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酒

發財酒

大家在喝酒的時候都喜歡把酒瓶里最後的一點酒叫做“發財酒”。過年的時候去親朋好友家做客,一般都把最後的發財酒留給主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財酒
  • 外文名:facaijiu
  • 簡介:也指手中擁有大量可支配的財富
  • 中國特色:無酒不成宴
典故,發財,白酒,發財酒,白酒,

典故

六千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先民們把收穫的糧食貯藏在樹洞中,淋到了春天的雨水,從遙遠宇宙來的滾滾春雷擊中了幸運的古樹,樹上的鳥窩帶著鳥糞、羽毛等大量發酵所需的微生物一起掉進樹洞。雷擊引起古樹的燃燒,提供了必要的溫度。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幾個月後從樹洞中流出了芳香醉人的液體。美酒,第一次在造物主青眯的華夏大地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春雷造酒"。先民們把酒喝完了,酒還會從樹洞裡慢慢的滲出來。動物們聞香而來,喝醉了,睡著了,被先民們抓回去飼養。於是先民們把最後的酒稱為"發財酒"。

發財

通常指獲得了許多財富,也指手中擁有大量可支配的財富。
1. 獲得大量財物。  《禮記·大學》:“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鄭玄 註:“發,起也。言仁人有財則務於施與以起身成其令名,不仁之人有身貪於聚斂以起財務成富。”《金瓶梅詞話》第七九回:“雖發財發福,難保壽源。” 老舍駱駝祥子》五:“他想不到作官,發財,置買產業。”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著發財的門徑的。”
2. 謂獲取財物的手段。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土番點卯》:“然而刑胥捕役,以盜為生息,以地方失事為發財。”

白酒

發財酒

無酒不成宴,這恐怕是中國特色。
喝酒,不但喝出了酒仙酒鬼、酒聖,還喝出了酒文化。有些常在酒場上廝混的老客,肚裡那酒謠酒段子一套一套的。任你酒蒼蠅、酒蚊子,也被他勸酒勸得不端杯不成,不乾杯不行。如果酒瓶里剩下最後一點點酒時,總有人說著「發財酒發財酒」,把酒倒給你。似乎這瓶底的酒唱了真會發財的。
我曾問了多位給人倒發財酒的,問他們這發財酒典故源於何處?為什麼叫發財酒?結果沒一個人答得出。
我這人不會喝酒,見別人勸酒很怕很反感,尤其是所謂發財酒,我大不以為然。酒都喝得快瓶底朝天了,喝點瓶底的酒腳腳,能發財嘛。說起來節儉是美德,古人也說成以儉、敗以奢。但發財靠點點滴滴的牙縫裡省,總讓人難以相信,開源節流,開源是本,節流是次,沒有開源是創造不了財富的、積累不了財富的。
喝掉剩下的酒,最多是不浪費,怎么也與發財扯不到一起呀。
後來,我終於問到了一位學富五斗的高人。他告訴我:發財酒其實屬中國人的口彩。中國人的口彩講究諧音。如花瓶里插三把戟,諧音為「平升三級」,官宦人家最喜歡。如棗子、花生、桂圓、蓮子,諧音為「早生貴子」。發財酒最早是有人饞酒,邊酒瓶底的那一點點剩酒也不捨得浪費,都要倒出來喝掉。但饞酒實在不好聽。聰明的文化人就諧音為財酒,後來又引申為發財酒。傳到後來,幾乎沒人知道發財酒的本義與出處了。
這當然也僅僅是一家之說,但我覺得尚能自圓其說,至少我是相信的。
假如有人考證出另有出處,那自然更好。那就權當拋磚引玉吧。

白酒

(Chinese 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淨,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複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製而成的各類酒。  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主要為糧谷)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淨,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複合香味。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白酒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國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淨、無混濁,口味芳香濃郁、醇和柔綿、剌激性較強,飲後余香,回味悠久。中國各地區均有生產,以四川貴州、江蘇、陝西、河南、山西等地產品最為著名。不同地區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獨特風格。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餾酒,據考證,是以發酵酒演化而來,雖然中國早已利用酒麴及酒藥釀酒,但在蒸餾器具出現以前還只能釀造酒度較低的果酒或黃酒。蒸餾器具出現以後,用酒麴及酒藥釀出的酒再經過蒸餾,可以得到酒度較高的蒸餾酒,即中國白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