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空氣的人:普里斯特利傳

發現空氣的人:普里斯特利傳

本書介紹了約瑟夫?普里斯特利的一生。他是18世紀英國的激進思想家、科學家、神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的門徒,托馬斯?傑斐遜的朋友和導師。他分離出了氧氣,有效地發明了生態系統學這個概念,與人合創了基督教的一神論派教會,並在美國知識領域的發展上發揮了若干種關鍵作用。這是一個有關重大歷史變革的故事,涉及天才和友誼;這是一個未被歌頌的英雄的傳記,介紹了那些可改變世界的觀點,而這些觀點重塑了我們對史上最重要事件的理解。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he Invention Of Air A Story Of Science,Faith,Revolution,and The Birth Of America
  • 書名:發現空氣的人:普里斯特利傳
  • 作者:史蒂文·詹森 (Steven Johnson)
  • 類型:傳記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855602 
  • 譯者:閆鮮寧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頁數:142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發現空氣的人:普里斯特利傳》這是一個有關重大歷史變革的故事,涉及天才和友誼;這是一個未被歌頌的英雄的傳記,介紹了那些可改變世界的觀點,而這些觀點重塑了我們對史上最重要事件的理解。

作者簡介

作者:(美)詹森
史蒂文?詹森(Steven Johnson, 1968—),美國小有名氣的大眾科學作家和媒體理論家,其著作涉及科學、技術和情感體驗等方面,代表作有《每一件壞事對你都有好處》(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打開心靈

媒體推薦

一個被長久遺忘的國父……在美國創建200多年之後,建國時期的主要人物和他們的作用,早已基本排定。但是在《發現空氣的人》這本書中,詹森認為,普里斯特利是這方面的一個關鍵人物……美國最早宣揚希望和變革的人。
——《新聞周刊》(Newsweek)
如果有一個人體現了啟蒙的開明精神,他就是約瑟夫·普里斯特利。他使有著憂鬱和焦慮之情的開國之父們充滿樂觀和希望;儘管他是英國人,但仍然是最早的美國樂觀主義者。詹森寫的這部傳記,講述了普里斯特利做實驗的故事,同時也分析了科學和文化進步的理論,使人覺得它幾乎像普里斯特利本人一樣充滿創造力和令人愉悅。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詹森是後分類時代的一個標誌。本書以普里斯特利作為故事的支點,而故事本身又融合了“科學、信仰、革命和美國的誕生”等多種元素。使該書充滿生機的是,詹森描述了一個系統,普里斯特利及其同時代人在這個系統中找到古典科學的特點;不僅如此,他還拿該系統與後來的一些系統對照,使人可理解物質世界,並向科技愛好者說明我們與科學的古典時代已有多大不同……這種“長焦”的方法使該書成為一件理解我們今日之境況的工具,並且使其令人感到滿足……才華橫溢。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令人興奮……和普里斯特利一樣,詹森也是一位博學者……為了解釋為什麼一些觀點能在全世界流行,他利用了很多學科:化學、社會史、地理學,甚至生態系統學。
——《洛杉磯時報》(Las Angetes Times)
這本書不僅僅是常規的歷史或傳記作品,它更像是一個有關觀點史的案例研究,並且暗示著一種更宏大的分析理論。詹森是一個涉獵範圍極廣的人,對令人困惑的事實很感興趣,對探尋支撐社會現象的基本結構有罕見的熱情……對所有美國人來說,現在正是擁有一點詹森和普里斯特利那種無法遏制的希望的時候。
——《沙龍》(Salon)
我們今天難得聽人提到普里斯特利,但過去可不是這樣:在傑斐遜和亞當斯的通信中,他們有52次提到了普里斯特利,而提到華盛頓才3次。詹森用本書出色地解釋了這是為什麼……普里斯特利成就頗豐,而他對植物和氧循環的研究使他名聲不朽……本書真的是引人入勝。
——《俄勒岡人報》(The Oregonian)
詹森的思考方式令人驚奇,讀者因他廣泛的興趣而受益。這本書標誌著他重新回到了文化史……他那天馬行空的思想和玩世不恭的智慧,頗為有趣且引入思考。
——《西雅圖郵訊報》(Seattle Post—Inteelligencer)
詹森通過普里斯特利這個多稜鏡,折射了啟蒙思想的幾乎每一道光芒。
——《西雅圖周刊》(Seattle Weekly)
我們生活在一個令人煩惱的時代,它充斥著發生經濟大災難和科學政治化的種種跡象。現在恰恰是該學習普里斯特利的時刻,因為他經歷過騷亂、迫害及其他苦難,卻從未懷疑世界是朝向自由和知識增長的方向發展的。
——《紐約郵報》(Neu,York Post)
這本書對普里斯特利的一生有引入入勝的介紹。詹森對自己慣常的長焦手法,用得效果非凡。對於文化和科學相互交織的關係而言,這又是一本內容豐富、可讀性極強的佳作,而詹森作為一個細心的歷史學家,對令人困惑及可能棘手的問題,從來不給出容易的答案。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普里斯特利是名副其實的文藝復興式的人物,其興趣和技能涉及科學、宗教和政治領域。科學作家詹森把這三個主題編織在一起,並且描述了它們如何影響了普里斯特利的一生、早期的美國和美國的開國元勛們。詹森把這個故事講得通俗易懂,也鼓勵了讀者去思考在今天應如何看待這些主題。
——《圖書館周刊》(Library Journal)

