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是2014年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靳利華。

基本介紹

  • 外文名:Research on the Institutional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書名: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
  • 作者:靳利華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55846, 750975584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336頁
  • 開本:16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以生態文明為切入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探析了現有制度條件下人類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問題。採取什麼樣的生產方式、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建設什麼樣的文明,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道路的基本構成要素,關係人類的前途與命運。《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立足於生態文明的論域,從制度路徑的層面探究生態環境問題的化解方式。書中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分別對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第三條道路”的制度路徑進行系統分析,並指出,選擇一種可持續的生存發展方式是任何一個國家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制度路徑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是必然選擇。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作者靳利華已關注生態問題多年,又擁有的國際政治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專業功底,對這個問題分析得非常全面、透徹,《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制度路徑研究》內容豐富,條理清楚,除了指出當下環境生態問題的嚴重性,還對西方國家生態運動、綠黨等進行了梳理、描述,以及冷靜、理智、深入的分析、比較,書中的很多創新性的思考、建議,值得思考、重視。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和生態環保運動的興起,世界各地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開始從實踐與理論上以自己的方式破解人類在“人、自然、社會”三維系統關係中的發展方式,探尋不同的制度路徑,主要有三種:資本主義的制度路徑模式,社會主義的制度路徑模式,“第三條道路”的制度路徑模式。作者對它們進行了梳理、分析、比較之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將成為人類消除生態危機的最佳也是最終選擇

作者簡介

靳利華,河北師範大學法政院講師,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在讀博士,從事國際政治理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圖書目錄

導 言
一 研究緣起
二 研究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三 國內外研究現狀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創新之處
六 研究的思路與重點
第一章 生態文明與制度路徑:基本解讀
一 制度文明與社會進步:邏輯與同一
二 生態文明:人類社會的高級形態
三 生態危機與生態文明
四 生態文明的含義、界定及特徵
五 生態文明範式的社會價值取向
六 生態文明的制度路徑邏輯與模式
第二章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資本主義路徑:多元自救與實質困境
一 西方資本主義語境下生態文明的提出及研究概況
二 西方資本主義路徑下生態文明的哲理思想
三 西方資本主義路徑下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
四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路徑
五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路徑
六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模式與選擇局限
七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本質
八 小結
第三章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徑:理論視野與實踐策略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提出及必然性
二 國外生態文明的理論與實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啟迪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特徵
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價值意義
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路徑對人類社會發展道路探索的貢獻
第四章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第三條道路:理論探索與實踐局限
一 生態馬克思主義關於生態文明:理論前瞻與實踐困境
二 市場社會主義路徑下的生態文明:理論發展及實踐局限
三 拉美民族社會主義路徑下的生態文明:思想依賴及實踐處境
四 小結
第五章 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制度路徑:設計原則與構建策略
一 生態文明建設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路徑依賴效應及博弈
二 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理想制度路徑構想
三 生態文明建設制度路徑最佳化的設計原則
四 生態文明建設有效制度體系的構建策略
五 小結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