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宗教

畲族宗教

中國畲族固有的宗教。該族約36.8萬人(1982),居住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和安徽 5省60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族宗教
  • 人口:36.8萬人
  • 分布:福建、浙江、江西
  • 國家:中國
畲族宗教,祭槃瓠,祭祖,喪葬,育嬰和除病,

畲族宗教

中國畲族固有的宗教。該族約36.8萬人(1982),居住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和安徽 5省60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社會文化和生活習俗受到漢族很大的影響;宗教信仰同漢族也頗多類似,但仍保持本民族的宗教的某些特點。

祭槃瓠

據畲族傳說,該族始祖是龍犬(亦稱龍期),名槃瓠。上古時,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太醫從皇后耳中挑出一條形狀似蠶的小蟲,育於盤中,忽而變成龍犬,毫光顯現,遍體錦繡。當時,高辛帝受番王欺侮,曾下詔求賢,榜示有能平番者,願將第三公主相婚配。龍犬得知,即揭榜直奔敵國,服侍番王三年。一日,乘番王酒醉,咬下其頭,渡海銜歸。帝大喜,但又不願將公主下嫁龍犬。正在為難之時,龍犬忽作人語:將我放在金鐘內,七天七夜便可成人。入鐘六天,公主憂其餓死,打開金鐘,果見已成人身,惟頭未變。槃瓠與公主成婚後,入居深山,後生三男一女。帝賜長子姓盤,次子姓蘭,三子姓雷;女稱淑女,配給鐘智琛。據此傳說,畲族每三年舉族大祭一次,典禮甚為隆重。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祭祀時除奉獻“麥精飯”、“染烏飯”、“桄榔面”等傳為槃瓠所喜食的特殊祭品外,還要摹仿狗的動作,並唱歌跳舞,有時還搞迎祖賽會。

祭祖

男子年滿16歲,要舉行祭祖儀式,名為“做醮”,又稱“度身”或“入籙”,頗類成丁禮。如本人父親已祭過祖,可由其擔任“度法師”,在祭祖儀式上作為自己的指導;如父未經祭祖,則須另請已祭過祖者擔任。此外尚需已祭過祖的五人共同襄助。祭祖多在冬季舉行。具體日期由巫師擇定,儀式一般都在祭祖者家中舉行。祭祀時,先祭槃瓠。廳堂中懸掛“祖圖”(按槃瓠傳說內容繪製的連環畫式的彩色圖像),神案上置放“祖杖”(一根頂端刻有狗頭或龍頭的木杖);並按姓氏、輩份、排行、年齡的不同,排列數目不等的香爐。另在紅布條上書寫祭祖人的姓名,繫於祖杖。作為祭過祖的標誌。祭過祖與未祭祖者的社會地位明顯不同,未祭祖者,父死不得作為孝子治喪。一家之中,祭過祖的人愈多,愈受人尊重。

喪葬

畲族認為,要使死者靈魂進入天堂,親屬必須為其做“功德”。要請風水先生選擇墓地,認為能得福地則福蔭子孫,人財兩旺。發喪前,請巫師念經。埋葬時,巫師高立墓頂,向墓坪揚撒麥粒和穀粒,讓子孫爭搶,回家藏於穀倉,認為可以使五穀豐登。

育嬰和除病

嬰兒出生前要請菩薩保祐分娩平安。出生後,要卜卦算命,如被認為命中帶“煞”,要及早請巫師來“過關”(祓禳儀式)消除,保祐平安成長。遇有疾病,則祈神問卜,延請巫師“做王”,驅鬼祛邪。儀式規模有大小之分。大者筵席較為豐盛,小的則相應較為簡薄。事畢,書符閉門,禁閉七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