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黃

發黃指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膚或眼鞏膜黃染的症狀。又叫做“黃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黃
  • 寒濕發黃:陰黃
  • 傷寒發黃:外感病邪而出現黃疸
  • 濕熱發黃:黃疸病之陽黃
寒濕發黃,傷寒發黃,濕熱發黃,小兒瘀熱發黃,蓄血發黃,瘀血發黃,小兒發黃,

寒濕發黃

寒濕發黃,屬於陰黃。見《證治匯補·黃病章》。指因寒濕郁滯,脾陽虛弱,膽液外滲引起之黃疸。患者身目發黃呈暗晦色,神疲畏寒,食欲不振,脘腹脹悶,大便不實,小便短少,脈沉濡或濡緩,舌淡苔膩。宜溫中化濕,方選茵陳術附湯、茵陳四逆湯、理中湯加味方。

傷寒發黃

傷寒發黃,外感病邪而出現黃疸。《景岳全書·雜證謨》:“表邪發黃,即傷寒證也。凡傷寒汗不能透,而風濕在表者有黃證;或表邪不解,自表傳里,而濕熱郁於陽明者,亦有黃證。”表邪未解者,證見發熱,身痛,脈浮,少汗,宜從汗散;濕熱內郁者,證見煩熱,脈緩滑,多汗,宜分消清利;陽明實邪內郁痞結脹滿者,宜先下之,然後清其餘熱。傷寒發黃,表邪未清而濕熱又盛者,治宜雙解,柴苓湯或茵陳五苓散主之;若內熱甚而表邪仍在者,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濕熱內實脹閉等證而外無表邪者,茵陳蒿湯主之。若因內傷勞倦致染病傷寒而見發黃者,但察其本無濕熱實邪等證,當以陰黃之法調補治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指黃汗、黃疸、谷疸、酒疽、女勞疸等五種黃疸為傷寒發黃。

濕熱發黃

濕熱發黃,屬黃疸病之陽黃範疇。見《丹溪心法·疸》。為濕熱相搏所致之黃疸。《傷寒全生集·辨傷寒發黃》:“濕熱發黃,一身盡痛,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色如熏黃,暗而不明也。”如熱重於濕,則色如橘黃鮮明,口渴較甚,治以清熱為主,兼用利濕消黃,用茵陳蒿湯、大黃硝石湯。如濕重於熱,治以利濕消黃為主,佐以清熱,方用茵陳五苓散、參苓滲濕湯、甘露消毒丹等。

小兒瘀熱發黃

《聖濟總錄》卷一百七十四:“小兒瘀熱在胃,或濕熱相搏,熏在肌肉,其證目黃,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傷寒,或得之邪氣,或得之風溫。皆脾胃氣虛,邪熱與谷氣相搏所為也。”治宜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用《證治準繩》地黃湯(茵陳、生地、川芎、赤芍、當歸、花粉、茯苓、澤瀉、甘草)加減。

蓄血發黃

《傷寒全生集·辨傷寒發黃》:“蓄血發黃者,其人身黃,脈沉結,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其人如狂,此為蓄血在下焦,用桃仁承氣湯下之,蓋血下則黃退也。”

瘀血發黃

瘀血發黃,見《醫學入門》卷五。又名瘀血黃、蓄血發黃。《證治匯補》卷三:“瘀血發黃,喜忘,如狂,溺清,便黑。”《張氏醫通·雜門》:“有瘀血發黃,大便必黑,腹脅有塊或脹,脈沉或弦,大便不利,脈稍實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氣湯。下盡黑物則退。”

小兒發黃

小兒發黃,指小兒頭髮色黃的病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血氣華於發。若氣血不足,則不能潤悅於發,故發黃也。”治宜滋腎養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湯加制首烏、菟絲子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