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都元帥

田都元帥

田都元帥即田公元帥,原名雷海青,唐朝莆田縣人、玄宗時期著名宮廷樂師。為了紀念雷海青傳播梨園樂技之功以及緣於對其忠烈精神的崇仰,興化民間藝人遂將其神化,尊為“田公元帥”,奉為戲神。

基本介紹

  • 本名:雷海青
  • 別稱:相公爺、田公元帥、昊天帝子
  • 所處時代:唐朝
  • 出生地:莆田縣
  • 出生時間:唐·武周·萬歲登封元年(696年)
  • 主要成就:被世人尊奉為“戲神”
祖廟介紹,歷史文獻,人物生平,主要慶典,主要成就,關於名號,口頭文化,相關故事,文化價值,信仰傳播,主要劇種,

祖廟介紹

瑞雲祖廟,坐落於莆田荔城區拱辰村的辰門兜,古稱頭亭,奉祀的主神田公元帥,是莆仙地區和八閩各地民間及戲劇界共同崇奉的戲神。
瑞雲祖廟是全國戲曲行業信仰田公元帥最有影響力的祖廟,其始建年代失考,明嘉靖年間毀於倭亂,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重建,清聖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擴建。傳說因唐朝宮廷樂官雷海青在與叛臣的殊死搏鬥中壯烈捐軀,忠魂顯現在彩雲中而得名。
田都元帥
2003年以來,英、德、美、日、加等國家地區眾多專家、學者相繼組團來瑞雲祖廟考察調研,其中一塊清乾隆年間的“志德碑”,是研究莆仙戲及戲班活動的重要文獻。

歷史文獻

據歷史文獻載,雷海青,唐朝莆田縣人、玄宗時期著名宮廷樂師。因其出生時、嘴巴周圍皮膚黝黑,父母以為不祥,就把他抱放在村外路旁的田埂邊。飢餓使他嗷嗷大哭,此時一隻小毛蟹爬了過來,用涎沫餵他。恰逢一木偶戲班途經該地,將他收養,見他頭上戴的帽子繡有一雷字,就取名“雷海青”。在戲班長大的雷海青、學會了彈奏各種樂器,尤其是琵琶和篳篥(筆者按:篳篥,一種古老的笛管樂器,曾經有人認為在我國已失傳,後在莆仙戲中被找到,莆仙戲至今還在運用)。後被選入宮,才華橫溢的他、得到了唐明皇的賞識和器重,於是委任他為梨園教官。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安祿山於洛陽稱帝設宴慶賀,命梨園子弟教坊樂工前來祝興,對唐明皇忠心耿耿的雷海青、拒絕為安祿山彈奏,把懷抱的琵琶擲於地上、並痛訴安祿山的不忠、叛國等惡行,終被惱羞成怒的安祿山殘忍的殺害。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明皇感其“忠烈”誥封其為“天下梨園大總管”。
唐代、莆仙戲曲的雛形就已初步形成,據佛教文獻《景德傳燈錄》載:唐福州宗一大師“南遊莆田,縣排百戲接迎”,莆仙戲就是在“百戲”的基礎上不斷演變、改進而形成的。相傳邑人江采萍(梅妃)得寵之時,唐明皇曾命雷海青領宮廷梨園子弟到“梅妃”的家鄉演出,演出地點就在今荔城區拱辰一帶,演出受到莆田民眾的熱烈歡迎和喜愛,雷海青等宮廷梨園子弟的到來、對莆田“百戲”發展、莆仙戲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莆田“百戲”(木偶戲、雜戲等)樂工們、在得知雷海青犧牲之後,懷著景仰和感恩之情、拜雷海青為其保護神、祖師爺、虔誠的膜拜,戲神雷海青信仰就這樣誕生了,之後閩劇、梨園戲、高甲戲等劇種紛紛效仿。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在當年雷海青回莆演出的地方、當時的官道頭亭驛站(今荔城區拱辰),莆仙民眾在這裡建造了目前有史可考的世界上第一座專門祭祀戲神雷海青的廟宇--瑞雲祖廟。瑞雲祖廟的建設意味著戲神信仰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具有里程碑意義。
到了宋朝,高宗皇帝又加封雷海青為“大元帥”,作為一種神祗,他往往有文武兩種不同造型,文造型多為金面金身,頭戴“金聖冠”,即“戲神”裝扮。武造型則是紅臉紅袍,頭頂打兩條辮子,兩旁有風火二童,一佩弓,一執鷹。前有“靈牙將軍”,狗頭人身,手執令旗,即“大元帥”裝扮。傳說有一年,一個莆仙戲班出海演出遭遇風暴,危急時刻他們請求戲神“雷海青”庇佑,雷海青顯靈救了戲班,由於在天空中,帥旗上的雷字被雲彩遮住,只露出田字部分,於是雷海青就是天庭田公元帥的傳言就傳開了。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田公元帥信仰不再局限於戲劇界,莆仙民間盛傳“田公元帥”能消災解厄、扶正祛邪,賦予了他全民保護神的身份。莆田民間在正月鬧元宵的時候,通常都有抬著菩薩神像繞境巡道的習俗,這些菩薩有“娘媽”(媽祖)、“張公”(張巡)以及“田公元帥”(雷海青)等等,比如荔城區的東壩村、步雲村、涵江區的太白莊村等村落,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舉行“田公元帥”繞境巡安活動。

