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渠侯官遺址

甲渠侯官遺址

甲渠候官遺址又稱破城子,位於達來庫布鎮南24km處納林河、伊肯河之間的戈壁灘上。為居延都尉府西部防線甲渠候官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該遺址處出土了萬餘枚漢簡,甲渠候官遺址因此而聞名於世。漢簡的發現與研究,為該地區的人文歷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史學資料。所謂候官者,執掌偵伺刺探情況官員之謂也。《資治通鑑·齊高帝建元元年》:“候宮千數,重罪受賕不列,輕罪吹毛髮舉,宜悉罷之。” 胡三省 註:“ 魏太祖 置候官,以伺察內外。”

基本介紹

甲渠候官遺址(破城子),發掘遺址,

甲渠候官遺址(破城子)

居延甲渠候官遺址是一47.5×45.5米的城堡,夯土堡牆厚2米。門在東牆偏南,門外有曲尺形護門牆。院內建居室、倉庫等。其中一間5×8米,當是侯官住室。城西北角外附建一小堡,方23.3米,土坯砌牆厚達4.5米,向侯城內開門。堡內靠西牆建屋,靠壁有磴道可登上牆頂,牆下曾出土有斗的柱子,說明小堡頂上建有大型防守瞭望用建築。
發掘前,遺址大部為砂礫掩沒。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雙重塞牆遺蹟。

發掘遺址

1930年,西北科學考察團掘獲漢簡5000餘枚。1974年甘肅居延考古隊進行了發掘。障塞為一土坯方堡,基方23.3平方米,厚4—4.5米,殘高4.6米,結構為由三層土坯夾一層芨芨草築成,草層間距45厘米。門在東南角。障內堆積近頂,兩側有台階馬道可登城頭。建築毀於大火。
塢北連障牆,方47.5X45.5米,夯土牆厚1.8—2米,殘高0.9米左右,牆面抹草泥白灰,塢門在東牆,外有曲壁似瓮城形制。塢四周3米內埋尖木樁四排,史書和簡冊謂之“虎落”,塢頂女牆嵌有“轉射”,塢內房屋37間。障塢內出土木簡計3434枚。塢南50米,有方形夯土台,候官的專職隙望哨。塢東灰堆,出簡3222枚,實物739件,與其他出土文物,總計簡6865枚,實物881件。重要的有弓箭、銅鏈、轉射、鐵甲、轆轤、貨幣、鐵農具、網墜、獵具、木柱斗、木板畫、竹笛等。木簡堅固如新,字跡清晰。箭頭、箭桿、箭羽完整,實屬罕見。 額濟納的廣袤戈壁充滿震撼心靈的力量,它用沙塵凝固了漢晉、西夏、大元這些古老王朝的背影,感覺那么近,又那么遠。
甲渠侯官遺址(內蒙古額濟納旗)甲渠侯官遺址(內蒙古額濟納旗)
這些出土文物中,“居延漢簡”帶給額濟納的榮譽最多。1930年前西北科學考察團在被當地人稱作“破城子”的甲渠侯官所發掘出漢簡5000餘枚,1972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到此作了全面發掘,共出土漢簡7000多枚,《烽火品約》、《甲渠侯請罪》等漢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