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型心肌缺血

疼痛是心肌缺血缺氧時局部產生的代謝致痛物質刺激心臟感受器,引發痛覺的神經衝動,經相應脊髓節段的后角神經元以及中樞對該衝動調控後的最終反應。當痛覺的傳入衝動較強而中樞對其無明顯抑制作用,或痛覺的傳入衝動雖較弱但經中樞的加強作用,均可引起疼痛的感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疼痛型心肌缺血
  • 含義:缺氧時局部產生的代謝致痛物質
  • 症狀: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
  • 特點:疼痛與心肌缺血的原因無關
內容摘要,心肌缺血的症狀:,

內容摘要

疼痛是心肌缺血缺氧時局部產生的代謝致痛物質刺激心臟感受器,引發痛覺的神經衝動,經相應脊髓節段的后角神經元以及中樞對該衝動調控後的最終反應。當痛覺的傳入衝動較強而中樞對其無明顯抑制作用,或痛覺的傳入衝動雖較弱但經中樞的加強作用,均可引起疼痛的感覺。反之,若疼痛的傳入信號較弱,中樞對上傳的衝動又施以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則可產生輕微疼痛或無疼痛的結果。因此,有無疼痛僅是心肌缺血最終反映形式的不同。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
(1)疼痛強度常與心肌缺血的程度不相平行。即一些患者嚴重缺血時臨床上可無任何胸痛症狀;而另一些患者心肌缺血雖較輕微,但可有劇烈的疼痛感覺。
(2)疼痛與心肌缺血的原因無關。心肌缺血可由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和冠狀動脈痙攣所致,但疼痛的性質並無差別。再則無痛性心肌缺血可出現在冠心病各種類型的心絞痛中,如勞累性、自發性等。
(3)疼痛與心肌缺血的預後無關。心肌缺血的預後主要取決於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基礎心功能狀態、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部位以及心肌缺血的原因等,而與有無疼痛無明顯關係。
因此,有無胸痛就心肌缺血而言並無本質的區別,治療上需同等對待,甚至無痛性心肌缺血帶有更大的隱蔽性和危險性,更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心肌缺血的症狀:

專家指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一下這些情況,就該考慮一下是否得了心肌缺血: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4)、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聽到噪聲便感到心慌、胸悶者。
(8)、反覆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者。
那么,已經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1、心臟的不適感: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有時候發生突發的心動過緩。飽餐、寒冷、飲酒後出現胸痛、胸悶者。
2、牽涉症狀:心肌缺血的症狀還表現為左肩、左上臂放射疼痛,一般持續4分鐘左右,休息後可以自行緩解,但是會伴有大汗。可能出現與運動有關的咽喉痛及燒灼感、緊縮感,牙痛等。
3、呼吸系統: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同時伴有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4、血壓:心肌缺血的症狀還可表現為患者在出現心肌缺血時,往往血壓會發生降低的現象,當血壓降低到一定的時候,可能還會導致暈厥,情況十分緊急,需要及時接受治療。
同時,專家特別提醒,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目前醫學上將無症狀心肌缺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Ⅰ型、安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此型無症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症狀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預後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後的無症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後雖無心絞痛但確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較為多見。此型患者預後較Ⅰ型更為不良,尤其當左心室功能異常時,其死亡率為5%~6%。
Ⅲ型、心絞痛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中70%~80%同時存在無症狀心肌缺血,並且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必須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後症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後不良的重要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