人物生平

據《南安市志·寺觀·坑口宮》和《南安人物選介》所載,雷海青少時隨雷家班學藝,從小受嚴格調教,雖口舌笨拙而不言,但善音律, 精通“四管”樂器,尤擅簫笛、琵琶演奏。唐·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置教坊,從各地精選樂工。民間傳說,高力士入閩為唐玄宗(唐明皇)選美時,聞18歲的雷海青善音律而招選,隨所選秀女、莆田江采苹(後為梅妃)一同進京,入選梨園為樂師。他演奏樂曲、編排舞蹈,深受唐玄宗看重。
時玄宗夢遊月宮,得仙樂無人識譜,雷海青開口說話了,他識得此乃《霓裳羽衣曲》,並按譜演奏一番。玄宗大喜,賜御酒三杯,結果雷海青飲後當場醉倒御前,故有“十八年前開口笑,醉倒金階玉女扶”之說。後為梨園班頭。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十六曰玄宗奔蜀,十七曰叛軍陷西京長安,八月初,雷海青不屈死難於東都洛陽。
傳說後來唐將郭子儀率軍平叛,收復長安都城時,雷海青顯化助陣,雲間隱約現“雷”字帥旗,因上半部雲遮霧罩,誤以為“田”字。
“安史之亂”平定後,玄宗返抵長安,對雷海青撫恤有加,誥封“唐忠烈樂官”、“天下梨園都總管”。後來唐肅宗即位,追封死難大臣,加封雷海青太常寺卿,食邑三百戶,又依郭子儀所奏,加封雷海青“田都大元帥”。

主要慶典

每年四月初九和八月廿三為田公元帥的誕辰和忌日。這裡慶典隆重,有香、花、燈、燭、果盒、茶、酒、面、飯、五果六齋、五牲十禮、大銀、貢銀、鞭炮等供品進謁;有“師公”設壇做醮;有木偶戲開場;有莆仙各戲班獻演,有的還有文武棚,甚至三條拖等。此種情況有的竟會達到一個多月。

主要成就

傳說,雷海青是同白須公、仁福王三人一同修道成神的。《泉州府志》載:白須公或稱翁爺,為蜀地聖僧,來永春樂山(五台山)蛻化成神,北宋·哲宗·紹聖(1094—1098年)間敕封福佑真君;仁福王為北宋·神宗·熙寧(1068—1077年)間巡檢陳益,曾率兵抗禦西夏,北宋·神宗·元豐(1078—1085年)間化身南安九日山,南宋·理宗·淳祐(1241—1252年)中敕封仁福王。
雷海青是否如福佑真君、仁福王一樣受敕封,已難查考,但在泉地尊奉福佑真君、仁福王的宮廟中,常見並祀田都元帥,並認定三位神靈的形成同在宋代。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補遺》記載,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叛亂,次年攻入長安,捉拿文武朝臣及宮嬪樂師等,送至洛陽。安祿山在凝碧池賜宴,持刀逼眾樂師奏樂,宮嬪歌舞。雷海青抗命不從,舉起琵琶痛擊安祿山不中,被安祿山下令肢解示眾。於是,雷海青的忠烈事跡傳播天下。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追封為“天下梨園都總管”。梅妃亦於安史之亂中殉難,里人在其故里興建浦口宮紀念她,並在其西側建了一座奉祀雷海青的廟宇,稱為“飛雲廟”。 飛雲廟中,立於清嘉慶庚午年(1570年)的碑記載:“飛雲之廟,巍峨華麗,聳雲霄而昭日月;鄰北極而鎮東江,肆並皆環,千年共慶。境中建廟崇祀田聖元帥……”從碑文“千年共慶”一詞可以推算,清嘉慶時,飛雲廟已立千年之上。為了紀念雷海青傳播梨園樂技之功以及緣於對其忠烈精神的崇仰,興化民間藝人遂將其神化,尊為“田公元帥”,奉為戲神。
田都元帥像田都元帥像

