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細子龍

田林細子龍

田林細子龍(學名:Amesiodendron tienlinense),為常綠喬木,高12至20米,胸徑50厘米。葉連柄長10~23厘米,葉軸柱狀;側脈15~16對,纖細,彎拱上行,網脈較清楚;花序腋生或在小枝的頂部叢生,與葉近等長或稍短,密被柔毛;蒴果的發育果爿近球狀,直徑1.3-1.5厘米,褐色。花期7月,果期11月。

分布於中國的廣西和貴州局部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田林細子龍
  • 拉丁學名:Amesiodendron tienlinense H. S. Lo
  • 二名法:Amesiodendron tienli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無患子目( Sapindales) 
  • 無患子科(Sapindaceae) 
  • 亞科無患子亞科(Sapindoideae) 
  • 細子龍屬(Amesiodendron) 
  • :田林細子龍
  • 分布區域廣西貴州等地,海拔400-500米河谷季雨林、密林、疏林中
  •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經濟價值,物種保護,保護措施,保護建議,栽培技術,繁殖特點,人工繁殖,

形態特徵

田林細子龍為常綠喬木,高12至20米,胸徑50厘米。小枝稍粗壯,有不甚明顯的直紋,近無毛或被微柔毛。葉連柄長10~23厘米,葉軸柱狀;小葉3-7對,對生或近對生,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8厘米,很少達11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鈍頭,基部闊楔尖,通常中部以上有疏離小鋸齒,乾時褐色,兩面無毛;側脈15~16對,纖細,彎拱上行,網脈較清楚;小葉柄長3-4毫米,被短柔毛。花序腋生或在小枝的頂部叢生,與葉近等長或稍短,密被柔毛;花單性,具短梗;萼裂片近三角形,長約0.5毫米,兩面被柔毛;花瓣通常,有時6或7,近橢圓形,長約1.5毫米,鱗片大,頂部2裂,裂片反折,密被長毛;雄蕊8,花絲密被硬毛,長1.5-2毫米;子房密被毛。蒴果的發育果爿近球狀,直徑1.3-1.5厘米,褐色。花期7月,果期11月。
田林細子龍 解析圖田林細子龍 解析圖

生長環境

田林細子龍只產海拔600米以下地區,為典型的熱帶種類。
因其為熱帶樹種,所以適宜溫暖濕潤氣候。生於石灰岩石山山腳,即海拔300-1100米的石灰岩地區。在酸性黃壤或紅壤上生長,在石縫中亦能紮根生長,根系發達。天然更新良好。
分布區年平均溫16.0~20.9℃,1月平均溫度7.8℃~12.0℃,7月平均溫度23.2-27.3℃,年1093.8~1830.6毫米。

分布範圍

田林細子龍生密林或疏林中。模式標本產地為廣西田林。中國特有,分布於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北部。包括廣西大瑤山、田林、樂業及貴州貴甸、望謨、貞豐等縣的海拔300至1100米石灰岩地區。生密林或疏林中。模式標本產地廣西田林。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分布區狹窄,現存種群極少。其木材結構細,材質堅重,不受蟲蛀,為優良用材。種子含油,可作工業用油。
木材淡紅,紋理直至斜,結構細,材質重,廣西省列為三類材,供造船、車輛和槍托等用。

物種保護

野生觀賞樹種的亂挖盜挖,田林細子龍因亂砍濫伐、開荒或濫挖亂盜,其野生種群的個體數量已下降至1000株左右,且當前仍在繼續下降。由於人類的破壞,致使區內有限的特有野生觀賞植物的生境更是雪上加霜。如不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再過10~15年,這些特有植物將會滅絕
種類
種群數
原有面積(hm2)
現存面積(hm2)
成年個體數
(現存數/損失數)
商業採挖史
田林細子龍
1
2
1
500/600
1985年以來毀林開荒而被毀1hm2以上

保護措施

田林細子龍已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大瑤山已建立保護區,分布區內的其它產地加強保護。還應積極採種育苗,引種栽培。

保護建議

田林細子龍植物的遷地保護在已開展,需注意其遷地保護後的馴化問題。在該植物進行遷地保護時,儘管儘可能選擇與創造有利於它們生長發育的生境條件,避免被保護的植物出現馴化而導致一些基因的流失。
該保護植物的再引種,植物園樹木園雖然能對一些植物進行遷地保護,但是它畢竟只是這些受威脅植物的“避難所”,而不是最終歸宿只有把這些度過危難的植物進行再引種,使其“回歸”自然才能達到長久的保護。由於熱帶植物群落在成分上、結構上比溫帶植物複雜得多,所以熱帶植物的再引種難度很大,需要不斷探索新方法與規律,並不斷提高和總結。

栽培技術

繁殖特點

田林細子龍用種子繁殖。在10月果熟時採種。因種子含油,不宜貯藏,為提高發芽率,應及時播種,或砂藏至翌年春播。

人工繁殖

保護樹種的狀況:因採用野外招苗的原因與原產地與引種地的生境差異大,野外挖苗成活率低,恢復生長慢,適應性差。
海拔在1200-1460m的石灰岩山地,而引種地為低海拔的磚紅壤土生長,遲緩長勢差。幼樹階段生長節律不明顯,一年中各株生長期往往不一致,各年的生長因氣候不同生長期也不一致,多數樹種生長時間長,有的甚至全年不斷出新葉,到了接近成年才開始有節律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