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第一營

步兵第48師第144團第1營,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6集團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登城第一營
  • 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6集團軍
  • 軍部駐地:吉林長春
  • 原 代 號:81021部隊
簡介,著名部隊,部隊歷史,

簡介

登城第一營: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6集團軍
軍部駐地:吉林長春
原 代 號:81021部隊

著名部隊

“模範紅五團”----步兵第46師第136團
“模範紅十二團”、“平江起義第一團”----步兵第46師第139團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模範紅九連”----步兵第46師第136團第9連
“登城第一營”----原步兵第48師第144團第1營

部隊歷史

該軍的前身是解放戰爭中的晉冀魯豫軍區第1縱隊。是在南昌起義、平江起義及湘南暴動和閩西暴動等革命武裝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其中原第47師第139團的前身是井岡山紅4軍32團和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榮獲過“模範紅十二團”光榮稱號。第46師136團的前身是紅1軍團第2師第5團,在中央蘇區反 “圍剿”作戰中被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模範紅五團”榮譽稱號。抗日戰爭中發展成為冀魯豫軍區部隊。
1945年10月,冀魯豫軍區部隊組成晉冀魯豫軍區第1縱隊,轄第1、第2和第3旅,司令員楊得志,政委蘇振華,習慣稱為"楊蘇縱隊"。第1縱隊成立後即從冀魯豫北上參加平漢戰役,改歸冀熱遼軍區指揮,轉戰熱河地區。1946年12月南下回歸冀魯豫軍區建制,1947年3月與晉冀魯豫軍區第7縱隊合編,組成新的第1縱隊,轄第1、第2、第19 和第20旅,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委,隨後參加豫北、魯西南戰役。8月隨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參加了宛西、確山、豫東、鄭州等戰役。在淮海戰役中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黃維兵團第18軍。
1949年2月19日,第1縱隊在河南沈邱地區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歸第2野戰軍第5兵團建制,軍長尹先炳,政委王輝球,原第1、第2改為第46第、47師,以豫皖蘇軍區部隊組成第48師,原第20旅改為第18軍52師。4月參加渡江戰役,8月作為第5兵團先頭部隊進軍大西南,於11月14日解放貴陽。隨後又進軍四川,參加成都戰役。1950年1月回師貴州,執行剿匪任務,至 1951年1月殲匪10餘萬人。解放戰爭中,第16軍及其前身部隊共殲敵21.2萬餘人。
1951年4月第16軍北上河北整訓,第48師留在貴州,原第62軍186師調入。1952年11月,第186師改歸東北軍區,原第11軍32師(該師為當年太行縱隊的主力)歸第16軍建制,12月第16 軍入朝輪戰,擔負反敵空降和抗登入的作戰任務。朝鮮停戰的後,該軍於1958年4月最後一批回國,屬瀋陽軍區。1964年8月,該軍第46師136團9連被國防部授予“學習毛主席著作模範紅九連”榮譽稱號。1969年全軍重排番號時第32師改稱第48師。1976年步兵第46師曾參加唐山抗震救災。
1985年陸軍第16軍改編為陸軍第16集團軍,並編入坦克第4師、炮兵第10師(該師的前身第48軍143師是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 1950年12月改為炮兵第21師,裝備“卡秋莎”火箭炮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反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10師(1992年撤銷)。1998年後,步兵第47師改為吉林省陸軍預備役第47師,第139團改屬步兵第46師,步兵第48師改為摩步旅,坦克第4師改為裝甲第4師。2003年,第23集團軍撤消後,其摩步第68旅,第69師轉隸16軍,炮兵第10師改為軍炮兵旅,原軍反坦克旅轉為吉林省陸軍預備役反坦克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