關於名號

有人認為“都元帥”三字,乃代表最高階級的元帥,或是禁軍統帥,故該斷句為“田,都元帥”。
另一派說法是,因為“田都元帥”生長於田地之間 ,所以斷句應該是“田都,元帥”。
或言應斷句為“田,都元帥”,道教中有不少“都元帥”,“都”為中心義。如首都。

口頭文化

田公元帥的傳說系口頭文化,在流傳中變異很大,莆田民間有如下幾種說法:
一、梅妃故里的傳說。
1、雷海青生於湄洲灣北岸東嶠田莊村,自小聰明靈慧,長大後拜民間優秀樂師習藝,技驚八閩,名播天南,曾多次來江東傳技帶藝,培養不少樂師,後被薦入朝廷為樂官。江采蘋入宮受封“梅妃”後,思念家鄉父老,心情憂鬱,唐玄宗下詔宣雷海青率莆田梨園優秀藝人晉京演出,以慰梅妃鄉愁。江梅妃以白玉笛與雷海青的文枕琴合奏“引梅敬酒歌”,樂聲醉人,轟動京城。唐玄宗御賜一班“梨園”與梅妃故里,以後發展為莆仙戲。安史之亂時,長安陷落,海青被俘,因不願為安祿山奏樂,並舉文枕琴砸向叛賊,被斬身亡,為國殉難。唐肅宗下旨於江東村建立浦口宮,以紀念江梅妃,里人又於宮旁建起飛雲廟,奉祀雷海青。南宋時,宋高宗追封雷海青為大元帥,並賜封他為全國戲神。飛雲廟為福建最早奉祀田公元帥的宮廟,也是莆仙最古老的奉祀田公元帥的聖廟。至清嘉慶時已立千年以上。
2、雷海青是唐玄宗時的梨園樂師,因拒絕為安祿山奏樂而犧牲。唐–李綽《尚書故實》載:海青神靈助唐軍收復長安,雲遮“雨”頭,旗號只露“田”字(此後衍稱田公元帥)。玄宗封為梨園總管,“命天下梨園祀之”。由於江梅妃與雷海青是安史之亂時犧牲,此後在全國範圍內雷海青最早成為興化的“田公元帥”戲神信仰,而莆仙戲源於唐代成於宋元時代。因此,莆田人也一直傳說江梅妃、雷海青與莆仙戲的誕生有關。《辭海》“雷海青”條也記述:“舊時莆仙戲、梨園戲等劇種所奉田公元帥,一說即雷海青”。
3、長安收復後,太子唐肅宗登基,追念為唐室江山殉節的梅妃,下旨在梅妃故里建立浦口宮,御賜春秋二祭,並追封忠心殉國、為大唐梨園作出貢獻的雷海青為探花,授三品官銜、天下梨園都總管。鄉親們為緬懷他的英烈,在浦口宮旁建起飛雲廟,奉祀這位光輝永照的戲神——雷海青。
二、拱辰頭亭周邊村莊、城內及仙遊山區、台灣各地的傳說。雷海青於公元716年生於仙遊石蒼高陽山區一戶姓雷的畲族農民家庭,因其嘴唇周圍皮膚烏黑,家人以為不祥,把他拋棄於村外田垠邊,被路過的木偶戲班主撿去代為撫養,在戲班裡成長為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善於音樂歌舞,後被選入宮,成為宮廷的梨園樂官。公元739年曾奉旨率朝廷戲班來莆慰問江梅妃家鄉父老,首場戲選址在今頭亭搭台演出,震動全莆田。