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7N9流感

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種。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發現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並且也尚未有疫苗推出。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甲型H7N9流感
  • 其他名稱:人感染H7N9禽流感
  • 主要病因:“H7N9禽流感”病毒
  • 傳染性:有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是
訊息背景,提案建議,更改理由,專家觀點,相關連結,

訊息背景


去年3月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相繼發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一時之間,老百姓談‘禽’色變,家禽業迅速遇‘冷’萎縮。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劉璠給出了一組數據:據測算,2013年全行業損失1000億元,占產值的近20%。今年1月行業損失200億元,占產值的30%以上。現在中小型家禽企業大量歇業,大型龍頭企業將減產30%,種禽企業減產30-50%。一些銀行取消了對家禽業的貸款或逼迫還貸。許多企業資金鍊斷裂,家禽業已陷入崩潰邊緣。
“吃雞肉不會感染禽流感。”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在發布會上為家禽業“正名”,打包票吃雞安全。然而,廣東昨天又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這下又引起了網友的擔心,悲觀地吐槽:“短時間內,炸雞和啤酒也拯救不了家禽業了”。現代快報記者昨天了解到,對於家禽業遇冷的現狀,兩位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建議,應立即將“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為“甲型H7N9流感”,以拯救家禽業。

提案建議


把現有名稱“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為“甲型H7N9流感”。
在劉璠看來,上述事件定義並命名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致使消費恐慌,這是家禽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這實際上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據悉,國家流感參考實驗室檢測表明,此次人感染“H7N9”病毒為偶發、散髮型,並未發生人際間有效傳播。到目前為止,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病毒是通過家禽直接傳播給人的,病毒傳播途徑尚未搞清,養禽場也未檢出H7N9流感病毒,家禽從業人員很少感染。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H7N9流感病毒在人、禽體內都可檢測到,用某種特定動物命名不科學、不合理。而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三大國際組織發布《甲型H7N9流感病毒術語規範》,建議對於媒體溝通,使用“H7N9”或“H7N9病毒”這樣的辭彙代替。
但我國有關部門未予採納,仍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對媒體發布。對農業部建議改為“H7N9流感”的要求,也以“將會引起相關國際組織、國家質詢,並可能引起公眾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誤解”為由予以拒絕。劉璠認為,這樣的命名不科學不合理。
無獨有偶,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陳瑞愛早在1月25日就向全國人大提交了一份建議,並在標題冠以緊急建議,希望更改“H7N9禽流感”病毒名,改名為“甲型H7N9流感”,並且附上80家禽養殖企業的簽名。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其實爭議較大的就是“禽”要不要出現在名字中。據報導,世衛組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在國際專家和一些相關部門達成一致意見之前,依然保留這個病毒目前的官方名字。媒體如需要,可用“H7N9”或“H7N9病毒”等簡稱。

更改理由

現在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命名極不科學,命名依據也不足。H7N9病毒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並不僅僅存在家禽身上,很多哺乳類動物也有發現。迄今H7N9的具體來源和傳播機理仍不明切,
甲型H7N9流感
實際上,現在爭議較大的就是“禽”要不要出現在名字中。根據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流感病毒的命名規則,流感病毒的規範命名為“型號/宿主/分離地點/分離實驗室毒株序號/分離時間/HnNn”,因此不應該加“禽”字。
在今年(2014年)1月,農業部獸醫局局長張仲秋在答記者問時提出,去年4月份WHO、OIE、FAO等三家國際組織專家就“H7N9禽流感”名稱會商,建議媒體使用“H7N9流感”或“H7N9病毒”的名稱。
建議有關部門立即啟動“H7N9禽流感”病毒正名工作。將“H7N9禽流感”病毒正名為“甲型H7N9流感”病毒。

專家觀點

農業專家:還不能肯定是哪種動物傳播給人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首席專家、禽流感專家組專家畢英佐是最早提出要為H 7N 9“正名”的人。近日,畢英佐認為國家流感參考實驗室檢測表明,人感染為偶發、點發、散髮型,並未發生人際間有效傳播。且從家禽中分離到的H7N9流感病毒對家禽屬於低致病性或無致病性流感病毒。
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研究還表明,禽源病毒與從人身上分離到的病毒不同,還不能肯定是哪種動物傳播給人,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病毒是通過家禽直接傳播給人”。主管部門就命名為“人感染H 7N 9禽流感”太過倉促。
衛生專家:絕大部分病例具有活禽市場暴露史
針對有專家提到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H7N9病毒是直接從禽到人”,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流行病學專家近日表示:“如果等到有鐵板釘釘的證據,到時候再來預防就晚了。”該專家認為,從目前的病例來看,絕大部分的病例都具有禽類暴露史。廣東省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首席專家何劍峰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稱,截至目前,廣東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有活禽市場暴露史的占八成多接近九成。
“這與H1N1從‘人感染豬流感’改為‘甲型H1N1流感’不同。”該專家表示,目前H7N9尚未像H1N1一樣,出現持續人傳人的現象,傳播途徑仍然為禽到人,所以在他看來,短期內如果病毒未變異,WHO也不會提出修改病毒的官方名稱。

相關連結

社交媒體可簡稱“H7N9病毒”
去年(2013年)4月16日,WHO官方網站就發布了一份名為《規範甲型流感H7N9病毒術語》(Standardization of the InfluenzaA(H7N9)Virus Term inology)的說明(下簡稱說明),對H7N9在各種場合的使用名稱進行了規範。說明表示,這是來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WHO的專家一起討論達成一致命名意見。
根據說明,核心術語“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avian influenzaA(H 7N 9)virus)將會在科學性或技術性等的報告中使用。不過,這個術語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可以有一些改變,比如叫:“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雞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或“豬感染H 7N 9禽流感病毒”(如果在豬身上發現)。
WHO媒體聯絡人GlennThom as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說明在第三點有提到,在媒體使用上,尤其是在類似於tw itter這類的社交媒體上,會更喜歡使用儘可能短的詞語,所以有需要的話,可以使用像“H7N9”、“H7N9病毒”或“甲型H7N9流感”這類術語作為替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