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是現代作家杏林子的散文,選自《杏林子作品精選》。作者呼喚的“生命,生命”,表達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願每個人珍視生命,不虛度光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生命 生命
  • 創作年代:1986年
  • 作品出處:杏林子作品精選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杏林子(劉俠)
國中版課文,國小版課文,整體把握,問題研究,練習說明,同名作品,作者簡介,

國中版課文

(作品原文)
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隻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方飛來旋去,騷擾著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時,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動雙翅,極力掙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樣一隻小小的飛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動了,可是那雙翅膀在我手中掙扎,那種生之欲望令我震驚,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命,生命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許多年前,有一次,我借來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廢,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間,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掌握。
從那一刻起,我應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論未來的命運如何,遇福遇禍,或喜或憂,我都願意為它奮鬥,勇敢地活下去。
(註:選自魯教版六年級上冊課文。)

國小版課文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
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隻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騷擾著我。趁它停下的時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命,生命
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活了幾天。
有一次,我用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註: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課文。

整體把握

作者呼喚的“生命,生命”,表達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願每個人珍視生命,不虛度光陰,堅強勇敢,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更有活力。同時,也說明一個道理:不到最後一刻,就不能放棄求生的欲望。

問題研究

1.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研究這個問題是一種辨析,經過辨析,理解就深刻了,就不至於囫圇吞棗了。
開頭寫小飛蛾是什麼意思呢?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不要傷害生命,二是生物都有強烈的生之欲望。從全文看,寫的不是怎樣對待小動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種理解不對,第二種理解才是對的。小飛蛾的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它極力掙扎。其實這種掙扎幾乎是無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雖是無用的掙扎,也要掙扎,可見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的欲望,無論怎樣危險,都不會放棄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說,生命都是自我珍惜的。小小的昆蟲都如此,人當然更不用說了。
瓜苗一例,從生命的誕生這個角度去說生命力之強大。這粒香瓜子所處的環境幾乎沒有生長的條件,牆角的磚縫,沒有陽光,沒有泥土,而它的萌芽需要“衝破堅硬的外表”,但它還是萌芽長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為它高唱一曲生命的頌歌。
心臟的跳動是生命活動的標誌,靜聽自己心臟的律動,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作者的思考有三點,是逐步深入的。
第一點思考的是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兩個“可以……也可以”,說的是兩種人生態度,兩種人生價值,前者是負責的態度,後者是不負責的態度。
第二點思考回答的是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有的人為人生如夢而消極悲觀,有的人為生命短暫而及時行樂,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則應該“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
第三點思考又進一層,是將目標、信念付諸行動了。“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就是說,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鬥,“勇敢地活下去”,就是以頑強的意志去戰勝各種困難。作者從小病魔纏身,所謂“勇敢地活下去”,具體地說,就是與病魔作頑強的鬥爭。
2.說小瓜苗“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說“它僅僅活了幾天”,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
並不矛盾。觀察過牆角磚縫的小瓜苗,就知道這並不矛盾。小瓜苗的生長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茁壯生長,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長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養分消耗盡了,就沒有新的養分可以吸收,活了幾天就夭折了。

練習說明

一 朗讀全文,著重朗讀最後三段,看作者從三個事例中引發出對生命的哪些思考,試就這些思考再從生活中舉出一兩個事例。
本題要求練習朗讀,把握課文主要意思,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加深理解。舉例要切合課文內容,例如雷鋒的例子就切合第二點思考,雷鋒只活了22歲,他短暫的生命確實發揮出了無限的價值,他確實活得光彩有力。
作者從三個事例中引發出對生命的三點思考。一是必須對生命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二是生命短暫,生老病死無法捉摸,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三是要珍惜生命,珍惜時光,不論命運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二 將這篇課文跟下面的同題文章比較,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麼?(《生命生命》一文略)
本題進行比較閱讀,培養鑑賞能力。沃森的文章與課文所舉的第一例,主旨完全相同,課文從三個事例中引發三點思考,沃森的文章則是細緻地描寫受傷的蜜蜂怎樣極力掙扎。有的同學喜歡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結合的文章,有的同學喜歡文學色彩比較強的文章,完全可以尊重各人不同的愛好。要求回答“為什麼”,要求講出點理由,可以培養賞析能力。應該答好“為什麼”,應該根據見解的深淺程度評定等第。

同名作品

(美國)克倫沃森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在山上一連割了幾小時柴草,最後決定坐下來吃點東西。我坐在一根圓木上,拿出一塊三明治,一邊吃一邊眺望那美麗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隻圍著我嗡嗡轉的蜜蜂,我的閒暇心情不會被打擾的。那是一隻普普通通的,卻能使野餐者感到厭煩的蜜蜂。不用說,我立刻將它趕走了。
蜜蜂一點兒也沒有被嚇住,它很快飛了回來,又圍著我嗡嗡直叫。喲,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將它拍打在地,隨後一腳踩入沙土裡。
沒過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來。我不由得吃了一驚,這個受到我報復的小東西頑強地抖著翅膀出現了。我毫不猶豫地站立起來,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中。
我再一次坐下來吃晚餐。幾分鐘以後,我發現腳邊的那堆沙土又動了起來。一隻受了傷但還沒有死去的蜜蜂艱難地從沙土裡鑽了出來。
重新出現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內疚。我彎下身去察看它的傷勢。它右翅還比較完整,但左翅卻皺摺得像一團紙。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動著翅膀,仿佛在估計自己的傷勢。它也開始用腳梳理那沾滿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這隻蜜蜂很快把掙扎的力量集中在皺摺的左翅上。它伸出腿來,飛快地捋著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幾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飛翔能力。喔,這可憐的小東西以為自己還能飛得起來!
我垂下雙手,跪在地上,以便清晰地觀察它那注定是徒勞的努力。我湊近看了看,心中想,這蜜蜂完了。作為一個飛行員,我對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會我對它的判斷。它繼續整理著翅膀,似乎慢慢恢復了力量。它捋翅的速度加快了,那因皺摺而不靈活的薄紗似的翅膀現在幾乎已被撫平。
蜜蜂終於感到自己已恢復了力量,可以試著飛一飛了。隨著一聲嗡嗡的聲響,它從沙地上飛了起來,但沒能飛三英寸遠。這小生靈摔得那么可憐,它在地上掙扎著。然而,接下來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撲翅。
蜜蜂再一次飛起來,這一次飛出了六英寸遠,最後撞在一個小土堆上。很顯然,這隻蜜蜂已經能夠起飛,但還沒有恢復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個飛行員在摸索一架陌生飛機的特性,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每一次墜落後,它都努力去糾正新的失誤。
蜜蜂又飛起來了。這一次它飛過了幾個沙堆,筆直地向一棵樹飛去。它仔細地避開樹身,控制著飛行,然後慢慢飛向那明鏡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賞自己的英姿。當這隻蜜蜂消失後,我才發現,自己還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作者簡介

劉俠,筆名為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至2003年2月8日。出生日期為農曆二月廿七,到台灣登工組組長;台北市南機場社區發展實驗中心輔導;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創辦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障聯盟創會理事長。十二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動。 自此身心飽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 生命》已被選入國小語文四年級人教版教科書第17課。杏林子在61歲時,被患有精神病的菲傭擊中頭部,因搶救無效死亡。杏林子是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的作家,雖然她已經離去,但她依然活在讀者的心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