安史之亂時,雷海青因拒絕為叛賊彈奏琵琶而被安祿山割掉舌頭,血流滿面,仍痛罵不止,終至慘遭肢解,壯烈捐軀。唐玄宗感其氣節,敕封他為“唐忠烈樂官”、“天下梨園都總管”等,其忠魂時時顯聖,屢屢救駕庇民。宋端宗褒封他為“田公元帥”。元代中期,辰門兜里人在雷海青首演原址構築固定式戲棚,讓戲班不時演戲酬神,紀念雷海青。明初又正對戲台建立瑞雲廟,供奉田公元帥,成為莆仙民間奉祀戲神的祖廟。各地戲班凡有排演新劇,均來此開棚獻演,形成俗例,沿襲至今,天下皆知。頭亭戲台演劇不斷,辰門兜民眾由此養成了上午下地耕作,下午及晚間聚集瑞雲祖廟看戲的習俗,數百年來特色不變,為其他地方之所罕見。
三、沿海地區民間流傳。雷海青生於公元725年,其父雷智彪系姑蘇妓院樂師,後與青樓一舞女相愛私奔,逃到家鄉莆田田莊村,靠捕魚、拾貝和賣藝為生。長女名海珊,次男叫海青。父母見子女聰明可愛,便教他們歌舞音樂。一日,父子在海灘上捕魚抓蟹時,拾得一塊紅玉石,帶回家中鋸成兩塊,大的雕成文枕琴,小的刻成白玉笛,讓海青彈琴吹笛,放聲歌唱,並編出了優秀梨園曲目《白玉驚鴻舞》,轟動京城。後遇海盜劫掠,家被燒,母被殺,姐被擄,父逃生,海青無家可歸,病成瘋癲,父子沿途求乞,賣藝為生。
江東鴻儒江仲遜精通醫道,樂善好施,生有子女二人,子名采芹,女叫采蘋,能歌善舞,扶困濟貧。采蘋偶然遇見海青父子,憐其悽慘,慕其才華,懇求父親為其排憂解難,接回家中醫治。海青病癒後,雷智彪親授歌舞技藝與采蘋和海青,造詣日深。不久采蘋被選入宮,玄宗寵愛有加,封為“梅妃”,但因思念父親,終日悶悶不樂。
雷海青勤學苦練,精益求精,技藝超群,聲譽大振。江梅妃奏稟唐玄宗,龍顏大悅,下旨宣召海青進京。雷海青帶領荔城“十音”“八樂”“大鼓吹”及“文枕琴”等歌舞樂隊赴京演出。莆田歌女與皇妃同台獻藝,優雅壯觀,唐玄宗當場封雷海青為宮廷樂師,宮中朝臣十分敬重他。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攻下長安,大擺慶功盛宴,命雷海青奏曲助興。海青趁其不備,以文枕琴猛擊安祿山,被其部將拉住,斬於試馬殿前,琴碎身亡,壯烈殉國。唐肅宗登基後,下旨在江東建立浦口宮祭祀梅妃,並追封雷海青為探花,授三品官銜、天下梨園都總管。鄉親們在浦口宮旁再建“飛雲廟”奉祀戲神雷海青。
四、莆仙地區民間傳說信仰特別,諸如山有“山神”,門有“鬥神”,橋有“橋頭神”等。雷海青作為戲劇行業的保護神,所有戲班一律奉祀他為“祖師爺”,號稱“田公元帥”.據老輩藝人相傳,莆仙戲班最早奉祀“盤古”帝王為戲神,宋朝以後才開始安奉雷海青的神位,尊稱其為“戲神”。各地供祀戲神雷海青的宮廟甚多。

