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尾柳鶯指名亞種

白斑尾柳鶯指名亞種(學名:Phylloscopus davisoni davisoni)。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斑尾柳鶯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Phylloscopus davisoni davison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鶲科
  • 亞科:鶯亞科
  • :柳鶯屬
  • 白斑尾柳鶯
  • 亞種:白斑尾柳鶯指名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Oates,1889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小型鳥類,體長約10厘米。上體橄欖黃綠色,頭頂中紋淡黃綠色,側冠紋暗橄欖褐色,眉紋淡黃色,貫眼紋暗綠褐色,兩翅暗褐色,羽緣顏色同背,翅上具兩道淡黃色翼斑,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白色。下體白色沾黃。 相似種冠紋柳鶯體型稍大,最外側尾羽內翈僅具窄的白緣,眉紋和下體亦較白,不及本種黃。海南柳鶯和本種也很相似,但海南柳鶯上體較綠,眉紋和下體較黃,側冠紋較淡,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白色;而本種下體較淡,側冠紋較暗,僅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白色,次一對僅內翈端部白色。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橄欖綠色或橄欖綠色沾黃、呈橄欖黃綠色。頭頂中央具淡黃綠色中央冠紋,有的微沾灰色為淡灰黃綠色;眉紋淡黃色長而顯著,眉紋和中央冠紋之間的頭頂兩側為暗橄欖褐色,形成明顯的暗色側冠紋;貫眼紋暗褐色沾綠或為暗綠褐色,頰和耳羽淡黃綠色而綴褐色。腰鮮黃綠色,兩翅暗褐色,外翈羽緣黃綠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末端淡黃色,形成兩道黃色翅斑,有時前一道翅斑不明顯。尾亦為暗褐色,外翈羽緣黃綠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大部白色,次一對尾羽內翈僅具白色尖端。下體白色沾黃,胸側和兩肋沾橄欖綠色,腹中部乳白色,尾下覆羽淡黃色或淡黃白色。第二枚初級飛羽大多介於第八和第九枚之間或等於第八或第九枚。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肉黃色或角黃色,腳淡褐色或橄欖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7g,♀7-11g;體長♂102-106mm,♀101mm;嘴峰♂8-10mm,♀9-1mmm;翅♂54-60mm,♀52-55mm;尾♂41-47mrn,♀43mm;跗蹠♂17-19mm,♀16-18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落葉或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也棲息於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地帶。

生活習性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習性: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3-5隻成群。常在樹冠層、有時也在林下灌木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行動敏捷,快速地在葉叢間跳躍或飛來飛去,不易觀察。繁殖期間鳴聲清脆悅耳,其聲似‘踢西欺威-踢西欺威-’。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雲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地上,每窩產卵3-4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