會館、寺廟、書院等一應俱全,當地遂提出在抗戰遺址的基礎上打造“老山城”影視基地的構想。2006年以來,已有近30部影視劇以此為背景進行拍攝,平均每年有4至5部影視劇在這裡開機。
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

旅遊景點

古鎮景區

白沙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既有長江沿鎮而過,又有溪流環繞,既有怪石盤錯、岩谷深幽、瀑布高掛、古樹參天的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黑石山——滾子坪風景區,又有樸實厚重,古樸典雅的明清寺廟、學子書院、古街老巷,令人嚮往。
白沙古鎮之老閣樓白沙古鎮之老閣樓
古鎮傳統街區景區:位於白沙城區的東部,這裡北望長江,南倚山嶺,留有眾多清末民初的傳統民居和部分寺廟及西洋風格的洋樓。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處別有洞天。人們在這裡起居作息,鄰里鄉親來往密切,濃濃的鄉土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沉澱,令人回味無窮。
古鎮傳統街區樸實無華的建築風貌、起伏宜人的街巷空間、滄桑的吊腳樓、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優美宜人的風景名勝、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淳樸的民風民俗,都是白沙古鎮景觀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築類型豐富:寺廟、書院、洋樓、民居等,店鋪建築一應俱全,折射出各個時代的文化內涵。
建築風格和諧:白沙古鎮的建築風格一方面體現了移民文化的東南西北兼容並蓄和西洋文化的融入,另一方面又受巴渝地區民風影響,同時吸取了北方建築和微派建築的特色,反映在建築風格上,寺廟顯得古樸、厚重;書院顯得幽深、寧靜;洋樓則簡練、輕穎,傳統民居則樸素、粗放。這些不同風格的建築有機地組合,既體現了歷史的脈絡,又結合得自然、和諧。規劃布局適宜:白沙古鎮的建築,充分利用依山傍山,南高北低的特點,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又有有機統一。眾多民居隨地形高低錯落、隨宜布局、街巷、山石、綠化隨機組合、曲折蜿蜒、空間上極富變化、景觀上生動自然。
白沙古鎮之三王天子碑白沙古鎮之三王天子碑

驢溪河景區

有驢溪八景:飛瀑墜地、青竹環水、半島花影、東海日出、江邊晚霞、石筍奇峰、驢溪漁火、荷亭月色。
巴蜀盛景——鄰母洞位於溪畔岩壁上,是江津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風光獨特曾被明朝建文帝譽為“大明第一仙山,天下無雙福地”。
驢溪八景之江邊晚霞 攝影:劉弘驢溪八景之江邊晚霞 攝影:劉弘

黑石山景區

位於白沙鎮南郊約3公里處,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黑石山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入選美國出版的《世界風景名勝辭典》,被列入《美國旅遊辭典》。堪稱西部一絕。
白沙古鎮之東華街白沙古鎮之東華街
黑石山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平疇之中,一峰崛起,滿山碧翠,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綠球,它周圍驢溪環繞,岩谷深幽,山間怪石盤錯,古木參天鳥雀、白鶴、蒼鷺翩翩。 黑石山原名寶峰,後以多奇特的黑石而得名。山上約有500餘座磐石,星羅棋布、大小不同、形狀渾圓沉厚、千姿百態、碨磊突兀、參差錯落。鷹嘴石、函谷石、雙蛙石、二郎石等奇石都留下了動人的傳說為千古吟誦。
山中有明、清兩代的寺廟,有全重慶市惟一尚存、且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書院—聚奎書院,陳獨秀留寓白沙住址—鶴年堂(“鶴年堂”外觀為仿日式建築,內構為仿羅馬歌劇院式建築,當時被譽稱為川東第一大禮堂)。景區內有郭沫若、馮玉祥、于右任、吳宓、歐陽漸、周光召等歷代文人的手書題辭、石刻碑文、詩、聯七十餘處。在梅林、紫金林的綠樹叢中,有辛亥革命歷史人物肖湘之墓,有白屋詩人吳芳吉、史學家、書法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聚奎三傑)之墓。
主要景點有川主廟、寶峰峙、五百年樹齡的羅漢松、香樟王、聚奎書院、函谷石、石柱洋樓、九曲池、鏡橋、鑒止亭、夜雨亭、問梅亭、鶴年堂、鼓亭、鶴棲亭、綺笙亭、蕭湘亭、鷹嘴石、驢子溪、高洞瀑布等三十一處。
白沙黑石山風景區白沙黑石山風景區