相關故事

1、神童問世。
雷海青生於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其父雷智彪系姑蘇妓院樂師,技藝超群,後與青樓一舞女相愛私奔,逃回家鄉莆田湄洲灣北岸田莊村,靠捕魚、拾貝和賣藝為生。生有一女一男,女名海珊,男名海青,二人長得端莊秀麗,聰明靈敏,父母十分鐘愛他們,從小就課授他們歌舞。小海青長得活潑可愛,圓圓的臉蛋,又紅又潤,逢人慾笑的小嘴巴,逗人喜愛,兩邊一對深深的小酒窩,非常動人。據神話傳說:他嘴角的兩旁,各有五道螃蟹腳似的紋記,乃是觀音菩薩特地為他畫上的標記。
一天,海青父子在海灘上捕魚捉蟹時,小海青在沙灘中發現一塊閃閃發亮的紅玉石,他取出捧給父親看,其父仔細觀察,見此物形色質音極佳,靈機一動,就帶回家中。他按石形鋸開大小兩塊,大的精雕成一把枕頭琴(文枕琴),小的刻成一支白玉笛,常常隨帶身邊,到海邊試奏。那琴聲渾厚鏗鏘,笛聲清脆悠揚,成群的白鷺、鴻雁聞聲忘食,一躍上天,在藍海青雲中,上下飛舞,場面十分壯觀。從此小海青天天放聲歌唱,彈琴吹笛,刻苦練功。其父高興極了,一時創作靈感在腦際出現,編出了轟動京都的梨園優秀節目《白玉驚鴻舞》。
美好的漁歌家庭生活,不幸突遭酷劫。一群海盜血洗小漁村,海青家被燒,母被殺,海珊被擄。好在家養有一隻伶俐的小白狗,衝到海灘,向正在捕魚拾貝的海青父子報信。青父急忙帶著海青與小狗,駕舟向海上逃生,才避過一場面臨的殺身之禍。海青日夜思母念姐,悲痛難忍,終於患了瘋癲病。其父無家可歸,身無分文,哪能給他求醫調治呢?只好用小鐵鏈鎖住海青,帶他與小白狗,到處賣藝求生。
2、落難遇救
莆田縣江東村有位鴻儒,名叫江仲遜,飽學多才,精通醫道,譽滿四方;夫人吳氏,樂善好施。夫婦生育子女二人,長子采芹,在村中扶困濟貧;小女采蘋,天生麗質,聰明絕頂,能學其父詠詩作賦,性喜梅花,酷愛歌舞。一天,小采蘋出村遊玩,見一群百姓,圍觀一個賣藝者。笛聲淒涼的白玉笛,吹得如訴如泣;噹噹作響的琴聲,震撼人們的心靈。從小酷愛音樂的采蘋,鑽入人群觀看,忽見一老者,腳下踏著一條鐵鏈,拉著一個十分可愛的童孩,旁邊蹲一隻天真的小白狗,那老人向人群吹彈賣藝,孩子一聽悲慘的笛聲,兩眼淚水汪汪。當他聽到雷鳴般的枕頭琴(文枕琴)聲,就面朝蒼天狂叫,就地打滾,哭鬧不停。這時那隻小白狗趴在他身上,用舌舔著他的小臉蛋,好像苦勸他安靜下來似的。催人淚下的場面,感動了人群,紛紛向老者送去銅錢。這時采蘋也握著二兩白銀,送到老者手裡。當她了解詳情後,再三表示要替他排憂解難。她匆匆返家,要求父母設法救救他們。仲遜被小女善良的心所感動,把小海青父子接回家中安置。仲遜用良藥細心醫治小海青,終於把海青的瘋疾治好。真是落難遇救,絕處逢生。海青父子對江家的大恩大德深受感動,決心把畢生的技藝傳給采蘋和海青,特別是親授采蘋演奏《引梅敬酒歌》,教跳《白玉驚鴻舞》,造詣極深,這跟以後的成就密切相關。
3、藝冠莆陽
江采蘋被選入宮為妃,深受玄宗所寵愛。這時海青技藝早已超群拔萃,他走訪莆田各地名人,結識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民間樂隊,為城內外百姓婚喪禮典表演,為宮廟祭祀甚至官場盛宴多次演奏,博得民眾好評。他既能為莆田地方音樂門譜曲,又能導演民間各種歌舞。相傳莆田流傳的《八仙祝壽舞》就是他當時創作的。他深入民間訪問各種技藝派系,甚至僧侶道士祭典歌舞,乞丐詩的筒鼓竹板歌、山歌等都有研究。相傳莆田地方音樂中的莆曲“大吹”、車鼓隊、“十番”、八樂等都與雷海青當年創作有關。他還足涉閩南、泉州、漳州甚至潮州一帶,吸取南音鄉樂、潮州曲調的精華,豐富莆田地方的樂事。從此海青樂師聲譽大振。他的藝徒不但布滿城鎮農村,連閩西各地都有他的學生。時至今日,八閩大地都尊他為戲神,奉祀雷海青廟宇到處可見。
4、花開梨園
梅妃入宮後,曾親自排練《白玉驚鴻舞》,在宮廷盛宴時演出,博得君臣好評。玄宗聞知雷海青技藝,龍顏大悅,立即下旨宣召他進京。雷海青組團帶隊奉命赴京演出,據說他帶去荔城的“十音”、“八樂”、“大吹”、“大鼓”、“八仙過海祝壽舞”,以及雷海青特技——枕頭琴(文枕琴)獨奏等節目。在祝賀梅妃被冊封為正一品皇妃的盛典上演出,梅妃親聽故鄉美樂,親觀荔城歌舞,心情分外激動。她高興地請求準她參加跳《白玉驚鴻舞》。莆田歌女與皇妃同台獻藝,真是別開生面,優雅壯觀。尤其是梅妃的白玉笛和雷海青的文枕琴合奏《引梅敬酒歌》,樂聲醉人,玄宗連連拍手稱妙,曰:“朕有梨園弟子千人,愛卿和雷海青皆是當中奇才也”。當場冊封雷海青為宮廷樂師,編入翰林,司梨園等事,並重賞莆田樂隊。
海青從不滿足自己的成就,他到梨園班後,勤奮學習全國乃至西域的曲藝、歌舞、樂器,吸取各種藝術精華,歌舞樂識造詣日深。所譜之曲,均能意新情達,上至玄宗王親,下至文武大臣,都十分敬重他。

