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族效應

異族效應

異族效應(other-race effect),是指無法分清外國人的長相。這是由於我們在知覺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知覺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族效應
  • 外文名:other-race effect
  • 釋義:無法分清外國人的長相
  • 提出時間:1991年
摘要,基本信息,產生原因,下降時段,臉盲區別,

摘要

異族效應(other-race effect),是指無法分清外國人的長相。這是由於我們在知覺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知覺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 從表面看來,“異族效應”和“臉盲”的表現都是認不出人,前者認不出異族的臉,後者認不出大部分的臉,貌似只是範圍和嚴重程度不同。但是實際上,產生原因大不相同。

基本信息

分不清外國人的長相通常被稱為“異族效應(other-race effect)”。這個現象早在1991年就被D·史蒂芬·林德賽(D. Stephen Lindsay)等人發現了:人們對於同種族面孔的記憶力比對不同種族的要好。之後研究者一直想要找到“異族效應”產生的原因。2002年,奧利弗·帕斯卡里斯(Olivier Pascalis)等人通過對6~10個月大的嬰兒的“其他物種效應(other-species effect)”研究,解釋了這一現象的產生原因。原來我們在知覺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知覺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

產生原因

什麼是“知覺窄化”?看看帕斯卡里斯等人的實驗是如何做的吧。被試者是小嬰兒,他們不會說話,也不能像成人一樣聽懂實驗任務,所以研究人員採用“習慣化(adaptation)”範式來進行這類實驗。他們給嬰兒重複呈現一張面孔,直到他/她不主動盯著這張圖片;一段時間後,再給嬰兒同時呈現兩張面孔,其中一張是之前出現過的,另外一張則是新的。研究人員根據嬰兒對兩張圖片的注視時間長短來判斷嬰兒對面孔識別能力。如果嬰兒的注視興趣或者注視時間主要集中在新異圖片上,就表明嬰兒能夠識別或辨別兩張圖片。
異族效應
研究人員運用這個範式實驗發現,無論出現的是人臉還是猴臉,6個月大的嬰兒對新異面孔的注視時間都顯著長於熟悉的面孔,這表明6個月大的嬰兒對人臉和猴臉都能進行很好的識別。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成人的實驗結果:成人對人臉有很好的識別能力,但對生、熟不同的猴臉的注視時間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成人不能識別猴子這一非人類的面孔。這說明,成人對人臉的識別優於對非人臉的識別。
採取事件相關電位方法研究東西方面孔記憶編碼的差異 (DM效應 ) ,從而闡明異族效應的神經機制。 14名被試學習和再認東西方面孔照片的實驗結果表明 ,無論記住與否 ,西方面孔產生的早期成分 (潛伏期 70~ 2 2 0ms)在頭皮額部有一個比東方面孔更為正向的變化 ,表明在此階段更多的資源分配於異族面孔 ,支持異族效應產生的特徵選擇假說。無論東方面孔還是西方面孔 ,記住與未記住相比較 ,則在額部和頂部產生潛伏期在晚期正成分(LPC)範圍的正走向變化 ,但西方面孔在 2 4 0~ 32 0ms潛伏期範圍內 ,DM效應較小。另外 ,東方面孔在枕部誘發出一個明顯的負波N2 6 0 ,而西方面孔產生的N2 6 0很小甚至沒有 ,反映了大腦對不同種族面孔的編碼機制有所不同 ,因而可能被稱為“種族特異波”。

下降時段

那么我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喪失了分辨猴臉的能力呢?9個月大的嬰兒對人臉和猴子臉的識別已經類似於成人的反應,也就是說這種對異類面孔的識別能力下降大約發生在6~9個月間。
異族效應
根據這一研究結果,戴維·J·凱利(David J. Kelly)等人以美國白人、中國人和非洲人的面孔作為實驗材料重複了這一實驗,並測試了中國嬰兒的識別能力。結果發現:這箇中國嬰兒在3個月大時,對美國白人、中國人以及非洲人的面孔都能進行很好的識別;6個月大時能夠識別中國人和美國白人的面孔,不能識別非洲人面孔;9個月大時只能識別中國人的面孔,不能識別美國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這些研究說明,在我們知覺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普遍發生了“知覺窄化”,喪失了這種分辨異族面孔的能力。這符合進化的需要——我們平日接觸得最多的是同族,準確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於社會交往和種族生存,因此人腦自動調試以適應需要。

臉盲區別

臉盲也叫“面孔失認症(prosopagnosia)”,指的是在大腦在面孔加工上明顯受損的群體,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為獲得性面孔失認症(acquired prosopagnosia)和發展性面孔失認症(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
前者是指由於後天(特指成年後)的疾病或者腦部創傷,導致顳葉中與面孔加工相關的腦區受損而出現的面孔識別障礙。獲得性面孔失認症也是最早發現的一種面孔失認症。
異族效應
後者指出生起就伴隨的特異的面孔識別障礙,不存在任何腦損傷或其他基本認知能力異常。發展性面孔失認症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並不是什麼罕見的問題。我們平常朋友間互相說的“臉盲”通常都是指這種類型。
現在對於發展性面孔失認症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其中不乏爭議。目前,許多研究者認為發展性面孔失認症很可能是對於面孔的整體性加工出現了問題。我們對於面孔的加工是整體性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辨認人臉時,會自動整體把握五官間的關係,而不是單獨編碼每個局部特徵,比如記憶對方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大腦對人臉的整體性加工,會出現“1+1 > 2”的效果,節省了我們的認知資源,免除了對於繁瑣的細節的記憶。近年來科學家們仍然不斷尋找新的實驗證據,以揭示面孔失認症的真正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