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東關國小

略陽縣東關國小

略陽縣東關國小位於縣城獅鳳路中段,始建於1957年。學校占地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操場面積2800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學生1093人。學校文化內涵深厚,辦學特點鮮明,在全體東小人不斷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實踐下,穩步發展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風格,成為縣域一所省級示範國小和省級素質教育優秀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略陽縣東關國小
  • 外文名:LueyangDongguan primary school
  • 簡稱:東小
  • 創辦時間:1957年
  • 校訓:讓讀書成為習慣
  • 主要獎項:陝西省示範國小
  • 所屬地區:漢中市略陽縣
  • 類別:公立國小
  • 類型:綜合
  • 屬性:公辦
  • 現任校長:郝舒茵
學校簡介,歷史沿革,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校園文化,校歌,現任校長,

學校簡介

◆近年來,學校狠抓內部管理的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先後投入800餘萬元改善學校辦學硬體設施。通過校園綠化工程,使校園“小”而充滿生機;實施部室建設工程,建起計算機室、圖書室、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實驗室、儀器室、科技館、陶藝室等22個部室;添置更新大量的教學儀器設備,體、音、美等器材,基本滿足了教學的需要;實施網路校園工程,安裝了電腦、電子白板、投影等多媒體教學設施,實現辦公自動化、校園網路化,提高了學校信息化技術水平。目前,投資近1600萬元的校園擴容工程正在穩步實施中,建成後將極大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1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7人,市級教學能手6人,市級名師4人,縣級骨幹教師18人。學校始終堅持“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研促發展”理念,著力營造濃郁的校本研修氛圍,通過“集體備課”努力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打造高效課堂。大力實施“名師工程”,著力建設一支有鑽勁、勇探索和善研究的骨幹教師隊伍。堅持實施“青藍工程”,開展老中青教師“傳幫帶”活動,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學校積極開展“教師論壇”、“同課異構”等豐富而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動,著力為教師的個性成長提供平台。
◆學校秉承“活動育人,文化養人”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活動為載體,給學生創設觀察、調查、思考、討論的平台,創建展示學生才華、展現學生風采、享受快樂童年的舞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針對學科特點,各學科組積極開展異彩紛呈的競賽活動和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音體美教師特長,組織開展器樂、聲樂、繪畫、書法、計算機、體育、英語、舞蹈、航模、陶藝類等社團活動,組建了學校樂隊、合唱隊、運動隊並堅持訓練,豐富了校園生活,取得了良好成效。
◆學校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季節變化等,開展了如“我們的節日”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冬季體育鍛鍊活動,“六一”慶祝、“春之歌”、“秋之韻”、“遊戲節”等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捐款助困獻愛心活動。這些開放而富有童趣、新穎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極大豐富了學生生活,陶冶了學生情操,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
◆“讓讀書成為習慣”是“東小”人的生活方式。“東小”教師把讀書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每學期,各年級和教研組都以“一封信”的形式給孩子們推薦優秀的書目,倡導“親子共讀”、“師生同讀”的方式體驗讀書的快樂,並舉行階段性讀書成果展示。學校還積極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舉行《弟子規》、《三字經》、《德道經》等經典誦讀。從“書香校園”的環境營造,到“書香班級”的創建,到教師的引領薰陶,再到學生的自主需求,讀書已經全面融入了東小的校園生活,並成為東關國小獨具特色、極富知識、充滿智慧的校園精神、文化活動。

