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湖大閘蟹

生態湖大閘蟹

生態湖大閘蟹,英文:Ecology Lake Crab,是指在國家認定的生態市或縣湖區,運用生態學系統工程的方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模擬天然環境,規模化養殖的大閘蟹。上海海洋大學王武教授表示,“並不是陽澄湖大閘蟹就是唯一好的大閘蟹,只要生長環境符合條件,其他區域一樣可以生產出媲美甚至超過陽澄湖品質的大閘蟹。長江水系的其他區域一樣能產出優質的大閘蟹。”生態湖大閘蟹的生長條件是,水質清晰、陽光透徹、水草茂盛的水域棲息、生活,水的PH值為7.0~8.5,溶解氧穩定在5.0mg/L以上,水深1.5-2.0m,透明度40cm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湖大閘蟹
  • 外文名:Ecology Lake Crab
  • 外形標準:“青背、白肚、金爪、黃毛”
  • 營養價值:舒筋益氣、理胃消食
定義,標準,營養價值,等級,養殖情況,套用,

定義

生態湖大閘蟹,英文:Ecology Lake Crab,是指在國家認定的生態市或縣湖區,運用生態學系統工程的方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模擬天然環境,規模化養殖的大閘蟹。

標準

生態湖大閘蟹的標準是:
1) 產地的自然環境必須是國家認定的生態市或縣湖區;
2) 生態養殖模式:科學育苗,生態放養,投餵生態餌料,有穩定的動植物生物鏈,利用生物或生態方法修復水環境,養殖過程中不使用違禁藥品,形成一整套規範化、標準化的養殖方式;
3) 以生態環境學理論為指導,合理冷鏈儲存與運輸。
全國著名的河蟹養殖專家、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行動專家指導組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上海海洋大學王武教授根據長期科研和養殖指導的經驗制定了優質蟹的標準 :
1) 外形標準:“青背、白肚、金爪、黃毛”。
2) 市場標準:“肥、大、腥、鮮、甜”“五星級”標準,即:
“肥”-“一星級” 背厚,背甲殼蓋的末端和蟹臍之間的縫隙寬大,表示此蟹肉質飽滿,膏、脂豐富;
“大”-“二星級” 個體碩大,“雌三(兩)雄四(兩)”;
生態湖大閘蟹
“腥”-“三星級” 具特有的蟹腥味,蟹味濃郁;
“鮮”-“四星級” 肌肉中游離胺基酸和鮮味胺基酸多;
“甜”-“五星級” 蟹肉中富含胺基酸、丙氨酸,口感清甜。
生態湖大閘蟹屬於優質蟹,符合專家指出的標準,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特徵,且肉質鮮嫩、讓人餘味無窮。

營養價值

生態湖大閘蟹不僅健康、無公害,還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如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筋絡、散諸熱、散淤血的功效。蟹肉味鹹性寒,有清熱、化瘀、滋陰之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蟹殼煅灰,調以蜂蜜,外敷可治蜜蜂蟄傷或其他無名腫毒。蟹肉也是兒童天然滋補品,經常食用可以補充優質蛋白和各種微量元素。此外,大閘蟹肌肉中游離胺基酸,提別是鮮味胺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豐富,營養價值極高。

等級

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金墨,是個出名的喜愛食蟹的饕餮者,他把各地出產的蟹分為六等,每等又分為二級:一等是湖蟹;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溪蟹;五等溝蟹;六等海蟹。生態湖大閘蟹為一等蟹。

養殖情況

養殖湖區水質清新、氧氣充足,溶氧穩定在5mg/L以上,PH值範圍在7.0~8.5之間,水深1.5~2.0米,透明度40厘米以上。餌料要求充足,水草豐富,螺蜆較多,水草不多的地方進行人工種植水草,保證河蟹獲得充足的動、植物餌料,有利於滿足和促進河蟹的生長。
大閘蟹放養選擇健壯無病傷、生長快、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強的蟹苗進行放養。餌料營養全面、新鮮、無污無毒、顆粒大小適中。植物性餌料餵前要浸透或煮熟,動物性餌料如塊大要切碎,餌料投餵要根據季節、天氣、攝食、生長情況而定。
養殖過程堅持以預防為主,及時發現並剔除病蟹,防止傳染,使用生物肥料,如複合芽孢桿菌、EM菌等有益微生物製劑或生石灰等調節水質和改良底質,禁止使用機磷類及菊酯類藥物污染污染水質。

套用

生態湖區域建立生態水產養殖基地,專注全程無藥物,生態、半生態”自然農法”養殖模式的推廣,通過一系列生態養殖技術,保護大閘蟹養殖水域環境,培育正宗、優質的生態湖大閘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