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自強

申自強

申自強,男,漢族,1950年生於河南鄭州。中華興禮實踐第一人,論語中道學創立人,26國學網論語課堂主講,26國學網儒家禮儀師總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申自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鄭州
  • 出生日期:1950年
簡介,實踐成果,

簡介

新世紀開始,行萬里路,讀一本書,走十五省,歷十三載,終明中道。講學《論語》中道,傳播;人生十禮。編普及本《新本論語》,作《論語中道學》。實踐於各地,簡明易行後,提出小學生普及半部《論語》,大學生普及《論語》中道學,社學普及人生十禮,建設文化中國。

實踐成果

一、解構、重構《論語》,編成學生易讀易記的普及本《新本論語》,使《論語》可以輕鬆容易被小學生掌握。
二、明禮道。華夏文化的價值觀用“禮”的形式傳播。禮道價值觀是“雙向對等”價值與“有序有位”價值的兼兩和統一。華夏文化是群體有位的共存文化,希臘文化是個體爭賽的汰敗文化。前者實行共存制,後者實行淘汰制。皆人性之兩求。古華夏和古希臘兩種文化交合,生成人類新文化。
三、明文化復興之道。方法是復禮。禮儀動作和禮儀往來所承載的價值觀新生,文化即新生。起始像小學生讀《論語》一樣簡易。社會的起始步是“人生大禮”,校園的起始步是“灑掃應對進退”。
四、從《周易》中發現“中道方法論”,古代華夏文化為人類提供新思維。
五、用“中道方法論”講《論語》。用新價值主持社會禮儀、人生禮儀和校園禮儀。
六、證成“禮德價值觀”具人類普世、永恆價值。 七、用“中道方法論”講《論語》。選擇一省市開始,輔導小學生讀《論語》,推廣“普論”教育。
八、實踐興禮之方。社會階層從兒童“養正禮儀”開始,社區起始步是“人生大禮”,校園起始步是“灑掃應對進退”。成《禮儀手冊》、《養正禮儀》、《中國禮儀文明復興方略》。
九、提出並實踐文化建設“普論”“普禮”口號。
1968年文革期間,作為知青返鄉,於社會最底層見社會深層結構,識專製造成之國民性另面:仇恨、嫉妒、等級、欺壓、暴虐與忍從,知產生殘酷鬥爭之本因。萌志從“行為更新”“改變風俗習慣”入手,改造和新生國民性。曾師從民國遺賢陰玉椿老先生學習儒學經典。1976年後,進行數年文學創作,以圖國民性再造。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數問道於台灣批判大家柏楊先生。在國民性批判中,轉入復興儒學。
1997年,從單位辭職,專事於儒學普及實踐。1999年,研究與實踐相結合。2000年,實踐與企業管理相結合。2001年,研究禮儀之教化功用,成《孔教與天信仰》。2002年,實踐《論語》講讀進學校,重構《論語》,編成簡明易讀的《新本論語》。2003年,實踐讀《論語》與行禮儀結合。2004年,用“中道方法論”講《論語》。2005年,每周末對社會公眾講《論語》,實踐社會禮儀。知“禮道價值觀”,用於《論語》教學和興禮實踐。
2006年春節期間,在鄭州城隍廟帶領民眾行禮儀,日日上千人參與,連續半月。2006年4月5日,在鄭州文廟為十一中北校初一年級四個班學生主持全國首例成童禮。後行游全國各地。2006年下半年,在廣州信孚教育集團、珠海平和書院、番禺陳氏教育實踐讀《論語》、行禮儀。
2007年,在北京孔廟國子監帶領學生習禮儀,舉辦“家長禮儀課堂”,主持北京孔廟國子監“首屆重陽節敬老禮”,主持大學生、中學生對孔子行“拜師禮”。實踐“讀論語行禮儀”進北京市街道社區,進北京市中國小校。
2008年,實踐繼續深入。在雲深書院所在地武漢市新洲區,輔導四所學校開“國學課”,在附近學校推廣“成童禮”和“成人禮”。在多個城市實踐“儒家婚禮”,在北京孔廟國子監主持“第二屆敬老禮”,在多所大學、書院講“中華禮儀”。在廣州孟母堂推廣“養正禮儀”。
2009年,在北京孔廟國子監參與主持“清明節”“端午節”禮儀活動,主持北京孔廟高考狀元“成人禮”及數場“開筆禮”。在廣西桂林、雲南建水文廟、河南商丘芒碭山景區主持多場大型開筆禮、成童禮、成人禮、婚禮、敬老禮,輔導當地幼稚園和國小學國學。參與《新京報》社區活動,在北京朝陽區水郡長安社區宣講“家禮”,在大興區“青島嘉園”社區實踐“論語進萬家”。應馬來西亞華人青運組織邀請,傳播社會禮儀,宣講中華禮儀文明要義與華人精神。
幾年來,足及河南、山東、廣東、河北、江蘇、貴州、浙江、北京、湖北、內蒙、雲南、廣西等地,於幼稚園、國小、中學、大學、孔廟、祠堂、書院、村莊、企業、團體、教育機構、旅遊景區、城市及鄉村居民社區、電視媒體,尋求“讀論語、行禮儀”之地,實踐並形成了家禮、人生大禮、校園禮儀、企業禮儀、社區禮儀、節日禮儀、校園養正禮儀等禮儀體系。主持了數十場命名禮、進學禮、成童禮、婚禮、祭禮、企業立社禮、授職禮、簽約禮、嘉獎禮。在興禮實踐的基礎上,編成《禮儀手冊》。在論語教學實踐中,編成普及本《新本論語》。知文化建設從普及論語、復興禮儀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