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略陽解放時,縣城只有一所國小——城關鎮國小。五十年代中後期,略勉(略陽—勉縣)公路和寶成鐵路相繼建成通車,城區人口驟增,縣城一所國小不能容納全部兒童入學。加之東關片區學生到城關鎮國小(原高台國小)上學,中間隔著八渡河,平時涉水乘船很不方便。到夏、秋雨季,河水暴漲,學生只能停課在家。1957年3月,縣文教科一方面組織力量籌建東關國小,另一方面,暫用鐵路八段材料處遺留的草房20間,辦起東關教學點。教學點設4個班級,教師4名。1958年9月東關國小正式成立。原城關鎮國小改名高台國小。
1962年3月,縣機關幼稚園屬東關國小附設,“文革”動亂時停辦,東關國小也改名“東方紅國小”。
1977年附設國中班,1985年,附設中學班達12班660名學生。同年12月第二中學成立,國中學生和27名教師併入二中。東關國小成為名副其實的縣屬重點國小。
1990年學校有7個年級(包括學前班2個班,95名學生),18個教學班,44名教職工,805名學生,老師中有共產黨員17人,共青團員5人。領導中有專職書記1人,校長1人,教導、總務主任各1人,少先隊專職輔導員1人,兼職團支書1人,兼職工會主席1人。教學設備有教學樓1棟、18間教室;辦公樓1棟28間;家屬樓1棟,19戶。生活用房20間。勤工儉學印刷廠1個,廠房3間,勤工儉學服務部門面7間,學生單桌、單椅課桌凳820套。
1992年投資57萬元修建磚混結構五層綜合樓一幢,93年竣工。
2005年4 月實施危房改造項目,拆除臨街危樓(三層、同縣幼稚園共享),在校園西側13間平房原址上修建框架結構五層教學樓一幢,2006年6月竣工。
2008年5月12日遭遇“5·12汶川大地震”,校舍略有損壞,師生安然無恙。
2009年5月災後重建項目(天津援建)全框架七層綜合樓開工建設,2010年竣工。
2009年~2011年正值略陽縣接受“普及實驗教學”和“雙高普九”驗收之際,學校按省頒標準配備實驗儀器、體育器材及教學用具,規範建設各類功能部室21個,安裝宣傳欄,美化校園環境,提高校園文化氛圍,順利通過“普及實驗教學”和“雙高普九”驗收。此項工作促進學校常規管理、隊伍建設、硬體建設、校園文化逐步完善和提高。期間學校被命名為“陝西省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陝西省科研興校明星學校”、“陝西省少先隊紅旗大隊”、“漢中市規範化學校”、“漢中市精品學校”。
2015年啟動校園擴建工程,投資800餘萬,計畫拆除縣教研室、招生辦及縣教研室家屬樓,新建5420平方米教學綜合樓,拆除舊磚混結構綜合樓,新建50米文化長廊和小型舞蹈,建設2000平方米塑膠運動場。

辦學宗旨

為孩子一生髮展做準備

辦學理念

讓讀書成為生活方式
讓運動成為生活習慣
讓藝術成為生活追求

校園文化

略陽縣東關國小校徽
略陽縣東關國小
略陽縣東關國小校徽
釋義:
1、校徽紅色圖形分別是“東關國小”的首字母(d、G、X)的草書及抽象體現。同時D和G組成一個背著書包高興跳躍充滿活力的同學。總體體現了東關國小的校名內涵,深具識別性。
2、背景為藍色的天空,寓為學生成長的空間。
3、下面淡藍色圖形代表書和抽象的海洋波浪,也寓為知識的海洋同時也看作是海洋邊上的一個堤岸碼頭,寓為國小是駛向知識海洋的起始堤岸碼頭。紅色球體寓為太陽(也是人頭的抽象體),同時也寓為老師。體現東關老師(園丁),“捧著一顆心、不帶一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用她們的光和熱撫育這些幼苗成長(小學生)“整體取東關人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托起早晨的太陽和祖國未來希望”之意。
4、圖形周邊用深綠色象徵生命力或活力。
5、總體寓意:緊緊圍繞“東關國小”校名為基礎,以基礎教育為主體,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之原版的校名和落款題字是該徽標獨具學校特色,深具識別性。
東關國小校園電視台台標
略陽縣東關國小
東關國小校園電視台台標
釋 義:全圖以東關國小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變形而成,以暖色為主調。DG化身鳳凰,代表東關國小坐落於略陽鳳凰山下,美如鳳凰的東小教師,培育的學子如鳳凰飛出貧困山區,飛得更高更遠;XX化為心型鳳冠,象徵東小人愛生如子,愛校如家。鳳冠昂揚向上象徵東小這顆略陽教育明珠,鳳舞九天,永立潮頭。台標以金黃為主,喜慶吉祥,預示東關國小校建後,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東小人的必定燦爛輝煌。(設計: 洪佳 釋義: 葉和平)

校歌

嘉陵江畔,鳳凰山下
有我們美麗的校園
綠樹成蔭桃李芬芳
親愛的老師哺育我們成長
東關國小灑滿陽光
看雛鷹在藍天飛翔
文明團結,勤奮向上
少先隊員胸懷理想
刻苦學習,全面發展
熱愛科學,走向未來
讓我們攜手勇敢向前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樑。

現任校長

郝舒茵,女,漢族,黨員,高級教師,本科學歷,1985年畢業於漢中師範學校, 2002年任東關國小書記、校長,曾任縣委候補委員和三屆市黨代表。任職以來,學校先後榮獲省“教科研明星學校”、省“素質教育優秀學校”、省“依法治校先進校”、市“首批精品學校”多項殊榮。她個人被評為略陽縣首屆“十佳校長”和“陝西省國小骨幹校長”、“陝西省關心少先隊工作好校長”、“陝西省教科研工作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市級“三八紅旗手”、2010年被省工會命名為“五一巾幗建功標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