磙子坪景區

位於重慶江津西南部白沙鎮境內,距白沙城區約20公里,這裡有數十萬畝原始森林,林海茫茫,人跡罕至,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海拔800——900米,年均氣溫14.5℃,極端高溫37℃,連同黑石山、大圓洞、塘河古鎮組成一個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95年被重慶市評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並列為四川省級森林公園。
白沙古鎮之石壩街白沙古鎮之石壩街
磙子坪,因形如石磙而上鑲坪壩故名。坪上有4湖、5洞、7寨、9寺、13溪、15瀑、奇岩怪石50處、200餘峰、1500畝竹子、4萬畝森林。磙子坪景觀別具,林深竹茂,湖靜溪幽,峰秀洞絕,石奇瀑美。其瀑內每隱岩洞,被譽為“水簾洞之鄉”。
倒流水瀑布:高156米,滾滾銀流,凌空直下,飛煙騰霧,氣勢磅礴。瀑隱岩洞三層,內有聞名遐邇的“醉仙岩”。其岩寬闊明亮,可容千人聚會,百人走馬。傳因八仙曾到此歌樂飲酒得名。遊客可入洞觀景,遊樂避暑,亦可立於瀑口縱覽江南秀色,領略瀑水倒流奇觀。
九重天瀑布:長110米,分九級奔騰入潭,人可到每級石灘上享受瀑水撞擊之樂,嬉戲留影之趣。
太平湖、鴛鴦湖、天堂湖、天台湖:水面寬闊,清澈明亮,林茂草豐,巷灣深幽。是垂釣泳樂、蕩舟觀景佳地。
九龍溪:因溪畔九龍洞故名。全長1755米,底面全為石灘。溪上瀑布九掛;溪畔有夫妻松、貓石、蛤蟆石、蜘蛛石、虎口石、胖官石、白雲寺等景點十餘處;源頭有千年紅豆樹。這裡是淌水嬉戲、摸魚沐浴勝地。
金堂竹海:茫茫翠竹,連綿五里。步入其中,樂而忘返。
白沙古鎮之鳳鳴街白沙古鎮之鳳鳴街
一線天:兩壁削立,距不過仞,狹長幽深。入內,仰望天縫一線;出外,可俯坪下田園阡陌,暮日血陽。清晨或雨後初晴,可睹千里雲海勝景。
千擔岩漢墓群:危崖鑿穴、絕壁作墓、雕刻圖象、栩栩如生。是研究巴蜀文化的寶貴資料。
張弓山仙女洞:冬暖夏涼,洞中套洞,盤環錯節,撲朔迷離,傳聞神奇,是遊人探奇玩耍樂地。
飛來峰:為方圓幾百平方公里最高海拔,遠遠望去猶如天外飛來寶塔一般矗立在最高處,山下是一片空曠的平地,實為一方寶地。從平地到峰頂有200餘米,峰頂最高海拔975米,峰頂最寬處只能放下一張八仙桌。到了飛來峰您就能深刻體會到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和蘇軾所作《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的意境。
磙子坪風景區集奇、險、雄、秀、幽為一體,融溪、湖、洞、石、瀑為一爐,誠迎八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避暑。
白沙古鎮之板板街白沙古鎮之板板街

影視基地

影視簡介

2010年底,《白沙古鎮保護規劃》獲市政府審批通過,預計投入10億元,修復老街區、修繕抗戰遺址、打造老重慶影視基地、建抗戰文化主題公園。2011年10月,白沙“老重慶影視拍攝基地”正式掛牌。
白沙鎮朝天嘴碼頭已成為影視劇拍攝時朝天門老碼頭的唯一替身。該碼頭建於明萬曆年間,作為鹽業和米業港口。碼頭上下七彎八拐,條石台階,77步,每步台階長2.3米、寬0.4米,酷似改造前的朝天門碼頭。據悉,將白沙鎮朝天嘴碼頭作為朝天門碼頭替身拍攝的已有10餘部電視劇,如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已熱播的《江姐》、《紙醉金迷》等。

部分影視劇

2007年6月,電視劇《重慶諜戰》在白沙拍攝。
2007年10月,電視劇《紙醉金迷》在白沙拍攝。
2009年8月,電視劇《江姐》在白沙拍攝。
2009年10月,電視劇《解放大西南》在白沙拍攝。
2009年12月,電視劇《黃炎培》在白沙拍攝。
2009年12月,電視劇《鋼鐵時代》(《闖關東》續集)在白沙拍攝。
2010年6月,電視劇《盧作孚》在白沙拍攝。
2010年6月,電視劇《兵臨城下》在白沙拍攝。
2011年5月,電視劇《霧都》在白沙拍攝。
導演:黃力如 主要演員:張豐毅、郭曉冬、於明迦、李佳芯、石天琦、葉靜。
2011年10月,電視劇《母親,母親!》在白沙拍攝(導演:李雲亮;主要演員:袁立胡亞捷斯琴高娃)。
2012年1月5日,電影《勇敢遊戲》在白沙鎮老重慶影視基地舉行開機儀式,並取景拍攝(導演:沈東;主演:李小璐立威廉方中信伊能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