圖書目錄

序言
致謝
前言漩渦
第一章電學家
第二章玫瑰和龍葵
第三章插曲:一座煤之島
第四章狂野的氣體
第五章宇宙中的一顆彗星

序言

在我開始寫這本書的前幾天,電視上播放了一個節目,是記者採訪競選美國總統的一位主要候選人。記者問他是否相信進化論,他以一種輕蔑的幽默口吻說:“我要競選美國總統,可你竟然問我這個問題,有意思。我不準備寫一本八年級的科學課本。我在爭取機會成為美國總統。”
這話很好笑,但這個玩笑僅在特定的智識語境中才有效果。這段話若要說得通,說話人必須與聽眾有一個基本共識:“科學”是某種專業的知識領域,政治領袖無需了解它也可辦好自己的事。想像一下,如果一位總統候選人在別人問及其外交經驗時,聲稱自己是要競選總統,不是要寫國際事務教科書,那會是什麼樣子,這個玩笑恐怕就不可笑了,因為我們都認為,有外交政策專長,是當總統的核心資格。但是科學呢?科學是由科研人員負責的。
我一直記著這段話,且本書的中心內容表明,這段話的基本假定從根本上就是有誤的。如果本書的故事有一個總的寓意的話,那就是知識成就的關鍵領域不應互相隔離,不應只交給專家管理,政治可以並且應該蘊含科學的灼見。本書的主人公處於這樣一種氛圍中,即各領域(政治、哲學、宗教和科學)的觀點在彼此之間都可輕鬆傳播。本書的主人公一化學家、神學家、政治理論家普里斯特利,一生都在這些不同的領域中耕耘。但是,該故事的其他中心人物——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in)、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傑斐遜——表明了,“八年級教科書”一說尚有其他解讀。肯定地說,這種解讀是反知識的,但從競選總統的意義來說,它是更具煽動性的。這種解讀肯定是非美國風格的。
在傳奇式的互相通信的最後14年中,傑斐遜和亞當斯共寫了165封信,反思了彼此間的合作和爭吵。在這些信中,他們提到富蘭克林5次,提到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3次;他們共同的朋友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僅被提到2次;相比之下,普里斯特利這個僅在美國待了10年(他人生的最後10年)的英國人,他的名字卻被提及52次。僅這個統計數字就表明,普里斯特利在這兩位開國元勛心中是多么重要啊!一方面是因為,他在傑斐遜與亞當斯爭吵及和好的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世界觀對這兩人有著深遠的影響,正如此前30年他的世界觀曾深刻影響了富蘭克林一樣。然而在今天,當最熱門的文章談到當年美國革命的一代人時,並沒有提及普里斯特利,僅把他當成一個腳註。本書試圖展示:普里斯特利為什麼被當時那些風雲人物如此看重——不僅在剛剛誕生的美國,而且在英國和法國也同樣如此。本書與其說是普里斯特利的傳記,不如說是他觀點的傳記。這些觀點是聯想和影響的連線,使他了解了科學、信仰和社會方面的史詩般的變化,也了解了英、美兩國歷史上某些最黑暗的暴民暴力事件和政治壓迫事件。
普里斯特利和他同伴的故事現在令我們如此著迷,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積極參與了多個領域的革命:政治、化學、物理學、教育及宗教。我寫本書的部分目的就是要搞明白一個問題,即這些革命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有些傑出人物同時參加了好幾個領域的革命。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在單一經驗的層面上回答;用純個人傳記的寫法,只寫這個偉人及其同伴的個人生活是不公道的;以寬泛的社會運動的角度,集中地描述知識領域的變化也是不公道的。於是,我採取的辦法是,通過多個層面和領域來回答上述問題——正如普里斯特利及其同伴一生所做的那樣。因此,本書是一本歷史類專著,介紹了啟蒙運動和美國革命,既描述了地球上的碳循環,也描述了火藥的化學特性,還介紹了咖啡館在歐洲文化中的興起,以及兩個朋友因受歷史逼迫而互相背叛的情感動力學。為答覆為什麼有些觀點可以改變世界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藉助化學、社會史、傳播學、生態系統學、地質學中的知識。上述那種連線的情感與我們專業知識文化的原則相違背,但它卻是普里斯特利、富蘭克林、亞當斯、傑斐遜及其同伴的第二天性。這些人就是我們的根。本書試圖還原他們的本來面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