文化價值

《田公元帥的傳說》涉及民俗學、歷史學、考古學、宗教學、建築學、藝術學等諸多領域,具有傳承性、觀賞性、示範性的特徵,對研究吸取行業信仰具有重要價值。

信仰傳播

向台灣傳播
明末清初,是福建向台灣大量移民的時期。渡台的百姓把閩地的風俗習慣帶往台島,田都元帥信仰向台灣傳播成為必然。
對台移民高潮有三次,一次是明崇禎年間,閩南災荒,鄭芝龍招集沿海百姓數萬人入台開墾;一次是明末鄭成功抗清,收復台灣隊之後,大批漳泉沿海百姓隨他東渡;第三次是康熙二十三年施琅收台灣統一之後,閩地特別人閩南百姓成千上萬東渡往台開拓墾殖。田都元帥信仰就隨著移民潮傳往台地。開傳播途徑又有二種:一是經戲神身份由戲班帶去,一是以當境保護神身份由渡過台墾殖者帶去。
隨鄭成功舉義的金門人盧若騰著《島噫集》,有觀劇詩:“老人年來愛看戲,看到三更不渴睡……只應飽看梨園劇,潦倒數杯陶然醉。”鄭氏渡台,大批漳、泉百姓隨遷台灣,梨園戲便傳播到台地去了,所以康熙間修的《台灣府志》漢人風俗就記載台地有:“信鬼神,惑浮屠,好戲劇,競賭博”之風--“元旦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仙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立春前一日薄西山有司迎春,東郊備儀仗踩棚,優伶前導,看春士女蜂出雲集。”“元夕初十放燈……別有閒身行樂善歌曲者數輩為伍,制燈如飛蓋狀,一人持之前李遨遊,絲竹肉經次雜奏,謂之鬧傘,更有裝束昭君、婆姐、龍馬之屬,向人家有吉祥事作歌慶之。”“二月二日,各街社裡,逐戶斂錢宰牲演戲,賽當境內外土神”“中秋……山橋野店,歌吹相聞,謂之社戲。”…… 篇末還指出:“凡此歲時所載,多漳泉之人流寓於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
清代,台灣流行的有歌舞小戲“車鼓弄”、梨園戲(有大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種)、亂彈(閩西漢劇所傳)、四平戲、高甲戲(由“宋江陣”發展而成,流行閩南一帶)、歌仔戲、提線傀儡和布袋戲(掌中木偶)等。清乾隆間,海防同知朱景英《海東日札》記台灣:“里巷靡日不演戲,鼓樂喧闐,相續於道,演唱多土班小戲,發聲潔屈不可解,譜以絲竹,別有宮商。”寫出台灣戲劇盛況。這些傳入台灣的戲班都祀田都元帥為戲神,田都元帥信仰自是遍及台島。台灣藝人舊時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要往田公元帥廟舉行祭祀典禮,祭祀三天,歌舞器樂助興,是台灣民間藝人的一大盛會。
