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鱗苔

異鱗苔,拉丁名為Tuzibeanthus chinensis (Steph.) Mizut.,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長達60毫米,一回或二回羽狀分枝,橄欖綠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鱗苔
  • 學名:Tuzibeanthus chinensis (Steph.) Mizut
  • :植物界
  • :苔蘚植物門
  • :苔綱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習性,

形態特徵

莖粗達220微米。側葉卵形或矩圓形,長0.9—1.2毫米,寬0.7—0.8毫米,頂端圓或鈍,邊緣全緣。葉邊緣細胞11—17×7—11微米,中部細胞18—30×16—22微米,細胞壁薄,三角體大,中部球狀加厚明顯或缺,基部細胞相似於中部細胞。角質層平滑。油胞和假肋缺。腹瓣卵形,長為背瓣的1/7—1/5,通常強烈退化,頂端具1齒。腹葉近圓形,覆瓦狀排列或遠生,寬為莖的3—4倍,頂端不裂,邊緣全緣,基部常波狀插入莖。雌雄異株。雄穗生於短或長的枝上,頂端常有無性枝,苞葉3—10對,密集覆瓦狀排列,腹苞葉生於整個雄穗。雌器苞頂生,有一個新生枝,新生枝葉發生順序為細鱗苔型。雌苞葉卵形,頂端鈍,邊緣全緣。腹苞葉寬匙形,頂端不裂,邊緣全緣。蒴萼倒卵形,長1.2—2.4毫米,寬0.6—0.75毫米,具6—8個平滑的脊。

地理分布

產於嵩明、富民、安寧、河口、丘北、石屏等地。分布於陝西、西藏、四川。尼泊爾、緬甸、泰國、不丹及日本也有。

生長習性

生於樹幹及岩面,有時也生於石縫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