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吸蟲

異形吸蟲(Heterophyid trematodes)是一類屬於異形科(Heterophyidae)的小型吸蟲,體長僅0.3~0.5mm,最大者也不超過2~3mm。在我國常見的異形吸蟲有10多種,已有人體感染報告的共5種,它們是異形異形吸蟲(Heterophyes heterophyes V.Siebold,1852)、橫川後殖吸蟲(Metagonimus yokogawai Katsurada,1912)(圖14-21)、鉤棘單睪吸蟲(Haplorchis pumilio Looss,1899)、多棘單睪吸蟲[H.yokogawai Katsuta,1932]與台灣棘帶吸蟲(Centrocestus formosanus Nishigori,1924)。除前兩種在台灣報告的病例數較多外,在大陸人體感染的病例較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形吸蟲
  • 拉丁學名:Heterophyid trematodes
  • :動物界
  • :扁形動物門
  • :吸蟲綱
  • 亞綱:復殖亞綱
  • :復殖目
  • 異形科
  • :異形屬
  • :異形吸蟲
形態,生活史,致病與診斷,防治方法,

形態

異形異形吸蟲的成蟲呈長梨形,大小為1~1.7×0.3~0.4mm,口吸盤較腹吸盤小,生殖吸盤位於腹吸盤的左下方。睪丸2個,位於腸支末端的內側。貯精囊彎曲,卵巢在睪丸之前緊接卵模,卵黃腺在蟲體後部兩側各有14個。子宮很長,曲折盤旋,向前通入生殖吸盤(圖14-21)。蟲卵大小為28~30×15~17μm,棕黃色,有卵蓋。
異形吸蟲
圖14-21 異形吸蟲成蟲

生活史

異形吸蟲成蟲寄生在鳥類與哺乳動物的腸管。在我國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種類很多;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包括鯉科與非鯉科魚類,偶然也可在蛙類寄生。卵很小,23~30μm×12~17μm,外觀與大小都和華支睪吸蟲卵相似,鑑別有困難。生活史包括毛蚴、胞蚴、雷蚴(1~2代)、尾蚴與囊蚴。

致病與診斷

成蟲很小,在腸管寄生時可鑽入腸壁,因此蟲體和蟲卵有可能通過血液到達其他器官。在菲律賓曾在心肌發現成蟲,腦、脊髓、肝、脾、肺與心肌有異形吸蟲卵沉著,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重度的消化道感染可出現消瘦和消化道症狀。理論上,本蟲感染人體的機會不少,但因各種異形吸蟲蟲卵形態相似,與華支睪吸蟲卵形態近似,難於鑑別,主要以成蟲鑑定蟲種。

防治方法

主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未煮熟的魚肉和蛙肉,以防感染。可試用吡喹酮進行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