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集

病中集

《病中集》是中國當代作家巴金的第四部隨筆散文集,主要描寫了巴金在生病當中的所見所感,發表於1984年12月。它與《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無題集》被譽為是部“講真話的大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病中集
  • 作者:巴金
  • ISBN:7020055508
  • 類別:隨筆散文集
  • 頁數:152頁
  • 定價:13.00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4-12-1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導語,收錄篇章,作品賞析,社會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導語

本文是本隨筆集,作者在生病過程中直面“文化大革命”帶來的災難,直面自己人格曾經出現的扭曲,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了一度出現的精神空白。

收錄篇章

“干擾”
再說現代文學館
修改教科書的事件
一篇序文
一封回信
願化泥土
病中(一)
病中(二)
“掏一把出來”
病中(三)
我的哥哥李堯林
懷念一位教育家
“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
談著作權
又到西湖
為《新文學大系》作序
我的“倉庫”
懷念均正兄
我的名字
我的日記
《茅盾談話錄》
病中(四)
我的噩夢
“深刻的教育”
關於《復活》
病中(五)
我的老家
再憶蕭珊
答井上靖先生
後記

作品賞析

巴金的《病中集》是《隨想錄》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四人幫和現實中存在的封建流毒進行批判。巴金創作《隨想錄》的目的,在於“卸下自己的精神負擔”、“酬答友情”、“揭穿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騙局,不讓子孫後代再遭災受難”。其中有對自身創作生涯的回憶,也有對故人的懷念,還有對文學藝術的獨到見解。
散文語言的質樸美,是指散文語言雖然質樸自然,卻渾融有味,以平淡見長,以本色取勝的自然美。其語言雖然質樸,但不是平淡,而是絢爛。蘇軾對語言的質樸美有“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等闡釋,也就是說,雖然文辭平淡清逸,平易質樸,但實際上蘊蓄淵深,意味雋永。在色彩方面,它不追求濃墨重彩,而追求蕭疏清淡。在運筆方面,未做精雕細刻,或是粗筆勾勒,而是筆隨意願等等。因此,散文的語言平易自然,素雅清新,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文采。散文語言的質樸美離不開真摯的感情,作家只有深切感受及體驗到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被其中所包含的感情所打動後,才能作出好的文章。如巴金的《病中集》,沒有華麗的詞藻,有的只是作者飽含真情的語言文字,清新自然,暢達自如,是我國現代散文的巔峰之作。

社會評價

《病中集》作者巴金直面“文革”帶來的災難,直面自己人格曾經出現的扭曲。他願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出現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終於寫作了在當代中國產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從而達到了文學和思想的最後高峰。

作者簡介

巴金(1904--2001)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參加反封建的進步刊物《半月社》活動。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衝破封建家庭的樊籠,來到上海、南京,進東南大學附中,並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1927年旅法在巴黎讀書,並開始了文學創作。次年回國從事文學活動,"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救亡工作。和魯迅有了交往。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與靳以合編《文季月刊》。抗日戰爭爆發後,和茅盾創辦《烽火》,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文聯二至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收穫》和《上海文學》主編,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82年獲義大利國際但丁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獎。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勳章。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戰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說《春天裡的秋天》、《憩園》、《寒夜》,散文集《新聲集》、《讚歌集》、《隨想錄》(5集)。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巴金巴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