統計資料表明,台灣居民中,祖籍福建的占83%,其中泉屬各縣的占44.8%,漳州各縣的占35.01%。早期渡台的漳、泉百姓,大多是赤貧的農民,前往台灣所帶的一般只有兩種東西,一是父母神主,二是鄉村當境神香火(攜帶的形式是縫一小紅布包,內中裝一撮神廟香爐里的香灰)以作為他們披荊斬棘、開拓蠻荒的精神支柱。在能源工業地安居後,他們又為帶去的保護神立廟塑像。這就是台灣宮廟所祀神靈大多與內地相同,而且要到內地謁祖的原因。閩地田都元帥信仰既盛,台地供奉相公宮廟相應也多。台灣最早供奉田都元帥的廟為台南縣西勢村蕃厝37號的元帥廟,建於雍正十三年(1735)。其次為鹿港大有里車圍攻巷玉渠宮,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祖籍晉江的人士分香到台,來鹿港演出的戲班都要往該廟拜祀,宮廟規模宏偉,流傳雷海青成神故事與泉地一般,廟中還寫著唐詩:“萬戶傷心發野煙,百官何晶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相傳這是唐詩人王維悼念雷海青的詩句。再來為台北萬華紫耒宮,建於嘉慶四年(1799)。此外,藝人將田都元帥神像供在其他神廟側殿或住家廳堂的亦多。至今全台有200多座廟宇奉祀田都元帥。
福建民間信仰
在福建,除了南安戲神祖廟而外,各地區還分布著許多古老的田都元帥廟,其宮廟歷史、建築藝術、宗教儀式都富有特色。相傳他是唐朝樂工雷海青,其奉祀源流可考者,是“三教搜神大全”一書:“田元帥唐時人,母蘇氏某次偶至野外,感天上“翼宿”投內懷中,未嫁有孕。元帥生後,外蘇老以無父之子,有辱門楣,遂棄諸田間,為雷姓農民拾得,收養為子,名雷海青。越二歲,蘇老至鄉收租,抵佃戶雷家,見一孩裸戲於庭,視其所著紅肚兜繡有蓮花,認系己家物,始憶此童為己外孫。乃與雷翁商之,攜歸撫養。因當初曾棄之田間,寄養佃戶,遂以田為姓。稍長,天賦異稟,聰穎絕倫,甫弱冠,擅長音樂,各類樂器無不精通,且善譜曲。唐玄宗天寶年間,為玄宗召為內廷樂工,曾譜霓裳羽衣一曲,有名於時。封為御前都尉,領梨園子弟事。”又據傳說:“其在梨園飾演元帥一劇時,突暴斃,故身著戎裝,頭戴雉尾。”元帥死後,後人尊為音樂之神。
早先,福建省興化縣便有祭祀“田都元帥”的廟,廟碑敘述他曾榮獲唐朝肅宗皇帝追封為太常寺卿,宋朝高宗皇帝加封為大元帥;據說,當玄宗皇帝蒙難長安,元帥曾三次顯靈救駕,見空中浮現“田都”二字的旗旗,所以後人又冠以“田都”於其上,尊之為“三田都元帥”,奉為音樂界的祖師,福州一帶亦有稱之為“探花爺”的。

主要劇種

以田都元帥為戲神的劇種:
福建
莆仙戲閩劇(福州戲)、閩西漢劇梨園戲高甲戲布袋戲、泉州木偶戲(傀儡戲)。
潮汕
潮劇白字戲、正音戲、西秦戲、潮汕鐵枝木偶戲、陸豐皮影戲、廣東漢劇
台灣
又稱西路;新路的北管西皮派(北管福祿派;福路;古路;舊路奉祀西秦王爺)、南管歌仔戲宋江陣、布袋戲(台灣許多戲班同時還奉祀西秦王爺)、台灣皮影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